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老年癡呆症的簡介(Alzheimer's disease)


老年癡呆症的簡介


老年癡呆症是神經精神分析師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從一位五十一歲的心智病人病歷報告中觀察出來的。將近四百萬的美國人罹患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症)。老年癡呆症高居成人死因第四位。據估計﹐到2050年﹐在美國將有一千四百萬人罹患此症。老年癡呆症是一種由腦部老化造成的病變﹐但非自然老化。

由於大部分症狀是細微而漸次的出現﹐加上記憶和智方面的損害鑒定上又十分困難﹐因此老年癡呆早期的症狀非常不明顯。患者經常不專注﹐無法理解周遭發生的事物和情況﹐特別是在時間和方向等抽象觀念上常常有異常反應。嚴重時還會喪失語言以及正常生活的能力。此外患者還會出現許多行為上和情緒上的改變﹐譬如激動﹑憂鬱、煩躁、妄想和偏執狂等。患者的症狀會持續性地惡化﹐最後無法辨認親人﹐甚至對自身都會感到陌生。因腦部功能的嚴重毀壞﹐而撒手人寰。 

當今研究學者發現一種特殊的蛋白質﹕乙型--澱粉樣蛋白(Amyloid BetaAB)可構成老化斑(Senile Plaques)而累積在老年癡呆患者的腦部。老化斑出現在神經細胞之間。這個現象與膽固醇沉澱血管壁十分類似。當老化斑增加時﹐意味著神經細胞的逐漸死亡。因此人腦信息無法正確地傳遞。至於老化斑是否就是導致老年癡呆症的元凶﹖尚未有定論。但目前許多研究都發現﹐在腦與脊髓神經細胞中﹐蛋白質重複使用系統(Protein Recycling System in Neurons)的故障﹐尤其是神經元中剔除受損或錯誤摺疊(Misfolded)蛋白質功能的逐漸喪失﹐可能是導致人類腦功能退化或損壞的主要原因。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就是運動神經元退化性疾病(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也就是一般人知道的漸凍人疾病。

另外﹐也有部份科學界認為老年癡呆症的原因﹐可能與膽固醇的代謝失常有關。

隨著年齡老化﹐人體的肌肉組織逐漸退化﹐相對來說﹐人體對血糖吸收的速度緩慢了許多。再加上胰島素分泌的降低﹐抗拒胰島素作用的增加﹐這就是為什麼人老了﹐血液中血糖成份會逐漸升高的原因。或許血糖升高﹐除了加速腦血管疾病之外﹐還可能改變細胞內﹐蛋白分子正常的代謝﹐造成某些蛋白質分子的異常聚集﹐會傷害腦神經細胞﹐導致腦萎縮或腦組織的瀰漫性損失(Diffuse loss)。

血糖的代謝產物,又稱為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例如N-羧甲基賴氨酸(N(6)-Carboxymethyllysine or N(epsilon)-(carboxymethyl)lysin,CML)等,是具有代表性的較穩定、低活性的糖化終產物。AGE是糖分子與蛋白質相互聚合,經過一系列的反應後,所產生的不可還原之物質。它會改變及影響蛋白質的正常功能,一旦糖分子與其他蛋白質分子連成大分子之後,能降低蛋白質代謝,和其被正常回收的機會;AGE也會使DNA產生移位現象,造成DNA的損傷,影響DNA的正常功能。

AGE會和巨噬細胞上的AGE受體結合,產生類似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血球分泌之間(介)白質-6(Interleukin-6,IL-6)等發炎因子或活性酶,這些物質的存在和免疫細胞的交互作用,會產生類似發炎因子的物質,這些反應都會造成人體內,許多種慢性發炎的可能。

因此﹐糖尿病與老年癡呆症
在某種程度上似乎有某些牽連﹐不少醫學研究人員甚至認為﹐老年癡呆就是人腦的糖尿病。

至於老化斑是否就是導致老年癡呆症的元凶﹖尚未有定論。另一類引發老年癡呆症的推論由於神經纖維糾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的存在。糾結和斑塊會阻斷神經彼此溝通和傳遞訊息的功能。神經纖維糾結出現在神經細胞內部。這些有糾結產生的神經細胞其型態嚴重變形﹐甚至堆疊成團。曾有研究者指出一種名為「濤」(Tau)的蛋白質和神經纖維糾結的形成有關。在早期老年癡呆症患者的脊髓液中﹐就能發現濤蛋白的存在。至於神經元的異常蛋白沈積﹐可能是由於腦部血液長期的循環不良﹐細胞對胰島素的排斥﹐膽固醇代謝的失常﹐免疫系統的發炎反應﹐甚至與基因遺傳有關。甚至有研究發現﹐可能與變異蛋白質﹐在三度空間的摺疊錯誤(Misfolded)有關。

自噬作用(Autophagy)是藉由溶體(Lysosome)內水解酵素﹐分解老舊胞器或蛋白質﹐成為小分子物質,其中小分子物質﹐如胺基酸﹐則可以再回收利用成為材料﹐如此完成自噬作用。

細胞凋亡(Apoptosis)與自噬作用不同﹐細胞凋亡與細胞本身的壽命有關﹐但是自噬作用可依細胞內垃圾堆積的程度﹐選擇讓細胞繼續生存或死亡﹐因此﹐細胞凋亡與細胞自噬之間關係密切﹐但又要謹慎地維持平衡。老年癡呆症可能和細胞內自噬作用出現障礙有關。

也有研究人員發現感染某些疾病和外來因素的影響下,會造成細胞內DNA損傷和細胞死亡的短鏈RNA(核糖核酸)的增加。當大腦中的保護性短RNA鏈,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但那些壞的RNA鏈濃度變多時,可能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的進展。研究人員還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癌症發生率較低,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意味著過度活躍的細胞凋亡機制,可能與阿茲海默症有關。

糾結和斑塊最早出現在腦部記憶處理中心﹐深藏在腦中心部位顳葉(Temporal of Lobe)﹐它是形成新記憶與接連舊有記憶的樞紐。隨著糾結和斑塊不斷地延伸到其他區域﹐譬如腦部處理複雜記憶與控制情緒表達的區域﹐老年癡呆的症狀日趨嚴重。最後向外侵入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大腦皮質掌管許多精神功能﹐例如語言﹑理解﹑記憶﹑認知等﹐所以病人會逐漸喪失記憶與思考力﹐最後連生活都無法自理。

大腦受到老年癡呆症的影響的部位通常有三大區域﹕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基底前腦(Basal Forebrain)﹐與海馬迴(Hippocampus)。

大腦皮質是人類思考判斷的中心。基底前腦司掌人類記憶與認知。海馬迴掌管腦部的高等、知識性學習與暫時記憶。由於每一區域控制人腦不同的功能﹐因此老年癡呆症會呈現一種綜合性的症狀。

近代學者發現某些物質的存量﹐在老年癡呆患者的腦部逐漸減少的現象。其中最明顯的是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很不幸地乙醯膽鹼正是記憶功能不可或缺的物質。此外血清素(Serotonin)﹑體制素(Somatostatin)/生長激素抑制激素(GHIH)﹑正腎上腺(Noradrenaline)伽傌丁氨基酪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存量某些老年癡呆患者的腦部也相對較低﹐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缺乏很可能和老年癡呆症的產生與症候﹐有某種程度的關聯。

嗅覺異常也是老年癡呆症早期的症候之一﹐因為嗅覺神經區在腦部﹐與處理暫時(短暫)記憶區十分接近﹐因此出現異常的機會較高。科學家發現了一個簡單的實驗﹐就是拿花生醬﹐來測驗嗅覺能力﹐老年癡呆初期患者的嗅覺不靈敏﹐此外﹐左側鼻孔的辨味能力﹐輸給右側鼻孔。


醫學生化研究發現﹐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稱為弧蛋白質(Arc Protein)﹐與長期記憶的形成有關。弧蛋白質是基因表現的調節器﹐活化基因方能改變神經元的構造﹐導致神經元新功能的產生﹐如此才可以將暫時記憶﹐轉變成永久記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缺乏弧蛋白質。尤其是大腦負責記憶的海馬區細胞,早已將弧蛋白質使用殆盡。暫時記憶的流失﹐造成學習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如果能有效恢復腦細胞中弧蛋白質的合成﹐對失憶症或阿茲海默症的治療﹐必有相當大的幫助。

患者性格上的古怪改變與情緒上的容易失控﹐對照顧患者的家人﹐構成非常大的精神壓力。家人不妨將實際情形與困難﹐告知神經或精神專科醫生﹐尋求解決的方法。單獨承受一切﹐會傷害到自己的健康與平添不必要壓力。如果病患需要協助﹐不妨先瀏攬下列網站所提供的資訊﹕
http://www.alz.org/we_can_help_we_can_help.asp

雖然老年失智症(Dementia)的外觀症狀與老年癡呆症有時十分近似﹐但通過不同性質的檢測與治療﹐仍可以分辨其不同的成因﹐因此老年癡呆症的診斷﹐是在排除所有老年失智可能成因之後﹐所做出的結論。

按照老年癡呆症演變的程序可分成三期﹐即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病患通常苦於暫時記憶(俗稱﹕健忘)的損壞,經常幾分鐘以前發生的事情,都不記得。接下去﹐患者腦掌管語言能力的部位受損,會出現語言文字的操縱能力的退化﹐經常找不出適當辭句來表達,或者出現辭不達意的窘境。交談變得簡潔不假修飾。

當患者進入中期﹐除了上述症狀更趨明顯加重外,邏輯判斷力差﹐無法正確地辨認方向﹐缺乏時間觀念﹐睡眠出現障礙且短淺失調。同時解決問題能力退化﹐成天忙於尋找遺忘物品﹐經常出現精神焦慮不安,整天疑神疑鬼,憤怒情緒控制力逐漸薄弱,與人溝通的能力喪失,容易與人發生爭執。感覺認知和與外界交互感應能力退化,甚至出現幻覺,精神狀態極度的不穩定。中期的患者﹐雖然還可以自由行動﹐但隨時都可能發生意外,例如走失或者忘記關火燭等。

進入晚期,患者最珍貴的永久記憶部份都無法保存,常常連自己親人都認不出。當病患的肢體協調與平衡無法維持時,已經完全無法處理日常生活。一旦腦部控制呼吸心跳的功能遭受破壞﹐患者身體器官功能全部喪盡﹐而離開人世。

在年齡低于六十五歲的群中﹐大約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七罹患老年癡呆症。年齡在六十五歲到七十四歲之間約佔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年齡在七十五歲到八十四歲之間﹐是發病的高峰。年齡在八十五歲以上的人群裡﹐幾乎有一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癡呆症。有關老化的資訊﹐請參考老化的探討一文:

http://jiajiahealth.blogspot.com/2009/02/aging.html

許多為老年癡呆症所苦的人死於其它的原因﹐像是肺炎﹑中風﹑尿道感染等。由診斷確定日算起﹐老年癡呆症的病人一般可有六至八年的壽命﹐但仍許多患者存活超過二十年。

隨著患者的老化退化﹐照顧者及社會的負擔也日益沈重﹐如能及早了解老年癡呆症的原委﹐事先防患得宜﹐必能將老年癡呆症所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的限度。


老年癡呆症的危險


老年癡呆症的危險群包括﹕年齡﹑遺傳﹑性別﹑人種﹑智力﹑腦損傷﹑鋁接觸﹑沮喪﹑和高血壓症﹑慢性腎臟衰竭或洗腎患者﹐說明如下﹕

在七十五歲以上的群裡﹐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癡呆的機會也相對地增加直到九十歲。九十歲以後得老年癡呆症的機率反而下降。

如果直系親屬已有老年癡呆症的病﹐本身罹患的機率也相對地增高。尤其是家族遺傳帶有合成Presenilins的基因﹐這類家族的成員﹐其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機會則特別高。此外攜帶載脂蛋白(Apolipoprotein EApoE4)與(CYP46)突變基因的人﹐都是高危險的族群。因為ApoE4與CYP46基因﹐在膽固醇以及磷脂質的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兩基因的存在﹐可影響人體排除血液中壞膽固醇(LDL)的能力﹐導致老化斑的形成。幾乎有一半老年癡呆症的患者﹐都帶有ApoE4異常基因﹐或CYP46基因曾經發生過變異。

據調查女性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機會比男性高。真正原因不明。不過﹐也許是女性的壽命普遍較男性長﹐因此罹患老年癡呆症的女性也比男性多。

據調查,在不同族裔中﹐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比率也不盡相同。非裔與拉丁裔比白人與亞裔稍高。

據統計﹐在不同智商中﹐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比率也不太一樣。通常低教育水準的發病率高過受一般教育的人。尤其是善於抽象思考的人﹐他們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比率較低。 

老年癡呆症的病患中﹐有很多人是由於年輕時腦部受過損傷。據調查在二次世界大戰因腦部受重創﹐昏迷超過二十四小時的退伍軍人中﹐年老之後﹐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比率高出正常老人的四倍以上。有此可見任何來自運動或車禍的頭部傷害﹐均可能有後遺症。

研究學者發現﹐在老年癡呆症病患的腦中含有高量的鋁。如果人們經常接觸或使用鋁製品﹐甚至食用含鋁食品藥物﹐均可提高罹老年癡呆症的機率。但某些重金屬如鐵等對老年癡呆症病患的影響﹐則仍在研究階段

憂鬱和沮喪是老年人的通病。老年人由於器官功能衰退行動不便﹐社交活動減少﹐生活平凡單調﹐來自外界的感官刺激也日漸頻乏﹐因此老年癡呆症速度﹐相當驚人。尤其是患有憂鬱症或獨居的老人﹐幾個星期不見﹐就會判若二人。認知退化的速度﹐往往是非常的快速。

高血壓一直都是身體健康的威脅﹐過去比較注意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或是腎臟病變與糖尿病間的關係。但是新的研究發現﹐中年開始的高血壓﹐與老年癡呆症有關。因為高血壓患者中年以後﹐有可能斷斷續續地發生許多微小或隱性腦中風(Silent Cerebral Infarcts﹐SCI)。由於隱性腦中風沒有特定的症狀而被忽視。等到老年的時候﹐這些累積下來的腦損傷﹐可能已經是一般同齡正常人的三倍﹐因而加速腦部的老化﹐引起老年癡呆症。

目前研究發現老人長期血壓過低(90mmHg/60mmHg以下)﹐也能加速老年癡呆症的病情發展。原因可能是因為老人心臟功能的衰退﹐無法提供腦細胞充足的氧氣和養料

慢性腎臟衰竭或洗腎病患血液內有過多的小分子蛋白如貝他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b2-M)等﹐能導致類澱粉沉積症(Amyloidosis)的發生。雖然貝他2-微球蛋白類澱粉沉積症對身體的影響主要在於肌肉骨骼系統、關節以及心臟的部份﹐但也會加速腦部的老化


老年癡呆症候的診斷


老年癡呆症的初期症狀,大約可以分為下列十項﹕

  1. 記憶衰退影響工作技能
  2. 操作日常工作能力出現困難
  3. 語言使用能力出現困難
  4. 空間和時間錯亂
  5. 無法迅速做出正確決定
  6. 抽象思考能力出現困難
  7. 錯誤放置物品
  8. 心情或行為改變
  9. 個性或性格改變
  10. 失去自主自發性

如有上述情形出現﹐請特別注意。

智能衰退可以歸納成下列因素﹕記憶力衰退﹑計算能力減弱﹑理解與判斷力下降﹑思維與語言能力出現障礙﹑情感易失控﹑行為偏差﹑反應遲鈍。醫生在診斷老年癡呆症時﹐大都根據患者的病歷﹐身體檢查報告﹐認知鑒定測試(Cognitive Assessment Tests)﹐生物標記(Biomarkers)﹐與腦部影像分析。

通常患者的病歷中都有記憶衰退的記載。最重要的是排除任何其他可經追蹤發現構成老年失智(Dementia)的原因。譬如沮喪或是缺乏維他命B12等。最新老年癡呆症候的診斷可以籍皮膚測試(Skin Test)來鑒定早期的老年癡呆﹐這是由一群在(Blanchette Rockefeller Neurosciences Institute in RockvilleMd.)研究學者所發明的新科技。

總之有必要做徹底身體檢查﹐包括檢查化驗血液﹐血管﹐甲狀腺﹐葉酸(Folate)﹐與維他命B12等。如有需要不排除驗尿與梅毒測試。最近研究報告顯示在患者的尿液中發現有自由基的傷害(Free Radical Damage)因此﹐如果長期缺少抗氧化劑(Antioxidants)﹐也能增進老年癡呆症的機率

腦部電腦斷層掃描(CT)和核磁共振掃描(MRI)可以用來鑒定中風﹐腦瘤﹐腦積水(Hydrocephalus)非老年癡呆症的病因。但當大腦表面的凹紋(Sulci)變寬、腦室(腦內充滿著腦脊髓液的空間)變大﹐這些都是老年癡呆症(其他神經性疾病也有這種跡象)會有的特徵。最近科學家推出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Functional MRI)來研究腦部的局部功能﹐進而精確地鑒定腦功能的失調。

當今研究學者在研究腦部影像之外﹐還發現患老年癡呆症患者的腦部﹐有萎縮的現象。此外﹐使用正子斷層掃瞄(Positron Emission Topography簡稱PET)以及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造影(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外加放射性物質的追蹤﹐可以發現由老化斑與神經纖維糾結在腦部造成損害的部位和其分佈的情形。對於評估與監控病情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生物標記術可用來鑒定是否攜帶載脂蛋白對偶基因(ApoE4 Allele)。不過對於一般最常見的偶發型老年癡呆症﹐在第19號染色體上帶有ApoE4的人﹐其老年癡呆症的發生率比一般人高。老年人雖然不具備上述基因﹐仍然會罹患老年癡呆症。

此外生物標記術也可用來鑒定腦部是否含有特殊物質﹐譬如乙型--澱粉樣先驅蛋白質(Beta-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和「濤」(Tau)蛋白質的存在於脊髓液中。目前最新的發現是視網膜內的壞死細胞數量,跟大腦內的腦細胞的壞死數相關﹐因此以測試視網膜細胞數目的方法﹐來間接推算出老年癡呆症病情的發展。研究同時發現﹐腦部類澱粉蛋白愈多﹐出現在視網膜的類澱粉蛋白也愈多﹐因為視網膜與大腦一樣﹐都是由神經細胞所組成。

此外﹐認知鑒定測試是用一連串的認知測試﹐測量認知的功能﹐心理的狀態。通常有問卷回答等。


老年癡呆症的治療


理論上老年癡呆症並非傳統疾病﹐而是人類腦部退化或衰退的變異。所以治療重點大都放在維持與控制病情﹐使其惡化速度減慢﹐和增進患者生活的品質上。

初期病患是利用藥物治療﹐主要在提高患者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留存量。下列是幾種比較常用的藥物﹐Tacrine 是用來幫助思考的藥物﹐Donepezil(愛憶欣 Aricept)的功能和Tacrine相近﹐但對肝臟的毒性比較低。RivastigmineGalantamine是新出而且效果頗佳的藥物可能就快要得到聯邦食品與藥品檢驗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認證。

此外﹐最近石杉鹼甲(Huperzine AHupA)也運用在治療老年癡呆症。這些藥物都屬于膽鹼酯分解酵素抑止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憶必佳(Ebixa)可阻斷腦內因麩胺酸(Glutamate)濃度昇高﹐所造成之神經障礙﹐是目前常用於治療或穩定﹐中度以上老年癡呆病患的新型藥物﹐其副作用有暈眩﹑頭痛﹑疲倦等。憶必佳與傳統的膽鹼酯分解酵素抑止劑作用機制不一樣。

其他相關藥物通常有抗炎劑(
Anti-Inflammation)﹐荷爾蒙如胰島素﹐抗氧化劑(Antioxidants)﹐Secretase酵素抑止劑(Secretase Inhibitor)﹐老化斑聚集抑止劑(Ab Aggregation Inhibitor)﹐抗老化斑免疫抗體(Anti-Abimmunization)等。

抗炎劑中特別是Ibuprofen類﹐可以減低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機率。服用動情激素(即女性荷爾蒙)可降低老年癡呆症的死亡率﹐而動物實驗也證明在大腦的腦下垂體﹑海馬迴﹐有豐富的動情激素接受體。服用動情激素可透過這些接受體影響情緒﹑認知等反應。而且動情激素有活化腦部生化反應與神經傳導的作用﹐也會影響神經傳導功能。除此之外﹐抗氧化劑主要是防止蛋白質和核酸受到氧化的破壞。老年人如果攝取抗氧化劑長期不足﹐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機率增加。

目前醫學上實驗性的使用胰島素噴霧器(Insulin spray)﹐來減緩早期老年癡呆症患者記憶力與認知力衰退的速度。原因是腦內過剩的糖類﹐可能是加速老年癡呆症病情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病患出現行為偏差﹐則需要接受精神方面的補助治療。由於老年癡呆症患者需要人日夜看護﹐因此會給親友帶來很大的負擔。又因老年癡呆症在目前仍是一種無法治療的老化現象。所以病患獨立生活有顧慮的情形下﹐則應轉入療養院﹐接受專業人員照顧。

目前有些科學家認為老年癡呆患者中認知的退化是可以恢復的﹐真正的病因是源於神經元相互聯繫的問題﹐也就是說老年癡呆不是完全無法治療的疾病﹐主要的證據是抑制腦中某種特殊蛋白質CDK5的形成﹐這種特殊物質稱為組織蛋白去乙醯脢抑制劑(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I)﹐能協助恢復已失去的技能與記憶﹐若干在老鼠身上的實驗﹐的確發現此現象。總之﹐要能運用到人體治療上﹐仍有一段相當遙遠的路程。

最近發展出的新藥侖卡奈單抗(Lecanemab),是一種單克隆抗體,其作用機制就是清除澱粉樣斑塊(Amyloid plaques),可以延緩初期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惡化速度。可惜進行Lecanemab療法的患者中,大約有13%出現腦水腫症狀,甚至有些患者還出現頭痛,視覺障礙,意識模糊等狀況。

「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生命科學系教授金泰國表示﹐已確認將「CGK733」化合物注入到老化而停止成長的人體表皮細胞時﹐細胞將重新開始分裂﹐能轉為年輕細胞。此種讓老化細胞回春的發現﹐可抑止細胞老化的速度﹐進而運用到治療老年癡呆症上。其他如幹細胞移植﹑老年癡呆症疫苗等研究﹐也都還在萌芽階段。


老年癡呆症的預防


  • 《鍛練腦筋》

經常閱讀﹐積極吸收新知識﹑學習新技能﹐享受特殊嗜好的樂趣﹐譬如下棋﹑打牌﹑寫作﹑畫畫﹑玩游戲﹑聽音樂﹑看電視等。培養一種以上的興趣﹐儘量避免孤立自己與獨自生活。如果聽力﹑視力衰退﹐最好即時接受治療或校正。

  • 《預防動脈的老化》

老年癡呆症的患者通常有動脈硬化(Atherosclerosis)的現象﹐定時體檢服用藥物控制血糖﹑血壓和膽固醇﹐養成每日測量與記錄血壓和心跳次數的習慣﹐如有異常現象﹐應予特別留意隨時咨詢家庭醫生的意見。血糖/膽固醇的代謝與老化斑的形成有相當程度的關聯﹐如能正確控制血糖與膽固醇﹐或許同時能預防老年癡呆症。此外﹐要儘量避免食用含有防腐劑的食物﹐尤其是經過硝酸鹽(Nitrate)處理的肉類或乳酪製品。因為這些防腐劑能在肝臟中產生有毒物質如亞硝酸鹽(Nitrite)﹐這些毒素長期的存在人體中﹐能破壞血腦障礙(Blood-brain barrier)的過濾功能﹐加速毒物進入腦中﹐傷害腦細胞。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在血中濃度﹐直接影響血管的硬化程度﹐高單位的維他命B群(葉酸﹑B12﹑B6)﹐可以降低血中同半胱胺酸的濃度﹐有利於減緩老年癡呆症的進行。此外﹐要儘量減少攝取紅肉﹐降低脂肪與鐵質沉澱組織或器官﹐以及對神經系統的損害。

  • 《注重飲食與營養》

平日對糖﹑鹽﹑澱粉﹑脂肪的攝取要特別留意。尤其要嚴格避免高糖份或高熱量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核果與高纖維食物﹐多攝取水份防止身體脫水。此外需要補充足夠的抗氧化劑。目前已知元素『硒』(SeSelenium)﹐元素『鋰』(LiLithium)與維他命E﹑穀胱甘汰(Glutathione)均可以防止老年癡呆症。銀杏葉(Gingko Biloba)萃汁對防止與治療老年癡呆症似乎也有些功效。主要是銀杏葉含有類似胰島素分子﹐可以保護腦細胞抵抗老化斑的侵害。但目前也出現許多持相反態度的研究報告﹐認為銀杏葉對防止或改進老人癡呆症患者的症狀﹐根本沒有任何幫助。此外魚油中富含EPA(Eicosapentaenoic Acid)DHA(Docosahexaenoic Acid)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食物來源為深海魚。這類油化性較不安定﹐不宜高溫油炸。DHA是促進腦部認知功能很重要的成份﹐在細胞膜上扮演重要角色與腦部細胞訊息傳遞有很大的相關性。EPA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與荷爾蒙、免疫調節亦有相關性﹐且直接影響腦的功能。魚油(Fish oil)含有豐富的ω3不飽和脂肪酸(DHA/EPA),DPA以海豹油(Harp seal oil)中的含量最多。有關ω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的研究,請參考飲食與健康一文。

除了深海魚油和海豹油之外﹐胡桃(Walnut)和亞麻仁籽(Flax seed)等﹐含有的天然不飽和脂肪酸﹐均可以預防或降低認知退化的風險。值得在攝取食物中﹐經常保持適當的數量。有關油類選擇的詳情﹐請參閱"飲食與健康"一文。

據研究發現﹐天然的椰子油(Virgin Coconut Oil)可以預防並改進病患的病況﹐但是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要注意防範血脂肪的提昇。
可能就是因為椰子油含有穩定的飽和脂肪酸與可可類黃酮素﹐尤其是有大量的短鏈(3-5碳鏈)與中鏈(6-12碳鏈)飽和脂肪酸群﹐能提供腦與神經細胞所需要的脂質﹐並且保護細胞內的粒腺體免予被過度氧化﹐可可類黃酮素可以減輕自由基的傷害﹐使得病情穩定﹐甚至獲得改善。

一旦胰島素失效﹐血糖過高﹐例如糖尿病﹐或者是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排斥﹐葡萄糖就無法順利進入腦細胞。在無法取得足夠的能源下﹐饑餓的腦細胞會快速與大量的死亡。然而能代替葡萄糖的營養物質﹐就是酮類(Ketones)﹐酮可以迅速進入腦細胞﹐成為葡萄糖的替代能源。

椰子油含有極豐富的飽合脂肪酸(~90%)﹐同時椰子油的脂肪酸大多為短鏈與中鏈﹐易於將三酸甘油酯( Triglycerides)﹐也就是脂肪﹐加以分解﹐產生能量。三酸甘油酯在肝臟內脂肪的代謝過程中﹐能輕易的被轉換成酮類﹐在缺乏葡萄糖的狀態下﹐提供腦細胞需要的能量﹐進而減慢腦細胞死亡的速度﹐甚至改善老年癡呆的症狀。如果有心血管疾病﹐脂肪代謝失常﹐或者血脂肪過高的人﹐要特別小心﹐因為大量攝取椰子油﹐會造成肥胖和提高血脂肪﹐尤其是膽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

燕麥(Oatmeal)被認為是健康食品,主要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尤其是燕麥中的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醣。目前已證實,膳食纖維能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改善腸道功能,並減少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在某種程度上,膳食纖維是可以間接性地防止老年癡呆的發生。

腸肝循環(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是指在消化脂肪類食物時,大部份的初級膽汁酸(Primary bile acids),由膽管注入腸道後,能被腸子再吸收,回到肝臟後重新再次使用。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醣能降低初級膽汁酸在腸子裡回收的比率,進而影響脂肪與膽固醇等的吸收。

最近的一些報告顯示﹐卵磷脂(Lecithin)內含有一種元素叫做膽素﹐它可能有防止老化的功能。它之所以能遲延老化﹐是因為它擁有的二大特性﹕

第一﹐卵磷脂可以將脂肪及膽固醇化成乳狀﹐使血液循環暢﹐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管栓塞及心臟病的可能。

第二﹐卵磷脂是腦的補品。前面已經提到腦神經通路上相當重要的乙醯膽素。這種膽素的形成﹐主要來自於卵磷脂。乙醯膽素對人的學習、記憶、反應以及控制肌肉協調上﹐有極大的重要性。大豆與蛋黃是含有豐富卵磷脂的食物。有關卵磷脂的資訊﹐請參閱膽固醇的簡介一文。

二甲氨基乙醇(Dimethylaminoethanol﹐DMAE)是膽鹼(Choline)與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合成過程中的中間物質﹐它能穿過腦血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進入人腦﹐是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先驅物。DMAE能促進脂肪代謝﹐有提高肝臟與鎮定神經的功能。是一種天然細胞膜抗氧化劑﹐能保護淋巴細胞膜的完整﹐可維持皮膚健康﹐增強體力與腦力﹐幫助睡眠﹐增強記憶力﹐提高心情愉快。DMAE的主要來源是魚肉如沙丁魚等。

(Acetyl-L-carnitine﹐ALC)中文名為乙醯左旋肉鹼﹐是L-肉鹼的一種天然形態。乙醯左旋肉鹼在細胞呼吸中﹐擔任著傳遞脂肪酸進入粒線體的傳遞工具。幫助脂肪酸進入粒線體﹐從而產生細胞能量ATP。適量的ALC(1.5g~3.0g/day)可以增強人腦的功能﹐預防記憶力的減退與認知力的衰退。卡尼汀主要來自紅肉與乳酪類。但卡尼汀在腸道中﹐容易被細菌分解,經過肝臟處理後﹐轉化為氧化三甲胺,這種物質和血管中的脂肪﹐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要特別留意控制紅肉與乳酪類的攝取量﹐以免影響膽固醇在血中的含量﹐食用過量的紅肉與乳酪類﹐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研究發現咖啡飲料含有:咖啡因(Caffeine)、葫蘆巴鹼(Trigonelline)、可可鹼(Theobromine),和木黃酮(Genistein)等,具有防止tau蛋白在腦部某些區域聚集,凝結,和重覆活性的生物特性。還鑑定了一組能夠與預先形成tau原纖維結合的咖啡化合物。這些研究結果充分支持咖啡能預防老人癡呆症的形成。

咖哩中的調味料--「薑黃素」可以降低罹患老人癡呆症的機率。這也許說明了為什麼印度的老人罹患老人癡呆症的特別少。因為薑黃素(Curcumin)具有消炎及抗氧化的功能,將還可以運用在防止記憶力衰退﹐和許多疾病的治療上。

除此之外﹐印度料理中常用的植物如迷迭香及生薑﹐這些植物裡頭所含迷迭香酸、香草醛及薑酮﹐可能與薑黃有同樣的功效。另外﹐花椒油/粉中含有組織蛋白去乙醯脢抑制劑(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的成份﹐能減緩神經退化病變(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因此﹐常常來點四川麻辣菜餚﹐也是很好的選擇。 

抗氧化劑(Antioxidants)除了可以降低自由基的傷害之外,可以減緩老化的速度,與預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在諸多抗氧化劑當中,值得推薦的有:乙醯半胱胺基(N-Acetylcysteine﹐NAC);兒茶素(Catechin);白藜蘆醇(Resveratrol);輔酵素Q10還原型(Ubiquinol);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等。如果想多了解一點抗氧化劑的功用,不妨參考抗氧化劑的簡介一文。

  • 《適度運動安排活動》

適度運動能增進心肺功能與促進血液循環。運動可鍛練眼睛與手腳的反應與協調。尤其是簡單的單腳平衡運動﹐可以及早檢查出腦部的疾病。重視人際與社會關係﹐多參加社交活動﹐多熱心公益事業﹐主動幫助他人。如果不喜歡社交活動﹐也可飼養小動物或種植花草自娛。

身體在適度運動後﹐腦子會釋放內嗅皮質(Brain-derived neuropathic factor﹐BDNF) ﹐又稱為大腦衍生神經營養因子。BDNF是腦衍生化學物質﹐可滋長神經細胞,參與神經元的分化、成長與重建工作﹐也是調節神經的傳導物質。除了可以增長記憶之外﹐還能左右人類的情緒。因此﹐運動不僅可以健身﹐還可以健腦。

  • 《充份休息睡眠與降低生活壓力》

充份休息避免壓力和煩惱﹐學會如何解除生活壓力﹐心情保持輕鬆愉快﹐晚間給自己充足睡眠﹐生活充實。

長期精神壓力的累積﹐會刺激人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與類固醇荷爾蒙﹐造成大腦皮質受損﹐降低BDNF的分泌﹐進而導致自主神經系統的失調。腦衍生神經滋長因子(BDNF)配合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神經增長因子﹐啟動學習的分子機制﹐並促使幹細胞分裂。例如BDNF會幫助大腦增加IGF-1的分泌﹐刺激大腦神經元﹐製造出跟記憶有關的血清素和胺酸﹐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存在﹐會促成更多的BDNF受體的形成﹐增加神經元之間的聯繫﹐逐漸加強人們長期記憶的形成。在大腦中的VEGF﹐會促進更多微血管的增生﹐防止大腦退化與萎縮。

  • 《住家環境要保持光亮﹑清潔﹑活潑》

又窄﹑又暗、又靜、沈悶﹑單調、少變化、隔離人群的環境,常使人感覺消沉。知覺功能的刺激減少,判斷力差,再加上反應遲鈍,往往會使患者沒有安全感,因而激動不安。患者對於周遭環境的事物容易產生誤解、疑心﹑妄念、錯覺、幻覺等會加快了癡呆症退化的速度。此外﹐有時夜間的環境由於太暗太靜,容易讓患者因害怕而大吵大鬧。因此患者的住處房間要寬敞通風,乾淨整潔、光線要明亮。室內圖案與色彩要鮮豔活潑﹐擺設的家俱要生動。最好有優美的音樂配合,藉以增進患者知覺功能的刺激,減緩癡呆症患者退化的速度。

  • 《預防及控制其他疾病與傷害》

平日要適度的運動。缺乏運動﹐日久之後會造成肌肉與神經系統的退化﹐更容易讓人跌倒受傷或發生意外。尤其要儘量避免頭部受到傷害。此外﹐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糖尿病﹑肝腎疾病﹑巴金森氏病的控制﹐也可減緩老年癡呆症的發生。目前研究老人失智發現﹐老人舒張壓過低(>60 mm Hg)﹐或持續降低時﹐其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相對提高﹐因此﹐老人平時就要留意自己的血壓變化。總之﹐防止受傷與控制疾病的原則﹐對老年癡呆的預防以及病患的照顧﹐都有直接而且有效的貢獻。

特別注意個人的清潔習慣,尤其要保持好口腔衛生,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LPS)為革蘭氏陰性菌細胞膜上主要的成份之一,亦是細菌入侵的標記。當微生物入侵,並釋放大量的LPS後,會刺激免疫細胞分泌大量的促發炎細胞激素,如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與介白素-6(IL-6)等,並使宿主產生過度發炎反應。如果口腔內的LPS增加,不只是培養大量壞細菌,造成口臭,也會讓失智症的風險提高。

  • 功能性醫學

功能性醫學評估法能及時偵查出影響阿滋海默氏症的因素﹐並提高患者的防禦警覺,因而減少降低此症對腦部之損傷。功能醫學檢查的項目有﹕腦退化危險因子分析(Brain Aging Risk Factors Profile)﹑脂蛋白E4基因型分析(ApoE4 Genotype Analysis)﹑氧化壓力分析(Oxidative Stress Analysis)﹑腎上腺皮質壓力平衡性分析(Adrenocortex Stress Profile)﹑脂肪酸定量分析(Fatty Acid Analysis)﹑女性更年期綜合診斷(Menopause Hormone Profile)﹑全套褪黑激素分析(Comprehensive Melatonin Rhythm Analysis)﹑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評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 Assessment)﹑微量元素平衡性分析(Elemental Analysis(Hair, Bloodor Urine))﹑胺基酸平衡性分析(Amino Acid Analysis) 等。

如果病情已經到了末期﹐家屬可以向醫生要求﹐讓病人接受安寧療護(Hospice Care Services)的照顧。這是聯邦政府醫療保險﹐所提供的服務項目之一﹐華裔人士大多不知道有此服務。如果提出申請獲准之後﹐家屬可以從容安排後世﹐病人也可以在人生旅途的最後一程上﹐走的瀟灑與有尊嚴。

以下是
提供有關安寧療護服務資訊的華人非營利機構:


http://caccc-usa.org/


(註解﹕「濤」(Tau)蛋白質是形成神經纖維糾結的原料﹐可以在脊髓液中鑒定。)

(註解﹕CDK5 是「濤」(Tau)蛋白質的先驅物質。)

(註解﹕Presenilins能生產一種蛋白質﹐可裂解老化斑先驅蛋白質。)

(註解﹕ApoE4 基因與膽固醇以及磷脂質的代謝有關﹐可影響老化斑的形在Apo-E各種基因型中﹐以ApoE4基因變異的危害性最高﹐估計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帶有這種異常基因。只要從父母任何一方遺傳到ApoE4基因變異型﹐則罹患冠心病﹑腦中風以及老年癡呆症的機率﹐就跟著提高。)

(註解﹕CYP46 基因與膽固醇以及磷脂質的代謝有關﹐可影響老化斑的形。CYP46基因控制產生的一種酶﹐能幫助大腦分解多餘的膽固醇。如果CYP46基因發生變異﹐可以提高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機率。)

(註解﹕Secretase 酵素能促進老化斑的形成。)

下列是有關老年癡呆症資訊的網站﹕
http://www.alz.org/asian/chinese.asp
http://alzfdn.org/
http://www.nia.nih.gov/alzheimers/
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alz_c.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