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憂鬱症的簡介(Depression)




憂鬱症的簡介



憂鬱症(Depression)是出自某些心理因素﹐而造成情緒反常的行為表現。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因為身體老化與精力衰退﹐無法避免的會面臨很多嚴重的挫折﹔加上行動不便與反應遲鈍﹐凡事不感興趣﹐以及喪失歡愉感﹔凡事傾向逃避退卻﹐最後足不出戶而與外界隔離。若再有經濟的拮据或病疼的折磨﹐對世上一切更是了無牽掛不足為惜。有關老化和抗老化的資訊﹐請參考老化的探討一文:

http://jiajiahealth.blogspot.com/2009/02/aging.html

憂鬱症屬於精神官能症(Neurosis)之一。精神官能症是指神經系統﹐長期在面臨外界刺激下﹐無法做出即時與正常的反應﹐進而影響人體各器官功能的正常運作﹐導致患者生理或心理上﹐發生許多異常或失衡的現象。 精神官能症源於腦部功能的變化﹐其病因複雜多樣﹐包括家族遺傳﹑幼年遭遇﹑社會因素﹑環境因素﹑重大變故或打擊等﹐甚至可能是由於受到有人格障礙親人長期的傷害。精神疾病的發生絕對不會是來自單一的因素﹐而是多重因素合併所引發。

大多數精神官能性憂鬱症病患﹐會出現情緒低落﹑鬱悶﹑失眠或嗜睡﹑胃口不好或暴飲暴食﹑容易疲累﹑缺乏喜樂感﹑自貶﹑自責﹑退卻﹑缺少自信﹑被遺棄感﹑無法專注﹐對將來不抱希望等﹐為主要症狀。尤其是半夜容易驚醒﹐經常作噩夢,或有早醒﹐再也無法入睡的現象﹐加上對目前必須做的事情﹐感到無比厭惡的話﹐就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精神狀態是否正常。總之,單純的情緒低落或鬱悶,容易發脾氣等,並不能被當成憂鬱症的鑒定標準,必需配合有某些生理現象的異常,如失眠,消化不良,疲倦,疼痛等。另外,憂鬱症患者在認知功能上,也會有異於往常的現象,譬如孤立沮喪,排斥社交,負面思維,猶豫不定,自卑自責,出現妄想或幻聽等。當這些異常舉止或行為,持續兩個星期以上,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才算憂鬱症。

因此﹐精神官能症只有單純症狀的存在﹐但相關器官的形態與外觀上﹐則一切正常。簡單的說﹐就是神經細胞的功能發生了障礙﹐例如某些神經傳導物質的不足﹐影響到神經細胞的正常運作。精神官能症真正的病因卻與患者先天的遺傳﹐與後天的機遇有關。尤其是某些特別的心理因素與反應﹐才是導致神經細胞失常的主要原因。

焦慮症(Anxiety)與憂鬱症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焦慮症是由於某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失衡﹐或者是神經刺激迴路之間的障礙和不順暢﹐所引起的﹐患者常有反應過當的行為﹐要不然就具有攻擊的性格。憂鬱症大多是長期神經傳導物質不足﹐或者內分泌失常等﹐所導致的﹐一般病人常有自卑﹑自憐和自殘的傾向。有關焦慮症的資訊﹐請參閱焦慮症的簡介一文。

憂鬱症與一般的鬱悶或悲痛(一個對失落事件的正常反應)不同。因為它的持續性﹐以及影響日常活動﹐如睡眠﹑飲食等﹐和人際關係的程度
比一般的憂傷或悲痛要來的深。

憂鬱症常常會無由的發作﹐悲傷的情緒﹐常會將人帶入無底的深淵﹐讓患者對周遭發生的人情事務﹐完全無感﹐喪失生活應有的步調﹐生活無法自理﹐舉止讓週圍關心病患的人憂心﹐人際關係近乎進入停頓的狀態。

某些憂鬱症的患者來自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譬如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患者容易產生負面的思考、行為與應對模式。這些人的性格特質形成後,僵固缺乏彈性,長期扮演不討人喜歡的角色。與異性交往時,會多疑,吃醋,因而常發生爭執。具有BPD性格的人,成年之後,仍舊會卡在依賴他人的無助中,無法發展出獨立的自我,更不會尋找或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無論對方付出再多的愛,也無法確實地感受到,更不懂得感恩與回報,總覺得自己遲早會被拋棄。只要對方稍微表現出一點無奈時,就會否定以往的一切,怒目相向。讓伴侶永遠活在焦慮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遭受無情的負面攻擊。BPD錯把選擇對立,製造問題,困擾對方,當成控制他人的工具。自己的焦慮不安,昧於了解愛的付出,導致無法建立雙方的親密關係,甚至會讓真正愛她的人心灰意冷,最終離她而去。具有BPD性格的人,大多屬於女性,尤其是有個不幸的童年。當和她相愛的人分開之後,往往會陷入無法承受的憂鬱中,甚至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如果想多了解一點人格障礙,請參考:焦慮症的簡介一文:

http://jiajiahealth.blogspot.com/2009/02/blog-post_3102.html

另外,性格內向的人比較傾向於自責,總是認為自己膽小懦弱,缺乏信心,憂柔寡斷,畏懼困難等。這種對自己不停的責備,並不會化解憤怒情緒,反而會增加內疚、慚愧、後悔等罪惡感的情緒,甚至厭惡自己的沒用,表現出自卑,養成放棄自尊的性格。根據心理學的解釋,憂鬱往往來自於對憤怒情緒的長期壓抑。凡事喜歡責備自己的人,當其被壓抑的憤怒情緒無處釋放時,這些被壓抑的心理能量,就會將矛頭指向自己,轉化為心理憂鬱。

最新研究發現憂鬱症的原因,可能和人類皰疹病毒6號(Human herpes virus-6,HHV-6)有關。如果小時候曾感染過人類皰疹病毒6號,長大之後,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變大。HHV-6病毒在人類壓力大,免疫力低下的時候,在嘴巴附近生長出皰疹。在正常健康狀態,HHV-6會被人體免疫系統壓制,但當人疲勞,抵抗力弱的時候,HHV-6內的憂鬱症基因(SITH - 1),便會活化,病毒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攻擊鼻腔內嗅球組織,進而影響大腦,引發憂鬱症狀。幾乎有80%的憂鬱症患者,都對SITH-1基因產生的蛋白質,出現抗體反應。

憂鬱症在人的一生中很常見。其發作的機率﹐在男性大約是百分之十二﹐而在女性是百分之二十五。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高於男性,主要原因在於男女的大腦結構不同,女性負責掌管情緒中樞的杏仁核運作功能較弱,容易想不開,出現焦慮、憂慮等負面情緒,若又有家族遺傳和內分泌等因素,則罹患此症的機率更高。憂鬱症可以影響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包括從小孩到老人。

研究指出﹐憂鬱症主要是因為腦內神經化學物質單胺類(Monoamine)之間的不平衡或缺乏所造成﹐這些神經訊號傳遞的化學物質包括﹕血清素(Serotonin)[註解一]、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註解二]與多巴胺(Dopamine)[註解三]﹐都是促成整個大腦細胞之間
互相溝通必要的物質。它們在控制運動、感覺、記憶、與情緒的機能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基因與生化研究的結果﹐證實了憂鬱症是一種生理上的疾病。此外﹐憂鬱症對於藥物以及其他影響腦內化學物質的治療均有反應﹐更加支持了這個論點。

內嗅皮質(Brain-derived neuropathic factor﹐BDNF)是腦衍生神經滋長因子﹐也是調節神經傳導物質,參與神經元的分化、成長與重建工作。除了可以增長記憶之外﹐還能左右人類的情緒。

長期精神壓力的累積,讓身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與類固醇荷爾蒙,造成大腦皮質受損﹐聯帶降低BDNF的分泌﹐逐漸導致自主神經系統的失調。腦衍生神經滋長因子(BDNF)配合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神經增長因子﹐啟動學習的分子機制﹐並促使幹細胞分裂。例如BDNF會幫助大腦增加IGF-1的分泌﹐刺激大腦神經元﹐製造出跟記憶有關的血清素和胺酸﹐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存在﹐會促成更多的BDNF受體的形成﹐增加神經元之間的聯繫﹐逐漸加強人們長期記憶的形成。在大腦中的VEGF﹐會促進更多微血管的增生﹐防止大腦退化與萎縮。

研究發現﹐許多因生活壓力過大﹐而造成情緒障礙的患者﹐其腦內神經滋養因子(BDNF)的濃度比較低﹐少了這種生長因子﹐腦神經元就難以維持其正常的運作﹐因此﹐長期的壓力很可能是﹐導致憂鬱症的重要原因。

神經肽Y(Neuropeptide Y,NPY),是由36個胺基酸構成的一種神經肽 ,廣泛地分布在中樞神經,以及外周神經系統,是哺乳動物神經系統內含量最多的肽類之一。人體內神經肽Y的水平,與悲觀情緒相關聯。神經肽Y水平低的實驗者,看到負面辭彙時,前額葉皮層反應強烈,然而神經肽Y水平高者,其反應弱得多。另外,在注射鹽溶液實驗中發現,神經肽Y水平低者,接受注射前後反應,都更為負面,即在預期痛感來臨時,和切實感到疼痛後,情緒都會發生較大變化。研究人員發現,重度抑鬱症患者中,神經肽Y水平低所佔的比例比較高。

此外﹐人體中一種長壽荷爾蒙-可羅索(Klotho)﹐可以調節老化過程﹐提升認知能力。研究發現﹐女性長時間承受壓力﹐或情緒老是沮喪﹐可羅索濃度就會明顯偏低。在憂鬱症的患者血液中﹐可羅索荷爾蒙含量也明顯低於身心健康的人。

當身體感受到壓力﹐隨著壓力存續時間的長短﹐會有不同的生理反應出現。初期患者仍對壓力有感﹐如果及時舒壓﹐也許就沒事了。

憂鬱症主要來自長期的精神壓力﹐導致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等的過度分泌。持續的壓力﹐除了能讓人焦躁不安之外﹐還會出現心情鬱悶。人體一旦適應了壓力荷爾蒙居高不下的情況時﹐抗壓力荷爾蒙﹐如脫氫異雄固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等的分泌便逐漸降低﹐進而影響人體整體的內分泌﹐與改變腦神經的正常功能。

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皮質醇的濃度﹐通常在緊張、憤怒與悲傷時﹐達到分泌高峰﹐主要是為了應付心理與生理方面的挑戰。當精神心理上放鬆或休息時﹐壓力荷爾蒙在血中濃度會逐漸降低﹐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壓力荷爾蒙一旦長期過度分泌﹐久而久之﹐身心便容易出現異常。例如極度悲傷時﹐可使部分類型的白血球數量大幅下降﹐導致感染風險遽增﹐對年長者造成一定的健康風險。

腎上腺疲勞(Adrenal Fatigue)的成因是腎上腺長期工作過度。現代人長期在生活的壓力下﹐得不到適當的調息﹐腎上腺因工作過度而疲乏﹐皮質醇因而分泌不足﹐導致人們無法有效對抗外在壓力。此時患者會遇事遲疑與提不起勁來﹐對壓力無感﹐同時選擇退縮或主動放棄。這就是憂鬱症形成的過程。當身體默默適應這種改變﹐並決定放棄抵抗時﹐壓力荷爾蒙與抗壓力荷爾蒙﹐反而會雙雙下降。到了這個階段﹐免疫系統功能也會隨之下降。許多憂鬱症的症狀﹐例如精神不濟﹑疲勞﹑肌肉無力﹑失眠﹑食慾不振等﹐會一一呈現。

憂鬱症可能是由於腦部一種小分子核醣核酸(RNA)異常減少所致﹐此微小物質(miR-1202)控制麩胺酸(Glutamate)在腦內的代謝。麩胺酸是神經傳導物質(Neural transmitters)的一種。麩胺酸主要負責記憶與神經細胞的興奮﹐麩胺酸在憂鬱症患者腦中的濃度﹐比正常人要低。若麩胺酸分泌失調﹐則影響大腦的正常運作﹐進而導致憂鬱症或強迫症等精神疾病的發生。

近期有些研究發現﹐一旦腦中的星狀細胞(Astrocyte)降低了細胞能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釋放,實驗小老鼠就會出現憂鬱行為;如果給予外源性的ATP,或者促進內源性ATP的釋放,可在一周左右內﹐快速逆轉動物的憂鬱行為。

星狀細胞(Astrocyte):掌管中樞神經系統中細胞的新陳代謝與結構支撐﹐星狀細胞與微血管等﹐組織成腦血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提供中樞神經系統﹐穩定而不受外界干擾的微環境。尤其是維持神經細胞外液離子濃度的平衡。上述實驗充分顯示﹐神經膠質細胞(Neuroglia)的功能異常﹐也許是導致憂鬱症的原因。

微小血管白質病(Microvascular white matter disease)是由於腦部微小血管的阻塞,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嚴重的話,能導致心智衰退,中風,憂鬱症,認知退化,平衡喪失等。如果可能的話,在步入老年之前,接受腦部MRI的檢查。


神經系統健全與否,影響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內分泌系統的正常與否,影響免疫系統的強弱。憂鬱症對人體健康損壞是非常廣泛的﹐例如它能間接地削弱人體的免疫系統﹐因為白血球的形成與交感神經的功能有關﹐淋巴球的形成與副交感神經的功能相關﹐憂鬱症患者通常會長期處在壓抑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情況下﹐對身體健康有莫大的影響。此外﹐某些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的不足或失調﹐會加快對腦或神經細胞傷害與死亡的速度﹐同時增加日後治療的困難與時間。因此﹐病患最好及時接受醫生的診斷與治療﹐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拖延或拒絕接受治療的話﹐病情只會越來越嚴重。目前有許多研究指出﹐中年以後的憂鬱症﹐很可能是老年失智症的前兆。尤其要注意的是﹐退休以後﹐生活步調變慢﹐社交活動減少﹐如果不能成功地調適退休生活﹐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自閉孤立的境遇﹐逐漸衍生出憂鬱症。

通常是憂鬱症發生在先﹐然後逐漸出現失智症的症狀﹐或者患者先有早期的失智症﹐然後轉變成憂鬱症﹐第三種情形是伴隨失智症﹐一起產生的憂鬱症。總之﹐憂鬱症與失智症在老年患者中﹐經常是一對攣生兄弟。

對自身產生不必要的壓力
往往是憂鬱症的起源。許多老人在失去老伴或家庭支柱下﹐很快就結束自己的生命。主要的原因就是無法承受憂鬱症帶來的壓力。幾乎有接近15%的憂鬱症病患會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人們能在腦部神經或自律神經出現障礙時,若未能即時接受治療﹐則腦與自律神經受損的情形﹐將會更加嚴重。

此外﹐憂鬱症會加快患者的老化速度﹐讓慢性疾病的罹患機率增加﹐尤其是提高癌症﹑糖尿病﹑肥胖﹑心血管﹑代謝機能障礙等疾病的風險。研究發現許多憂鬱症患者﹐經常心情惡劣﹐精神受到長期的壓抑﹐心臟跳動緩慢﹐全身血流量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大增。生活型態的緩慢與封閉﹐會造成諸多生理不良的反應﹐縮短細胞原有的壽命。

總之,患有某些慢性疾病,行動不便,罹患絕症,衰老退化,或者長期處於疼痛折磨狀態下等,均有可能引起憂鬱症。

憂鬱症患者帶給家人最沉重的負擔﹐就是病患本身的自殺傾向。以下是事端發生前﹐可能出現的某些徵兆﹕


(1)生活上受到重大打擊﹐如離婚﹑喪偶﹑破產﹑失業﹑罹患絕
症等的時刻。


(2)將珍貴的物品贈於他人。

(3)突然安靜或歡悅。

(4)經常服用藥物或飲酒。

(5)誇大抱怨疼痛或怨尤。

(6)強制與外界隔離。

(7)情緒變化無常。

(8)購買槍支等。

如果有疑惑的話﹐不妨自我測試一下﹕
https://www.rogersc.com/evaluation/index.php#left_page



憂鬱症基本上可由情緒鬱悶與明顯地失去興趣與歡愉感看出。而且這種心境通常會持續超過兩個星期以上。基本上﹐憂鬱症可分為五種﹕嚴重憂鬱症(Major Depression)﹑精神性憂鬱症(Psychotic depression)﹑季節性憂鬱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心情惡劣症(Dysthymic disorder)﹑兩極性精神失調症(Bipolar disorder)又稱躁鬱症。

  • 嚴重憂鬱症患者的症狀有﹕體重突然下降或上昇﹑失眠或睡太多﹑認知情況遲緩﹑疲倦乏力﹑自覺無用﹑無由自責與罪惡感深重﹑注意力無法集中﹑猶疑不決﹑有自殺的念頭。這些人習慣性把任何不如人意的事情,都怪罪到自己的無能,常常被罪惡感所困擾,對外在的要求或批評,不懂得拒絕或反擊,來保護自己。自我要求太高,不會舒解壓力,導致用迴避的方式,來委屈求全

  • 精神性憂鬱症是屬于精神方面的失常。病患常常出現幻覺﹐與實際生活脫節﹐並堅持錯誤的信念。

  • 季節性憂鬱症通常發生在秋末與冬季。病患受到週圍環境與天候轉變的影響所發生的。科學家發現﹐人體將近1/4的基因活性﹐會隨季節變化(日照與溫度)而改變﹐這項研究或許有助解釋﹐人類在冬天比夏天﹐容易生病的原因﹐當然憂鬱症也不例外。

  • 心情惡劣症在四位老人中至少有一人患有此症。患者傾向見人訴苦﹐抱怨周遭環境﹐潛意識中認為自己是受害者。語言行動傾向負面﹐情緒控制力減弱。一人獨自不停言語﹐失去對周遭事物的興趣﹐放棄任何改進生活品質的努力﹐生活漫無目的﹑精神恍恍惚惚。

  • 兩極性精神失調症(躁鬱症)的患者心情時好時壞。當腦內多巴胺(Dopamine)缺乏時﹐可以引發憂鬱症﹐而過高則形成狂躁症。正常狀態下﹐多巴胺與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呈現平衡狀態﹐在憂鬱期間﹐乙醯膽鹼的活動量增加﹐但在狂躁期﹐則乙醯膽鹼的活動量減少。

    當躁期出現時﹐患者通常會表現出情緒亢奮﹑精力旺盛﹑得意﹑狂喜﹑暴躁﹑激動﹑無端揮霍﹑過度許諾﹑情緒失控等的情形。當鬱期出現時﹐患者通常會流露出情緒抑鬱﹑意志消沉﹑憂傷﹑精神恍惚﹑疲倦乏力﹑自責悔恨﹑猶疑退縮等的現象。躁鬱症患者通常對鋰鹽治療有明顯的反應﹐而且與家族遺傳的因素﹐有密切關係。另外,許多臨床病例發現,亞臨床型甲狀腺機能亢進(Subclinical hyperthyroidism),被懷疑與病人躁症發作有關。



憂鬱症的危險


憂鬱症的危險族群可依﹕年齡﹑性別﹑疾病﹑殘障﹑藥物﹑幽怨﹑憂傷﹑極端悲傷﹑酗酒﹑依賴型的人格障礙,以及安置老人的機構來定。

年齡超過六十五歲以上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比率比健康年輕人要低。離開職場,退休生活中,精神壓力銳減,生活節奏比較平靜,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在失去家庭依靠或支柱
如離婚或單身的長者﹑疾病纏身﹑和寄居安老院的老人中﹐得憂鬱症的比率非常高。

由於女性身體構造與男性不同,加上社會文化對女性的刻板要求,造成很多女性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看法。這種對自身產生不必要的壓力,容易導致憂鬱症的發生。此外﹐女性一向來都兼顧多重角色例如女兒﹑母親、媳婦、職業婦女、妻子、朋友等。心理所承受的壓力也特別大,再加上更年期時荷爾蒙的失調
與長期情緒上的壓抑﹐因此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憂鬱症。尤其是具有追求完美性格﹐或者對自己期許過高的人﹐最容易陷入憂鬱的旋渦中。婦女產後﹐因為體內荷爾蒙與外在體型的改變﹐或者憂慮嬰兒可能有某些異常與缺陷時﹐常常會讓許多產婦煩惱焦慮﹐進而出現嚴重的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需要接受長期醫療治療的病患﹐比健康的人更容易得憂鬱症。一般患有長期疼痛﹑老年癡呆症﹑帕金森症﹑自律神經失調﹑多重組織硬化﹑甲狀腺變異﹑糖尿病﹑泌尿系統疾病﹑肝病﹑老年失智﹑胰臟癌﹑腎上腺變異﹑心臟病﹑中風的患者﹐以及身體電解質不均衡﹑和缺乏維他命B12等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十分高。

殘障人士﹐由於行動不便或感官障礙﹐缺少社交活動。生活平淡單調﹐來自外界的感官刺激也日漸減少。這類人當中﹐罹患憂鬱症的比率相當高。

某些藥物的副作用能導致憂鬱症的發生。這些藥物通常是用來降血壓﹑止痛﹑類固醇﹑化療﹑與帕金森症等。至於是否需要更換藥物﹐必須由醫療專業人員來決定。


很多幽怨來自本身的不適﹐例如便秘﹑失眠﹑反胃﹑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折磨等。憂鬱症患者在承受疾病或失落情緒壓力下﹐大多不會有主動求援的意願﹐多半傾向於消極的自我放棄。這種悲觀的態度往往造成許多治療上的困擾與不便。

憂傷是人類失去珍貴物品或親密關係後
情緒上的自然反應。人間生離死別的壓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年老喪偶﹐通常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將悲傷緩和下來。但是每當忌日或特殊場合仍會觸景生情﹐哀傷不已。

人間世上難免有極重的勞苦與重擔壓在肩上﹐像必須長期照顧
或陪伴受疾病折磨的家人﹐這種沉重的感受與壓力﹐的確可以讓人陷入極深的憂鬱中。

酗酒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憂鬱症。主要是長期酗酒
能造成腦部與神經的受損。

依賴型的人格障礙(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以心理上的過分依賴他人為特徵的一種人格障礙。渴望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但拙於提升關係,當與人關係破滅時,容易六神無主與崩潰失控。選擇分離時,會有罪惡感,常發生憂鬱症,有自虐的傾向。

安置老人的機構﹐一般以安老院為主。但是居住在安老院中的老人
往往罹患憂鬱症比單獨居住在外的老人高﹐這可能與活動空間和管理有關。

目前對農藥慢性中毒的研究﹐發現有機磷(Organophosphorus)農藥的存在﹐能與體內乙醯膽鹼酯脢(Acetylcholinesterase)結合﹐使得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無法被充份分解﹐造成乙醯膽鹼濃度過高﹐影響正常神經傳導功能﹐其可能的症狀有﹕頭痛、疲倦、腹痛、嘔吐、煩悶、下痢、呼吸困難等症狀。長期曝露在有機磷農藥環境的人﹐經常會出現﹕視力模糊、記憶障礙、智力減弱、憂鬱、統合失調等神經障礙。
 



憂鬱症的診斷


憂鬱症的診斷不能完全只按心情狀況來定。因為缺乏食慾﹐失眠﹐與生活無趣都是憂鬱症的症狀。睡眠困擾和憂鬱症有密切關係。憂鬱症經常還會有行為退卻的現象。憂鬱症患者的症狀如下﹕
  • 飲食習慣的改變(例如無胃口﹑體重減輕)
  • 對平日感興趣的活動失去興緻(冷漠﹑空虛﹑無望)
  • 抱怨病痛(便秘﹑全身疼痛﹑疲倦﹑緊張性頭痛﹑胃腸不適、口乾、容易感冒)
  • 睡眠習慣的改變(早起﹑失眠﹑昏睡)
  • 擔心小事情、情緒低潮﹑性趣缺缺﹑容易心情鬱悶或常發脾氣
  • 認知反應遲緩(失憶﹑分心﹑猶豫不決)﹑自覺無用﹑缺乏自信
  • 常有罪惡感與自殺傾向


除了上述的症狀以外﹐憂鬱症的診斷也需要鑒別下列可能的致病因素﹕

(1)神經傳導生化物質如血清素濃度的偏低﹐與其他神經系統的疾病
如自律神經失調或腦血管疾病﹔

(2)內分泌失調
如更年期﹑甲狀腺失調﹑腎上腺素分泌失調等﹔

(3)營養不良
如維他命缺乏﹔或者嚴重缺乏某些氨基酸﹐例如:

酪胺酸(Tyrosine)衍生而來的神經傳導物質,其生化合成途徑為酪胺酸->多巴->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腎上腺素。

色胺酸(Tryptophan)是維他命B6的來源。色胺酸是天然安眠藥﹐它是大腦製造血清素(Serotonin)的原料。

甲硫胺酸(Methionine,又稱蛋胺酸),對人而言是唯一的含硫必需胺基酸,與生物體內各種含硫化合物的代謝密切相關。是體內活性甲基和硫的主要來源。可促進腦部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遞質的新陳代謝。

(4)藥物副作用
如類固醇﹑抗癲癇﹑抗高血壓等﹔

(5)精神方面的疾病
如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等﹔

(6)其他疾病
如癌症﹑心臟衰弱﹑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等。


憂鬱症的治療


治療憂鬱症的重點是放在提高患者生活品質﹑增進患者的基本功能﹑減少病患自戕的傾向。同時找尋致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生理因素﹐其他疾病因素﹐外在因素﹐或者內在因素等﹐所引起的。再選擇適合的醫療方式﹐來進行治療。

如果有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的患者,不妨尋求專家或者心理諮詢師的協助,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隨時提醒自己注意,尤其要感謝伴侶多年來無怨無悔的支持。

憂鬱症的治療大體分為﹕抗憂鬱症藥物治療﹑電氣痙攣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精神分析﹑自願互助團體﹑運動﹑光照治療(Phototherapy)等。

抗憂鬱症藥物主要決定於患者的能承受的程度﹐以及對藥物副作用的反應﹔大多開始時使用輕微劑量﹐往後慢慢加重。抗憂鬱症藥物通常有下列數種﹕



  • 三環抗憂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s)
憂鬱症的病因與神經化學物質如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不足有關。患者會出現情緒沮喪、負面思考、體力不濟、睡眠及胃口異常等症狀。早期抗高血壓藥蛇根鹼(Reserpine)因為會耗損腦中此三種物質,因而被發現可導致高血壓患者的憂鬱症。三環抗鬱藥物是透過控制此三種物質的再回收,增加神經間隙中此三種物質的濃度,而達到療效。最常用的有平躁錠(Amitriptyline)等﹐均屬於三環抗憂鬱劑。傳統使用的三環類抗憂鬱劑(TCA),雖對憂鬱症頗具療效,但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近,常因使用不慎而造成中毒,甚至喪命,加上還有嗜睡、肌肉不自主顫動等多項副作用。


  • 單胺氧化抑制劑(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MAOIs)
傳統的抗憂鬱症藥物包括單胺氧化抑制劑藥物,主要作用在改善情緒狀況及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例如視力模糊、胃腸障礙、嗜睡、癲癇、暈眩、口乾、便祕、心血管問題及神經過敏等,最嚴重的是會造成性功能的障礙。至於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I),易與含酪胺酸(Tyrosine)之食物如臘腸、乳酪等﹐經代謝後酪胺酸會產生酪胺(Tyramine)﹐能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引起頭痛﹑心悸﹑高血壓等症狀﹐合併服用藥物與食物後﹐易發生嚴重的藥物副作用,目前已很少使用MAOI類的藥物。


  • 多巴胺回收抑制劑(Dopamine Reuptake Inhibitors)
一項新的胺基酮類抗憂鬱症藥物Bupropion﹐即威博巂(Wellbutrin),藉由提升細胞外液中的單胺濃度,加強正腎上腺素神經系統的活性,並能有選擇的抑制血清素的回收,達到治療憂鬱症的功效。副作用較傳統藥物少,不過使用後仍然會有一些噁心、腹瀉、暈眩、失眠、胃口變差、睡眠障礙,最大的特色是可避免性功能障礙的發生,提供患者另一項新的治療選擇。但不適合有厭食習慣或服用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 (MAOI)的憂鬱症患者。



  •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
多巴胺血清素功能不足、分泌量不夠或作用不良會造成憂鬱症。抗憂鬱劑是藉由刺激或增加血清素活性來治療憂鬱症,但混合兩種或多種抗憂鬱劑,卻可能導致血清素症候群
(Serotonin syndrome)。選擇性的抑制血清素被再吸收,使得神經元突觸區的血清素濃度升高,因其具有高度選擇性,幾乎不影響其他神經物質的傳導,副作用自然較其他不具選擇性的抗憂鬱劑來得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藥物為百憂解(Prozac)。


百憂解主成份Fluoxetine
是一種藉由剌激單一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並抑制其再吸收,來改善心理狀況的藥物,因而產生抗憂鬱作用。服用百憂解必須留意,最好清晨服用,因為晚上服用容易造成失眠。

此外,若同時服用其他作用在神經的藥物、荷爾蒙製劑、或是精神科藥物(如抗癲癇藥),可能會產生多種藥物交互作用。另外﹐應避免與酒及葡萄柚汁一同服用。而其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有﹕噁心、腹瀉、影響血糖等。有些人會有肌肉無法控制或昏眩情形,所以服藥後避免從事駕駛或操作機械。

  • 雙重再回收抑制劑(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
用于治療憂鬱症時﹐它能抑制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被突觸前細胞(Presynaptic cell)的回收機能。如果和治療偏頭痛的藥物(Triptans)一起服用﹐可能發生血清素症候群而危及生命。


  • 血清素第二型受體拮抗與再吸收抑制劑(Serotonin-2 Antagonist/Reuptake InhibitorSARI
主要是阻斷血清素第二型受體(Serotonin 2(5HT2)receptor)與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的功能。

  • 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回收抑制劑(Norepinephrine-Dopamine Reuptake InhibitorsNDRI)
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回收抑制劑是一種Aminoketone的衍生物,具有抗憂鬱作用,同時也是戒煙輔助劑。其作用的原理並不明確。

除此之外﹐還有血清素調節劑(Serotonin modulators)與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調節劑(Norepinephrine serotonin modulators﹐NSM)等。


許多治療憂鬱症藥物﹐具有恢復大腦的功能﹐只是這些修復的過程需要時間﹐在短期內﹐通常無法讓患者體會出藥物的成效。以至於有些病患容易懷疑藥物的效力﹐甚至自行停止服藥﹐這些都是十分危險與錯誤的決定。

其他常用藥物包括有﹕精神興奮劑(Psychostimulants )﹑抗精神病劑(Antipsychotics)﹑情緒穩定劑(Mood Stablizers)等。總之﹐在服用上述各種藥物(Psychotropic medicines)
要留意其禁忌與副作用。許多食物如葡萄柚等會影響藥效。

對躁鬱症患者的治療藥物是鋰(Lithium)﹐尤其是用在處理急躁時期(Acute Manic Episode)。鋰在血中濃度的多寡
能影響患者的情緒與健康﹐使用時要格外小心。

電氣痙攣治療﹕這種治療方法,是針對藥物治療無效﹐對藥物會產生強烈副作用﹐或病症嚴重且有自殺傾向的患者﹐來使用的一種治療方法。此外﹐植入迷走神經刺激器(Vagus nerve stimulator)能協助改善長期憂鬱症患者的心情與症狀。同時迷走神經刺激器也運用在治療癲癇疾病上。

如果患者發現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不妨考慮接受相應神經調節療法(Correlative Neuromodulation Therapy﹐CNT)﹐這是藉著外在物理的方式﹐對人體某些部位的外圍神經﹐加以刺激﹐以期調控在特定器官上﹐作用失當的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基本上CNT是利用﹐對不同部位的神經刺激﹐來調控某些神經(如自律神經)的功能﹐並協助恢復神經的正常功效﹐以期達到根本治療各種神經失調的疾病。這是一種非侵入性﹑安全﹑與無明顯副作用的治療方式。

許多醫生認為服用抗憂鬱藥物﹐只是治標而非治本。雖然可以減輕症狀﹐但無法治療疾病的本身﹐而且許多抗憂鬱藥物附帶有副作用﹐經常會讓病人對藥物上癮。病人如果想要徹底解決與根治疾病﹐最好還是要找出困擾自己的原因。從解決憂鬱症的根源著手﹐也許改變目前生活的習慣與步調﹐調解消極的心情﹐減低對自己的期望﹐重建健康的社交環境﹐發展積極與正面的人際關係﹐追求生命中最崇高的價值﹐實踐人生中最美麗的夢想。讓自己永遠活在緊湊而有意義的活動當中﹐如果能調理好生活裡的每一分與每一秒﹐憂鬱症必然會不療自癒。愉快的情緒與開放的心胸﹐會讓憂鬱症永遠離你而去。


精神分析師可藉對患者提供即時需要的關懷﹐在融洽的氣氛下,與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而深入瞭解患者的認知模式。再加上分析師熟悉認知治療的理論及技巧,就能適時掌握發病徵兆,即時並持續地給予病人適切的治療,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自願互助團體是由一群以過來人的身份﹐提供親身經驗﹐藉以協助憂鬱症患者﹐恢復自信﹐走出陰霾的一種治療方式。

適度運動能增進心肺功能與促進血液循環﹐同時籍運動促進食慾與睡眠。值得嘗試的運動有﹕散步﹑游泳﹑庭院設計﹑溫和有氧運動等。

光照治療是將憂鬱症患者
置于清晨陽光下﹐曬曬太陽,這樣可使腦內分泌安多酚(Endorphins),讓病人產生愉悅的感覺。



憂鬱症的預防
 


神經和肌肉一樣﹐要不斷地接受刺激﹐才能維持正常功能。如果讓自己長期處在缺乏正當刺激的環境中﹐神經系統定會逐漸退化及萎縮。要經常接觸並學習新事物,生活不要一成不變。要保持社交活動,不要封閉自己。因此﹐老年人要會安排自己的未來﹐讓忙碌的生活﹐帶給自己更多的肯定與讚許﹐千萬不要輕易浪費時間﹐要好好地學習﹐努力充實各種知識﹐盡情地享受人生裡的第二春。

懂得如何紓發情緒﹐才是遠離憂鬱的關鍵﹐情緒鬱悶與心情惡劣是憂鬱症的溫床。一般來說的抒發方式有適度的運動﹑與友人分享自己的心情﹑唱歌﹑烹飪﹑作畫﹑園藝﹑學習新技藝﹑擔任義工﹑參加公義慈善活動等﹐都是正向紓發情緒的好方式。

憂鬱症患者常常採取負向的思考方式,且會系統性誤解或扭曲事實。所以預防憂鬱症最好訓練病患
採用正面的思考方式。譬如接受死亡﹐肯定自己的生命意義﹑生活有終極的目標。充分安排好往生後的一切﹐坦然接受生離死別是一種自然的現象﹐放下無謂的執拗與抗拒﹐卸除不必要的精神壓力。此外﹐要能放得下生外之物﹐避免與家人爭執與衝突﹐安逸的享受晚年生活。

當年邁長輩喪偶之際﹐做子女要特別注意存活長者的精神變化。如果可能要儘量讓長者安心﹐多多聽從長者的意見﹐避免以對待子女的方式﹐來開導自己的長輩。必要時要巧妙地轉移長者的注意﹐到比較正向的活動上。一切決定應該以長者為主﹐千萬不要隨便教訓或矯正長輩的想法。所有努力如果無效的話﹐就要找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

多曬曬太陽,多呼吸新鮮空氣,多接觸綠色大地、大自然,作森林浴。或是常到海邊、瀑布邊、河邊等。因為現代人在密閉空間太久,對身體不是很好,所以應該及早多多走向大自然﹐改善自己週圍的環境。固定且適度的運動
能鍛煉肌肉與反應﹐除了提高生理循環﹑分泌與排泄的功能﹐還能促進食慾﹐是最好預防憂鬱症的方法。

生活規律,按時用餐睡覺。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攝取食物要注重營養均衡
與保持身體的水份充足。身體與精神都要得到休息。研究報告指出,深海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有類似常用的抗憂鬱藥作用,能同雌雄激素與黃體激素產生作用﹐穩定腦部正常運作﹐並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血清素有安眠的作用。有關油類選擇的詳情﹐請參閱"飲食與健康"一文。

除此之外﹐香蕉含有生物鹼(Alkaloid),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他命B6的來源,這些都可以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減少失眠和憂鬱。


菠菜除含有大量鐵質外,更有人體所需的葉酸(Folic acid)。醫學文獻一致指出,缺乏葉酸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失眠、抑鬱症和早發性癡呆等。研究也同時發現,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都無法輕鬆入睡,並產生健忘和焦慮等症狀。研究人員推論,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造成失眠和抑鬱症的出現。除了葉酸之外﹐還要補充維他命B1﹑B2﹑B6與B12等。紅血素與維他命B族不足時﹐會影響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如果再加上貧血的氧氣供應偏低﹐這些都是導致憂鬱症發生的原因。因此﹐要注意飲食的選擇﹐提高營養的補充。魚類﹑乳類﹑蛋類﹑豆類與堅果類等﹐都是非常好的選項。

還有多吃蕃茄及蕃茄製品,可以提高血清中蕃茄紅素的含量,同時能降低各種癌症的患病機會。平時可以吃點巧克力,適時提升血清素,但不適合吃過量。同時要注意補充礦物質
如鈣與鎂等﹐因為鎂和鈣併用﹐可以安定神經﹐緩和情緒﹐抵抗憂鬱症。平時要嚴防有機磷農藥殘留農作物的可能﹐儘量選用有機健康食品﹐避免有機磷農藥傷害神經系統。

研究發現高脂肪的飲食﹐可能與行動和學習障礙有關係。飲食中過多的脂肪﹐可能會改變腦袋內某些化學物質的新陳代謝﹐例如掌控情緒的多巴胺﹐造成患者行為上的改變。因此﹐飲食的選擇和多樣化﹐在預防憂鬱症上非常重要。


許多罹患憂鬱症的病患﹐經常是生活在長期總膽固醇過低(總膽固醇<160 mg/dL)的情況中。膽固醇過低對身體健康﹐絕對不是件好事。因為腦與神經細胞需要大量的膽固醇﹐來維持基本功能。此外﹐膽固醇還是許多人體重要荷爾蒙的原料﹐ 而且膽固醇還參與脂肪代謝﹑免疫反應與組織修復的工作。總之﹐在控制膽固醇的過程中﹐千萬不可矯枉過正。

另外﹐有兩種值得推薦的保健食品﹕五羥基色胺酸(5-HTP)與聖約翰草(St.John's wort)。人體能夠把五羥基色胺酸
轉換成血清素﹐進而調控患者的情緒、 睡眠和食慾。聖約翰草含有金絲桃素(Hypericin)成份,具有調整神經傳導物血清素的正常濃度,能改善輕度至中度的憂鬱症狀。聖約翰草的副作用會讓服用者皮膚對日照敏感﹐同時對某些藥物也會起反應如抑制免疫或過敏﹑強化心臟﹑血液稀釋等藥劑。總之﹐飲食的內容足以影響人類的情緒與反應﹐想做一位健康快樂的人﹐必需首先了解並精選自己的食物。

重視人際與社會關係﹐多參加社交或宗教活動﹐多熱心公益事業﹐主動幫助他人。如果不善於社交﹐不妨飼養小動物
或種植花草自娛。尤其心態上會自我調適,凡事抱著感恩的心情,來處理紛爭與挫折的人,能減輕心頭上的壓力,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自然比較低。

每天保持適量的運動﹐身體在適度的運動後﹐腦子會釋放內嗅皮質(Brain-derived neuropathic factor﹐BDNF)﹐又稱為大腦衍生神經營養因子。BDNF是腦衍生化學物質﹐可滋長神經細胞﹐參與神經元的分化、成長與重建工作﹐也是調節神經的傳導物質。除了可以增長記憶之外﹐還能左右人類的情緒。因此﹐運動不僅可以健身﹐還可以健腦。

經常閱讀書報雜誌﹐積極吸收新知識﹑學習新技能﹐享受特殊嗜好的樂趣﹐譬如下棋﹑打牌﹑寫作﹑畫畫﹑閑聊﹑玩游戲﹑聽音樂﹑看電視等。培養一種以上的興趣﹐儘量避免孤立自己與獨自生活。在聽力﹑視力出現衰退的時候﹐最好即時接受治療或校正。


如果是已經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千萬不可以自動停藥或更改藥劑的份量。長期服用某些抗癲癇或抗憂鬱藥物的病人﹐突然戒斷﹐有可能會導致憂鬱症的突然發作﹐這就像是大腦平常被一股力量拉著﹐大腦本身會產生反作用力以保持平衡﹐一旦牽扯力量(藥效)突然鬆掉﹐就容易引發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常的現象。

目前使用大部分的藥物
都非常安全﹐副作用極低﹐而且不容易上癮﹐應該像服用高血壓或糖尿病的藥物一樣﹐每天定時服用。定期回診﹐穩定控制藥效﹐因為憂鬱症是非常容易復發的一種疾病。

如果憂鬱的患者同時也有腸道方面的問題,不妨請胃腸科醫生徹底檢查一下,改變飲食內容,服用益生菌,來改善胃腸生理。或許所有問題與困擾真正的根源,是來自腸道中細菌族群生態不良的結構。




壓力的惡性循環

傳導壓力的線路相當分歧,有許多腦內區塊參與,並形成反饋迴路,有時壓力會強化某些腦部特殊區域的反應。當實際或想像中的威脅,活化了大腦皮質(Cortex)的感覺,增加高級推理中樞的活性,也就啟動了壓力生理反應的過程。

(1)大腦皮質將訊息送給杏仁體(Amygdaloid body),杏仁體是壓力反應當中主要的處理或協調中心。

(2)威脅有時可以喚醒某些潛意識的訊息,能從不同路線,先行引發了杏仁體的活性。

(3)杏仁體釋放出腎皮釋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又稱為促皮質素釋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CRF)﹐下丘腦的CRH可以控制腦垂體前葉促腎上腺皮質素(Adrenocor ticotropic hormore﹐ACTH)的分泌。刺激了腦幹(Brainstem)。腦部除了大腦,小腦以外的區域,合稱腦幹。由中腦(Midbrain)、橋腦(Pons)、延髓(Medulla)三部分組成,上接間腦、下接脊髓。

(4)並經由脊髓,活化了交感神經系統。

(5)腎上腺受到交感神經的刺激,就產生壓力激素->腎上腺素(Epinephrine/Adrenaline);同時還有另一條不同的路線,引發腎上腺釋放糖皮質素(Cortisol)。這兩種激素作用在肌肉、心臟以及肺臟等組織器官,讓身體準備好"戰或逃"的反應。

(6)如果壓力持久不消,糖皮質素會引起藍斑核(Locus Coeruleus),釋放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

(7)當正腎上腺素隨著血液循環,傳遞到杏仁體,會導致更多腎皮釋素(CRH)的生成。

(8)腎皮釋素(CRH)的出現,再度活化進行中的壓力線路。

壓力引發憂鬱症的方式,是作用於腦中負責情緒及快感的通道。長期接觸糖皮質素(Cortisol),會造成藍斑核神經元(Locus Coeruleus)當中,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含量下降,這很可能會讓患者變得較不專心,警覺性下降,較不愛動,於是就出現了精神性運動遲滯。持續的壓力接著會降低血清素(Serotonin)的含量,當血清素的量變少之後,正腎上腺素的分泌也跟著變少。最後在長期接觸糖皮質素之下,多巴胺(Dopamine)的生成也受到抑制。當血清素和多巴胺雙雙下降,快樂幸福之感就會逐漸消逝。

一般焦慮病患在對抗壓力時﹐生理經常呈現出高亢狀態﹐這種反應和憂鬱病患無法抗拒壓力﹐而傾向逃避衰竭略有不同。總之﹐長期存在的壓力﹐對兩者病情的發展﹐均有密切的關係。


註解一﹕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種單胺神經傳遞物質,與情緒調節有關。血清素功能不足、分泌量不夠或作用不良就會造成憂鬱症﹐是腦中主要的滿足﹑幸福與安定因子。

註解二﹕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正腎上腺素神經元主要分佈在中樞神經系統裡,與人體的許多維持生命所需的正常生理功能、情緒、記憶、學習等有關。在神經系統中,正腎上腺素為一重要的單胺神經傳導物質。它既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也是一種激素﹐血液中循環的正腎上腺素﹐大多由腎上腺髓質合成和分泌。正腎上腺素功用作用︰ 具有很強的血管收縮作用﹐並使全身小動脈與小靜脈都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高﹐使得血壓上升﹐興奮心臟與加大腦部血液供應。正腎上腺素被認為是﹐影響人腦的認知功能﹐與情緒(激動﹑不安﹑害怕﹑憤怒)發展的重要物質。

註解三﹕多巴胺
(Dopamine)﹕多巴胺是一種正常控制運動的神經傳導物質﹐它可以強化大腦皮質下達的指令﹐也可用來讓交感神經興奮而加快心跳。當多巴胺分泌的時候,會讓人有歡愉﹑衝動﹑快樂的感覺。但分泌太多會引發幻想症、狂躁症﹐甚至精神分裂與攻擊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