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

昏暈的簡介(Dizziness)

l

昏暈的簡介



昏暈(Dizziness)是指人在短暫之間的暈旋﹑重心不穩﹑甚至頭暈(Light-headedness)的情況。昏厥(Fainting/Syncope)與昏暈不同﹐在昏厥發生時﹐由於腦部缺少氧氣與血液人會有短暫的失去意識﹐配合姿態張力(Postural tone)的喪失﹐大多是因迷走神經傳導或反應異常所導致﹐例如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

在迷走神經性昏厥發生之前,患者通常是經過誘發因子的引導,例如身體嚴重疼痛或創傷,情緒激動,解尿中或解尿後,受到驚嚇等,迷走神經在刺激之下,導致副交感神經的過度興奮,引起心跳變慢、血管放鬆、血壓降低,進而讓腦部的血液供應不足,患者開始頭暈、冒冷汗、臉色發白、視力模糊,接著眼前一黑,失去意識。常見的誘發因子包括:突發性的疼痛,例如突然肚子痛、焦慮或恐慌的發作、見到血、用力大小便時、劇烈咳嗽、站立太久、脫水等。

然而人在昏暈時﹐大多意識仍然處在清醒狀態﹐因此
昏暈對人生命的威脅是遠遠比不上昏厥。在患有某些特定疾病或虛弱的老人身上﹐經常會發生昏暈的現象。由昏暈造成的跌跤﹑摔斷骨頭及腦振盪等﹐都是老人心身方面極大的威脅與隱憂。

頭昏大概可區分為四大類:

(1)眩暈大多來自內耳或前庭功能障礙或者腦幹或小腦病變。
(2)昏厥是因腦部血液循環不良﹐所引起的短暫意識喪失。
(3)不穩的感覺,大部分是神經系統疾病所造成的。
(4)頭部沉重腫脹與昏昏沈沈的感覺,通常是由於過度疲倦或精神壓力太大的緣故。


人類是兩腳直立的動物﹐在維持身體的重心與平衡中﹐要比四腳落地的動物複雜很多。人體維持平衡需要由眼睛﹑肌肉﹑關節等器官提供訊息給人腦﹔加上手腳上對壓力或氣流的感覺神經細胞傳來的資訊﹐以及深藏在內耳中三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的協助﹐才得以完成。對任何參與平衡的組織或器官發生故障或損壞﹐都會影響到人體的平衡能力。


一旦傳達平衡的訊息遺失或錯誤﹐人腦無法協調身體其他各部送來的資訊﹐昏暈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例如熱衰竭﹑中暑﹑脫水﹑中風﹑貧血﹑血壓過低﹑肺動脈壓過高﹑眼鏡度數不合適﹑飢餓﹑血糖過低﹑發高燒﹑驚嚇過度﹑憂鬱過度﹑哀傷過度﹑酒醉﹑急速翻滾﹑聽覺損傷﹑內耳失調﹑糖尿病﹑頸椎病﹑甲狀腺不足﹑維他命B12短缺﹑動脈硬化﹑心房顫抖﹑心臟衰竭﹑心臟肥大﹑心律不整﹑主動脈瓣膜狹窄(Aortic stenosis﹐AS)﹑腦壓過高﹑腦血管輕微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病﹑帕金森病﹑藥物反應等﹐都會導致昏暈。


昏暈第一個反應是頭昏﹑眼前發黑﹐手腳不穩。總之﹐大多數的昏暈﹐是由於血壓突然降低﹐如突然站起﹐所導致的體位差性低血壓。這是腦部驟然缺血﹐暫時失去腦功能所造成的。因此﹐患者要特別留意是否有貧血﹐或心肺功能有關的疾病。另外﹐可能是腦部血管有狹窄情形。不妨接受心臟科或神經內科的檢查﹐最好同時兩科並進﹐看看是哪個地方發生問題。


人體第八對腦神經是掌管聽覺與平衡的功能。聽覺神經傳達聲音的訊息﹐前庭神經(Vestibular nerve)傳達平衡的訊息。內耳的前庭器(Vestibular apparatus)是控制平衡感覺的特殊器官。它包括﹕橢圓囊(Utricle)﹑球狀囊(Saccule) 與三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橢圓囊與球狀囊控制靜態的平衡﹐此種訊息對於維持身體姿勢至為重要。三半規管則是司掌動態的平衡感覺。三半規管由三個構造排列均呈相互垂直環狀管所構成的器官,能分別感覺出三種不同方向運動﹐所產生的平衡訊息。


因此,不論那個方向的動作﹐皆能刺激受體細胞,將人體位置的資訊﹐傳送到大腦。由於前庭細胞(Vestibular cell)受損所造成內耳失衡的昏暈﹐稱為眩暈(Vertigo)。眩暈是閉上眼睛﹐仍會感到天旋地轉﹐與四周景物不停旋轉的一種感覺﹐通常伴隨有耳鳴和聽覺異常,有時還可能會有重心不穩的失衡感﹐以及噁心嘔吐,相當難受。因此﹐眩暈與一般頭暈的感覺不太一樣﹐主要差別是在於有無動感的存在。

一般內耳前庭系統引起的暈眩,稱為周邊型暈眩,也就是內耳平衡出現問題,暈眩若為腦幹或小腦異常所造成,則屬於中樞型暈眩。周邊型暈眩患者通常會合併聽力受損、耳鳴等症狀,若患者有感冒也可能會引起暈眩。至於中樞型患者,則合併嘔吐、複視、言語不清、四肢無力等症狀。有時暈眩病人會合併出現其他(例如中風)或混合症狀。


當頭部向某一方向移動時﹐由於慣性原理﹐內淋巴(Endolymph)與耳石(Otoconia)也會朝相同方向移動。耳石是一種鈣質的小顆粒﹐ 浮游在內淋巴中﹐內淋巴是充斥在內耳中膠狀液體。內耳平衡作用﹐是藉著耳石與內淋巴(Endolymph)的移動﹐觸動了在橢圓囊與球狀囊內纖毛狀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能把頭部移動訊息傳遞到大腦﹐讓人能明瞭目前的方位與動態﹐以及調整本身與週圍環境的平衡。


前庭系統出現問題﹐或者平衡相關的信號發生失真或遺漏時﹐腦部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因而導致眼球震顫(Nystagmus)﹐這是眩暈發生之前的現象。

前庭神經炎(Vestibular neuritis)發作的時間較長,常常能持續數天或數星期,少數人甚至會有反覆發作的情況,致病機轉可能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另外,可能是因為血流不暢,而引起腦幹,或是前庭神經組織的血液循環不良,也會引起暈眩。出現這種情況時,有可能是中風的前兆,要特別小心。

眩暈大多由於良性陣發位置性眩暈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與小部分是由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所引起的。良性姿勢性眩暈(BPPV),這種暈眩是陣發性的,通常在某一種姿勢變動時,才會出現,例如突然躺下,或突然從床上坐起時。這種暈眩持續的時間很短,預後也比較好。致病的原因可能是內耳迷路中的耳石碎片掉落引起的。

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暈眩可能持續的時間比較久一點,通常伴隨有耳鳴及聽力減退的現象。梅尼爾氏症的症狀通常有耳鳴,耳悶,頭暈等,主意的病因是內耳淋巴液水腫。此外﹐迷路炎
(Labyrinthitis)等﹐也可能造成眩暈的症狀。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小腦(Cerebellum)掌管動作﹑姿勢及平衡的功能失調﹐稱為不平衡感(Dysequilibrium)。有此症狀的疾病有﹕腦幹腫瘤或中風、小腦病變等。因為小腦是身體協調的主要控制中心﹐腦幹是人體的反射中心﹐小腦或腦幹一旦阻塞、受傷或出血﹐都會有眩暈﹑失衡等現象

延腦(Medulla oblongata)是人體自律神經的反射中樞,主要掌管心跳、呼吸、血管舒縮、吞嚥、打嗝、咳嗽、嘔吐等反射功能。患有延腦腦瘤或受傷的患者,大多數吃東西時﹐容易嗆到、走路不穩、眼球呆滯、複視、顏面無表情、言語不清、四肢無力、運動平衡協調困難,頭暈等現象。



總之﹐中樞型眩暈大多是由於腦溢血﹑腦中風﹑腦腫瘤﹑腦炎等。周邊型眩暈大多是因為內耳神經發炎﹐例如迷路或前庭神經發炎﹑耳垢阻塞耳道﹑耳石脫落﹑突發性耳聾等。

此外﹐在正常健康的人中﹐
昏暈是由藥物副作用所造成的比例很高﹐例如抗生素﹑抗癲癇﹑抗焦慮﹑鎮靜劑﹑安眠藥﹑降血壓藥﹑抗過敏藥﹑過度服用阿斯匹林等﹐都能引起某種程度的昏暈。


其他如糖尿病所造成的神經損傷﹑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酒醉﹑脫水﹑頭部重創﹑腦錐體基底動脈缺血﹑腦瘤﹑聽覺神經瘤(Acoustic neuroma)高血壓﹑心律不整等﹐也都能導致昏暈。



昏暈的症狀與原因



當人由平躺姿勢中站起時﹐由於地心引力的關係﹐血液往下流動﹐腦部會因血壓不足﹐而出現暫時缺血的現象。一旦腦部感受到血流量降低﹐就會通知自主神經系統(Automatic nervous system)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縮﹐以增加重回心臟的血流﹔同時加強心臟的收縮力量﹐將血液大量輸入頭部。如果自主神經系統反應太慢﹐腦血管硬化與輕微阻塞﹐或者心臟無力而血液輸出量不足時﹐腦部會經歷一段缺氧的情況﹐嚴重到某種程度﹐昏暈的症狀就會出現。包括﹕頭重腳輕﹑重心不穩﹑眼前發黑﹑虛弱無力﹑噁心欲吐﹑昏暈﹑顫抖﹑頭痛與頸痛等。許多時候暈眩是自主神經系統失調引起的﹐尤其是副交感神經過低或偏弱。通常不適的症狀﹐可持續十幾分鐘。

當暈眩出現時﹐又伴隨著持續的耳鳴﹐影響聽力時﹐很有可能是突發性耳聾(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徵兆﹐如合併頭痛的症狀﹐就要馬上就醫﹐以免喪失寶貴的聽力。有關突發性耳聾的詳情,請參考耳鳴的簡介一文。


良性陣發位置性眩暈(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與變更頭部的位置有關。當頭部姿勢改變﹐就會產生暈眩的感覺。此現象與頭部曾受過傷﹐或老年前庭系統退化﹑血管硬化﹑中耳炎等有關。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 是為內耳中內淋巴水腫(Endolymphatic hydrps)﹔通常是遭受病毒感染﹐而造成內耳淋巴液壓力增高。患者有旋轉式暈眩﹑耳鳴﹑耳鼓脹等症狀﹐長期發作能傷及聽覺細胞﹐引起重聽。嚴重時﹐能造成失聰。


迷路炎(Labyrinthitis)是因內耳迷路(半規管、球囊、橢圓囊等Labyrinth)的急性感染﹐因此常有合併感冒的症狀。症狀有﹕連續數小時的天旋地轉﹑頭痛﹑耳塞﹑耳脹與閉塞感等症狀。


前庭神經炎(Vestibular neuritis)是前庭神經受病毒的感染而腫脹。由於恢復較慢﹐所以暈眩會持續較久﹐不適的情況可能會有一週至一個月以上。伴隨有眼球震顫﹑出冷汗、噁心及嘔吐等感覺。


直立體不寬容(Orthostatic Intolerance)是由於自主神經失常所引起的疾病。能因溫度或體位的改變﹐影響到對腦部的供血量。除了會出現頭痛之外﹐有時還會導致昏暈。


內耳中毒症(Ototoxicity)是由於某些抗生素對聽覺神經的傷害﹐患者除了有暈眩與平衡障礙等症狀之外﹐還會影響聽力﹐因此﹐有此反應的病人要急速通知醫生﹐更換其他藥物﹐以免受害。


另外一種造成暈眩的病症﹐是屬於中樞神經性的暈眩﹐這些疾病的病因﹐大多與腦或脊椎神經有關﹐通常症狀比上述末稍性眩暈﹐要嚴重與複雜許多﹐而且不容易自然舒解。中樞神經性的暈眩﹐經常伴隨有腦或神經系統障礙的現象﹐如認知﹑語言﹑視覺﹑痲痺﹑運動協調等﹐要馬上送醫與接受治療。

總之﹐耳朵與周邊神經引起的眩暈﹐患者天旋地轉感覺會比較強烈﹐且可能伴隨耳鳴﹑聽力變差等症狀。中風患者較會感覺到頭有點暈﹐平衡感變差﹐走路時有傾斜的現象﹐部份患者甚至暈到噁心﹑想吐﹑視覺模糊﹑認知不清等﹐最好就醫接受腦部檢查。

至於一般常見頭暈的原因有:身心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焦慮症、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某些慢性疾病等。


昏暈的治療




昏暈的治療是要找出昏暈的原因。如果是藥物副作用的話﹐要換藥﹐或者減低藥量。有時還可以更換服藥的時間﹐或者改變生活習慣與方式﹐來避免由低血壓所引起的昏暈。要是效果不如理想的話﹐不妨服用(Proamatine)來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縮﹐以增加回心臟的血流量。


如果是由良性陣發位置性眩暈所造成的話﹐可能是某些殘餘的沉澱物質在三半規管中﹐例如原本位在內半規管壺腹處的耳石脫落﹐掉到半規管的管子裡,以致頭部晃動時半規管內的淋巴液受到騷擾而發生不正常流動干擾了正常神經訊息的傳遞﹐引發暈眩。治療是藉頭部與身體的轉動﹐將這些殘渣移出不應該在的地方。

暈眩的症狀,大多是出現在頭部姿勢快速改變之後,例如躺下、抬頭、翻身等,患者會有數秒到數分鐘天旋地轉的感覺,病情嚴重時,甚至還會伴隨有噁心、嘔吐、步態不穩或心悸等症狀。這種治療方式稱為耳石復位術(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CRP)。一旦接受耳石復位術,大多數的患者,均能得到快速的療效。只是有些病患也許需要經過多次的矯正﹐才能完全復原。


如果是梅尼爾氏症引起﹐由於此症大多是由病毒感染﹐除了可服藥﹐減低不適症狀外﹐理論上復原是要靠病患自己的抵抗力。在情況嚴重時﹐治療的重點是放在降低患者體內的液體上。可使用利尿劑﹐與禁食鹽份的食物﹐來降低體內液體的累積。如果效果不彰﹐就要考慮手術﹐或注射(Gentamicin)入耳內。(Gentamicin)是一種具有殺菌作用的抗生素,可抑制微生物的感染﹐與清除受損的神經。手術則是針對感染區的前庭神經。將其切除後﹐眼球震顫與眩暈的症狀﹐均能獲得改善。


如果耳內發炎﹐淋巴液分泌過多,三半規管內的淋巴液﹐會壓迫管壁神經,產生耳鳴或眩暈等症狀。病情嚴重的話,宜採行內耳前庭開刀手術﹐以引流的方式,減低內耳淋巴壓力。


如果是由迷路炎引起﹐此症大多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一般可用抗生素和鎮靜劑來治療。如果是由前庭神經炎引起﹐此症也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除了實施抗眩暈藥物治療方法外﹐還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來治療。



昏暈的預防



  • 避免快速變換體位

老年人及患有昏暈的人﹐不論是由躺著或者坐著姿勢中站起來時﹐動作要緩慢﹐避免體位差所引起的低血壓。尤其是早晨起床時﹐要先沿床邊緣坐著﹐最好先深呼吸幾次﹐等身體血壓適應坐姿後﹐手扶著支撐物﹐再慢慢站起來。


  • 緩慢生活步調

昏暈患者要避免過度勞累﹐不可熬夜﹐改變焦慮的生活型態,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鬆弛精神﹐有助於降低眩暈症的復發。


  • 少食多餐

攝取大量的食物﹐會將身體內的血液集中在胃部進行消化﹐容易造成腦部缺血。少吃鹽或醣類含量高的食物﹐多吃含蛋白質高的食品。多喝水避免脫水。少喝含有興奮劑的飲料如咖啡﹑茶等。


  • 減少夜尿次數

晚飯後減少水份的攝取量﹐以避免晚間起床如廁的次數。通常排尿後﹐血壓會減低﹐更容易造成昏暈。


  • 降低體溫

儘量避免洗熱水浴﹐或在炎熱的環境下運動。因為熱度會讓血管擴張﹐導致低血壓﹐造成昏暈。


  • 避免感染

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等病菌﹐都有可能經耳咽管入侵內耳﹐引起內耳發炎﹐影響人體平衡功能。


  • 留意藥物副作用

在服藥之前﹐必需細讀警告標示﹐以提防昏暈的副作用。必要時要換藥﹐或調整服藥時間﹐避免影響日常的生活與工作。


總之﹐有昏暈現象的人﹐平時要特別小心﹐儘早做好防範的準備﹐以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如果昏暈的次數增加﹐持續的時間加長﹐而且事出無由﹐就必需請醫生診斷與檢查。


昏暈之外﹐還併發有頭痛﹑失聰﹑耳脹﹑失衡﹑視覺模糊﹑意識口齒不清﹑手腳軟弱﹑痲痺等症狀﹐一定要馬上送醫。同時病人要將其症狀﹐與持續的時間﹐清楚地描述給醫護人員。如果醫護人員無法在短期之間獲得病人的病例質料﹐病患必需要事先告知﹐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律不整﹑甲狀腺﹑自體免疫等疾病﹐以減少診斷與治療昏暈的時間。



下列是有關昏暈資訊的網站﹕
http://dizziness.org/
http://www.dizziness-and-balance.com/disorders/outline.htm
http://www.neurologychannel.com/vertigo/causes.shtml
http://www.answers.com/topic/dizziness-causes-and-symptom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