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便秘的簡介(Constipation)


便秘的簡介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糞便乾硬﹐排便困難﹐導致排便次數減少的一種疾病。便秘能引起腹脹﹑身體不適及全身乏力等現象。至於什麼是標準的排便次數﹖這完全是因人而異。只要排便順暢﹐便質柔軟﹐不論排便次數的多寡﹐都算不上是便秘。伙食品質太差與缺乏運動﹐都是形成便秘主要的原因。另外﹐心情緊張﹑焦慮﹑痔瘡﹑外出旅行﹑環境改變﹑身體脫水等﹐也都會影響排便的順暢。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降結腸部位,發生腸子扭曲,由於大便到此處,水分已經被吸收得差不多了,大便體積變大,質地變硬,非常不利糞便通過腸子的扭曲地帶,而引起便秘。為了將腸內的大便擠過腸扭曲處,腸道必需做激烈的蠕動,才能克服阻力。因此,每當排便時,患者經常會感到明顯的腹痛,或肚子不舒服。有時為了讓大便能順利排出,腸道會設法,讓大便的水分增加,所以在大便阻塞的上方,會慢慢累積水分較多的大便。當堅硬的糞便排出後,接著出來的糞便反而是稀鬆,含有高水份的軟性糞便。常常讓人感到便秘與腹瀉,聯在一起,一時之間難以分辨。

消化道除受自主神經調控之外﹐在胃腸道壁內有其獨立的神經系統﹐稱為腸道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ENS可分為黏膜下層神經叢與腸肌神經叢兩大部份﹐控制腺體分泌及內臟平滑肌的收縮。ENS是橫跨自主神經﹑平滑肌細胞﹑腸粘膜腺體,以及消化道內壁神經細胞之間的轉換神經元。通過這個特殊管道﹐自主神經系統﹐甚至中樞神經系統﹐可調節ENS的活動﹐進而控制並協調胃﹑腸﹑膽﹑肝﹑胰等消化器官的活動。因此﹐許多時候便秘並非完全與飲食內容有關﹐相反地﹐情緒變化和生活習慣﹐可能掌握了對便祕更直接的影響力。


孤獨無依的老人是最容易罹患便秘﹐因為老人大多懶於作飯﹐缺少運動﹐加上心情經常鬱悶﹐最容易為便秘所苦。其次是女人與小孩。尤其是懷孕的女性﹐在生產之前﹐腹部受到嬰兒的擠壓﹐大多有便秘的困擾。小孩喜愛偏食﹐或是經常喝水不足與運動不夠﹐也都是造成便秘的原因。此外﹐許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不足﹑自主神經失調﹑帕金森病﹑憂鬱症﹑尿毒症﹑鉛中毒﹑高血鈣﹑低血鉀﹑腹腔內腫瘤或腸道蠕動無力(Adynamic Ileus)等﹐都會間接引起便秘。如果無法排便﹐甚至連排氣(放屁)也不會的話﹐這就是典型的腸道阻塞﹐病人必需馬上接受治療。


最容易造成便秘﹐但也是最容易改善的方法﹐就是避免久坐﹐尤其是坐馬桶的時間不要太長﹐排便時要儘量挺直腰杆﹐雙手按住馬桶或依託在小箱子上﹐以雙臂支撐身體重量﹐重心向前傾﹐減少下腹與肛門附近的壓力﹐這樣能幫助排便的順暢。如果能採用傳統蹲姿最為理想,因為蹲下時,直腸的蠕動肌群需要用力,肛門括約肌自然放鬆,有助排便。同時在下蹲姿勢中,藉助大腿接觸腹壁,腸道可以獲得支撐,直腸與肛門呈現一直線,有利於將糞便的排出。

同時運用雙拳﹐不時地摩擦臀部與後背﹐以刺激脊椎下半部的副交感神經﹐增進腸子蠕動。輪流用手掌﹐以肚臍為中心﹐盲腸部位為起點﹐由右向左﹐由下往上﹐經過肝臟,向胃下邊,再往下到直腸部位,最終回到盲腸,輕輕揉動﹐以協助排便。主要的運動路徑是順著大腸的走向,由盲腸逐漸壓到直腸。總之﹐重複以下三項動作﹕雙臂支撐身體﹐揉腸子﹐摩擦後背﹐可以促進腸子蠕動與順利排便。

排便不暢的人﹐不妨將每天上大號的時間﹐安排在晚餐之後一小時左右。這樣比較有充裕的時間﹐與比較從容的心情來排便﹐效果會比早上排便好很多。至於大腸清除糞便之後﹐可減輕腹部的壓力。接著洗個熱水澡﹐放鬆肌肉﹐提高副交感神經的力道﹐幫助進入夢鄉。


當食物在小腸中消化完畢﹐進入大腸之後﹐大腸能將其中的水份吸入身體。最後藉著大腸蠕動﹐糞便便暫時留在直腸中。此時糞便中的水份﹐大多被回收﹐使得糞便變得乾燥而堅硬。如果糞便停留在直腸的時間過久﹐分解的食物在大腸內細菌發酵的結果﹐容易產生毒素與氣體。

消化過程中﹐糞便滯留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包括﹕硫化氫、氨氣、沼氣、二氧化碳等氣體,苯類、甲酚、丁酸等﹐再加上腐肉素(Putrescine)﹑神經鹼(Neurine)﹑屍胺(Cadaverine)等。以及一些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鹽類,如不能按時排出存便,則這些有毒物質﹐將再次被吸收﹐進入血液中﹐對人體造成危害。

這些消化的副產物﹐一則會侵入人體血液中﹐造成肝臟﹑腎臟等器官的負擔。二則會痲痺腸壁細胞。有許多醫生與病理學家﹐甚至懷疑這些有害物質的長期存在﹐是導致日後許多慢性與代謝疾病的原因。總之﹐細菌毒素與發酵產物的累積
會讓便排更加困難。

另外一種情形是﹐大腸機械式蠕動速度太慢﹐使得糞便停留在大腸中太久。此現象大多數是運動不夠﹐生活不規律﹐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神經反射作用退化變差﹐或長期
久坐或臥床所形成的。胃腸反射作用有三種﹕胃/大腸反射﹑直腸/肛門反射﹑直腸/結腸反射。


除此之外﹐攝取食物中纖維素(Fiber)成份太少﹐也是構成便秘的原因。纖維素是由貝他型的葡萄糖所組成的﹐人體無法分解吸收﹐因此吃入人體的纖維素﹐幾乎是全數排出。然而水溶性的纖維素能與水份充份結合﹐形成果凍狀的膠質體。不僅能幫助固定糞便中的水份﹐而且是天然糞便的軟化劑。每天每人至少需要攝取二十到三十公克的纖維素﹐才能充份防止糞便變硬。一般精緻或加工過的食品中﹐幾乎不含纖維素﹐因此平時進食﹐就要養成多多攝取纖維素的習慣。最好纖維素的來源是﹕水果﹑蔬菜與全穀類。


飲水不夠﹐人體容易處在脫水狀態。一旦身體處在脫水狀態﹐就會刺激大腸﹐從糞便中吸收更多的水份。要防止身體脫水﹐就是要在身體尚未脫水之前﹐補充水份。不要一次飲進過量的水﹐短期內喝入過多的水﹐會增加心臟與腎臟的負擔。最理想的飲水方式﹐就是不時地少量補充水份。成人每天大約需要飲水六十四安士﹐也就是八大杯左右的水量。雖然蘇打或咖啡飲料也含有水份﹐但其中的高糖份或咖啡精﹐反而會加速人體的失水。


同樣地﹐某些藥物﹐也會助長便秘﹐例如止痛藥﹑麻醉藥﹑抗憂鬱藥物﹑鈣片﹑鐵補充劑及抗癲癇藥物等﹐都會讓便秘加劇。如果便秘患者濫用軟化通便劑的話﹐也會養成直腸與肛門對藥物的依賴性。長期使用軟化劑通便的人﹐都會讓便秘的症狀逐漸加重。

肛門括約肌有兩種。內括約肌是平滑肌為主﹐受自主神經的控制﹐當便意產生時﹐內括約肌已放鬆。外括約肌是以隨意肌為主﹐至於是否要排便﹐或暫時憋住﹐完全由意識來控制。平時不要忽視便意﹐因為久而久之身體就無法自然產生便意。因此
憋尿或憋便對人體﹐都算是壞習慣。


餐後胃結腸蠕動能引起肛門反射收縮作用﹐此神經反射通常在飯後一個小時內發生,持續15分鐘左右,又以早餐後蠕動最佳﹐是每天固定排便最好的時刻。現代人生活緊張與不規律﹐經常省卻早餐或抑制在早餐後﹐因反射作用所產生的便意﹐執意忽略掉便意的結果﹐久而久之﹐這種自然的食物與腸蠕動之間神經反射作用﹐就不再同步與有效。


此外﹐大腸組織的老化﹐腸壁肌肉的萎縮與收縮力道的減弱﹐神經方面的疾病如脊髓受傷﹐延髓多巴胺神經細胞的退化﹐或大腸與消化器官的其他問題﹐如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等﹐都能導致便秘。其他可能導致便秘的疾病有﹕甲狀腺功能不足﹑憂鬱症﹑糖尿病﹑腹內腫瘤﹑肝硬化﹑前列腺肥大﹑痔瘡等﹐都可使腹內壓增加﹐造成痔靜脈血液的回流,日久增加在直腸與肛門附近的壓力﹐影響排便的順暢。

使用藥物或刺激性的食物﹐所引起腹瀉﹐是一種不正常的排宿便方式﹐胃腸受到重複的刺激時﹐會讓腸壁細胞痲痺﹐並且降低對這種刺激的反應﹐長時期下來﹐反而會造成便秘與腸壁受傷。



便秘的診斷



肛門指診(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就是醫師帶著手套﹐塗上含有麻醉劑的潤滑液﹐由肛門將食指放入病患的直腸內﹐檢查肛門肌肉﹑大腸阻塞﹑糞便帶血與否等症狀。

鋇灌腸攝影(Barium Enema)原本是用在檢查直腸癌上﹐但也可以提供大腸阻塞的資訊﹐因為X光無法清晰的看出腸子的詳細情形﹐所以將鋇液灌入大腸﹐以便增加顯影的效果。

內視鏡(Sigmoidoscopy/colonoscopy)檢查大腸的後段與直腸。如果醫生發現任何可疑處﹐可以用內視鏡進行及時的治療﹐或者收取樣本﹐做進一步的組織化驗。

大腸運輸研究(Colorectal transit study)﹐這是針對糞便在大腸中移動速度的檢驗。測試者要先吞入顯影劑的膠囊﹐需要好幾天的時間﹐來觀察大腸蠕動的情況﹐每天對大腸要照好幾張X光片﹐以用來觀察糞便在大腸內移動的情形。這種測試經常使用在長期便秘患者的診斷上。

肛門直腸功能測試(Anorectal function test)﹐這是用來鑒定在肛門或直腸附近的肌肉與神經功能是否正常。醫生將一種類似糞便的化學物﹐塞入測試者的直腸﹐用X光顯影﹐來觀察肛門與直腸附近肌肉收縮或放鬆的情況﹐可以幫助找出便秘的原因。


便秘的治療與防範



治療與防範便祕﹐首先要明瞭便祕的原因。如果是因為腸道阻塞的話﹐如腫瘤或息肉等﹐則要接受檢查和治療。如果是腸子蠕動緩慢的話﹐如老化或長期臥床等﹐就要增加運動與控制飲食。第三類便祕就是痙攣性的便秘﹐這是因為腸內神經過度敏感﹐引起腸道肌肉產生痙攣的現象﹐如大腸急躁症的便秘﹐就是屬於此種類型。請參閱大腸急躁症的簡介一文。在最常發生的便祕中﹐患者大多基於某些原因﹐抑制或忽視身體所產生的便意﹐久而久之直腸的反射作用﹐會變得不明顯。因此﹐彆便是一種壞習慣﹐同時生活不規律或者精神壓力太大﹐都會加重便秘的惡化。

雖然便秘的治療決定於便秘的原因﹑嚴重的程度以及受害時間的長短。但改善飲食的品質﹐與調整生活的習慣﹐例如增加攝取纖維素(Dietary fiber)的量﹐常常喝水﹐避免高溫油炸與高熱量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及穀類等﹐可以增加水溶性纖維素(Soluble fiber)的攝取量﹐均能協助改善便秘的症狀。總之﹐膳食纖維除了全榖類﹑蔬菜﹑水果類之外,還有高纖食物:豆類﹑薯類﹑菇類﹑藻類﹑牛蒡等﹐也是非常好滑腸的飲食選項。

假如對麩質(Gluten)或者凝集素(Lectin)等,沒有過敏反應的話,不妨將燕麥(Oatmeal)納入日常飲食當中,因為燕麥被認為是健康食品,主要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尤其是燕麥中的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醣。目前已證實,膳食纖維能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改善腸道功能,並減少結腸癌的風險。可是許多植物食品中含有凝集素(Lectins),對腸壁細胞有傷害作用, 能引起腸道免疫反應, 改變腸道菌相, 影響腸道的激素分泌等。因此,要多花一點時間來煮爛燕麥粥。另外,要注意燕麥中是否含有過量的殘存的農業或除草劑,例如草甘膦(Glyphosate)等,因此,燕麥最好選擇有機(Organic)燕麥,以防萬一。如果想知道更多燕麥食品中有關草甘膦(Glyphosate)的含量,請參考下列網站:

https://www.ewg.org/childrenshealth/glyphosateincereal/#.W3UK9bgnZPY

如果沒有肥胖的顧慮﹐適度的攝取飽和與非飽和性脂肪﹐可以協助便秘的情形﹐脂肪有充份潤滑糞便的效果﹐此外﹐脂肪酸也會刺激腸道的蠕動﹐對預防便秘有幫助。

除了膳食纖維與適度油脂之外﹐增加寡糖(Oligosaccharide)與乳酸菌(Lactobacillus)的攝取﹐可以改善腸內細菌族群﹐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寡糖來自天然蜂蜜﹑麥芽﹑玉米穗軸﹑某些海藻等。動物性的乳酸菌來自發酵過的乳類製品﹐如起士﹑酸奶等。植物性的乳酸菌來自醃漬蔬菜、味增、醬油等食品﹐乳酸菌能讓糖類(乳糖或葡萄糖)發酵﹐並以乳酸為主要產物﹐這一類細菌的總稱。

如果不排斥另類醫療(Alternative Medicine)的話﹐可以考慮將下列食品﹐納入日常的飲食當中﹕

(1)Sea weeds - 海藻。
(2)Basil - 九層塔。
(3)Kefir - Kefir 是一種發酵乳,源自於高加索山區,是高加索居民平日習慣飲用的飲料。
(4)Sauerkraut - 德國泡菜(no preservatives/not in a can or a bottle)。
(5)Omega-3 - 去毒魚油(EPA+DHA)。因為目前魚油大多含有重金屬,如汞等有害物質。


便秘患者不妨考慮服用益生菌(Probiotics)﹐來改善腸道中微生物的環境。因為某些細菌能刺激腸壁﹐產生解連蛋白(Zonulin)﹐此蛋白質分子一旦與腸道內皮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能引起小腸生理的異常改變﹐啟動一連串的過敏反應。益生菌的存在﹐可以抑制腸內﹐某些有害微生物的生長。此外﹐益生菌還能協助食物的消化與養分的吸收﹐清除自由基﹐吸收重金屬等腸內毒素﹐避免體內毒素累積﹐改善排便的困擾。


保持規律自己的生活﹐每天適當運動﹐尤其要加強腹部運動﹐養成定時飲食與排便的好習慣避免久坐或過度勞累﹐降低生活中與工作上的壓力﹐尤其要避免熬夜﹐讓自己每天有充份的休息與睡眠﹐都是改善便秘的有效方法。

如果上述措施無效﹐就要靠藥物來幫助。瀉劑(Laxatives)的種類有很多﹐其功能就是解決排便的問題。可是大多數的醫生並不鼓勵
使用瀉劑來治療便秘。原因是長期使用瀉劑﹐會讓便秘者的排便產生對藥物的依賴性。因此﹐找出便秘的原因之後﹐再決定要不要使用瀉劑﹐才是最好的辦法。瀉劑的種類有﹕

糞便成形促便劑(Bulk-forming laxatives)
這是一種纖維素的補充物﹐可吸收食物中的水份﹐讓水份保留在糞便中﹐讓糞便變軟﹐以便糞便的排出。它也是副作用最小的一種促便劑。唯一的缺點是會阻礙某些藥物的吸收。因此
在使用此藥時﹐要特別留意。

糞便刺激劑(Stimulants)
這是一種能刺激腸壁蠕動的藥物﹐主要功能是縮短糞便停留在大腸中的時間。

糞便軟化劑(Stool softeners)
是一種增加糞便潮濕性﹐並防止身體脫水的藥物。這種藥物經常被使用在手術或生產嬰兒之後的病人身上。

糞便潤滑劑(Lubricants)
主要成份是甘油或礦物油﹐能降低糞便與腸壁或肛門表面之間的磨擦力。便於糞便的移動與排出。

鹽瀉劑(Saline laxatives)
瀉鹽是含有鎂鹽﹑氧化鎂﹑硫酸鎂等化合物。它能吸收水份﹐並刺激腸壁的蠕動。對排便有幫助。

喝咖啡會產生便意,是因為咖啡裡有一種成分,能促進胃部胃泌素(Gastrin)分泌,加速乙狀結腸蠕動所導致。長期藉由喝咖啡通便,容易讓咖啡通便的效果降低,而逐漸失去自行蠕動的能力,最終演變成不喝咖啡,就會便秘的局面。另外,在飯前或飯後最好不要馬上喝咖啡,至少要間隔一小時以上,免得鞣酸與蛋白質變成鞣酸蛋白質凝結物,除了影響蛋白質的吸收之外,還會延緩食物在腸道中移動的速度。

要是對另類醫學療法不排斥的話﹐不妨嘗試格森療法(Gerson therapy)﹐其治療過程中有﹕咖啡灌腸法 (Coffee Enemas)﹑格森飲食﹑補充營養素等三大部份。詳情請參閱下列網站﹕
http://gerson.org/gerpress/the-gerson-therapy/

在做咖啡灌腸法之前﹐要注意自己腸道的健康狀況﹐必需沒有痔瘡﹑發炎或破損等情況﹐至於孕婦與小孩也不適合。所有使用的器具要經常更新﹐還要徹底消毒﹐以降低腸道被細菌感染的機率。

如果食物﹑生活習慣﹑藥物都無法改善便秘的困擾﹐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接受手術矯正或治療。此外﹐還可以用生物回饋(BioFeedback)的方式﹐鍛練或增強某些肌肉﹐與加強神經之間的聯繫來協助排便。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經常面臨各種壓力﹐如果壓力超過負荷﹐首當其充的就是消化系統﹐會出現異常的狀況。所以﹐要知道如何調適自己的壓力﹐這樣才能確保身體的健康。

腸道是人體最主要的免疫戰場。因此﹐消化道的健康直接關係著個人整體的健康。除了重視營養均衡之外﹐還要注意保暖﹐尤其要避免腹部著涼﹐這樣才能維持強壯的免疫力﹐來抵抗疾病。


每次排便之後﹐不妨觀察一下糞便的顏色與形狀。例如便血,糞便過細不成條狀﹐有黏液和惡臭﹐再加上排便不順暢﹐時時感覺腹脹的話﹐要馬上接受檢查。

如果經濟許可﹐不妨安裝通暢型智能衛生座﹐以便輕鬆解除便秘的困擾。同時選用優良的益生細菌(Probiotics)與益菌素(Prebiotics)等﹐來改善與調節腸內細菌族群﹐方便排便。


下列是有關便秘資訊的網站﹕


http://www.ConstipationAnswers.com
http://www.gastro.com/Gastro/constipation.aspx
http://www.hemorrhoid.net/constipatadult.ph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