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憩室炎的簡介(Diverticulitis)


憩室炎的簡介



憩室(Diverticulum)可以發生在胃腸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為突出於消化道壁外之圓形、橢圓形或管形的袋狀物,憩室主要發生在結腸,其次是十二指腸。十二指腸憩室炎通常無大礙,只有少數病人會出現腸梗塞,穿孔,出血等癥狀,或繼發為膽管炎,胰腺炎,膽結石,胃十二指腸潰瘍等併發症,需要接受醫生的治療。

一般的憩室炎
(Diverticulitis/Diverticulosis)是指結腸膜發炎﹐通常發生在大腸壁突出的袋狀小囊中﹐這些小囊稱為腸憩室(Intestinal diverticulum)。換句話說﹐憩室就是指腸管的袋狀或囊狀突出物。腸憩室發生原因可分為兩種﹐先天腸憩室是結腸發育不良﹐腸壁整層突出。後天腸憩室則為﹐腸黏膜長期受大腸蠕動﹐所產生的壓力﹐在腸壁脆弱處﹐腸壁表面逐漸內陷﹐而腸黏膜穿過腸壁肌肉層向外突出。

後天的憩室大多數在便祕時逐漸形成﹐因為當費力將乾硬的糞便擠出肛門時﹐腹腔中所產生的壓力容易讓結腸壁較弱的部位形成小囊袋的突出物。此外﹐衰老與腸道機能老化﹐大腸的蠕動異常﹐腸道內壓力過高或阻塞﹐腸道增厚或扭曲﹐食物中長期缺乏纖維素等﹐都是導致憩室炎的原因。


腸憩室在大部份人的身上既不疼痛也無大礙﹐但是腸憩室一旦卡入糞石或異物﹐無法排出憩室﹐就會受到病菌感染﹐導致發炎﹑腫脹﹑流血與疼痛﹐不久就會轉變成憩室炎。因此﹐這種現象與盲腸炎十分類似。憩室炎加劇時﹐感染會從小囊擴散到結腸其餘部位﹐和腹部其他器官﹐嚴重時﹐會導致結腸壁穿孔﹐造成嚴重出血﹐必須立即動手術。


憩室炎最容易在六十五歲以上的人身上發作。年齡越大﹐罹患憩室炎的機會越高。如果嚴重一點﹐還有發燒﹑便秘﹑腹瀉甚至便血的情形。至於導致憩室炎的原因﹐主要是來自長期的便秘。便秘主要來自食物中纖維素的缺乏。因此憩室炎的病患中食用精緻食物佔的比例高﹐食用粗製食物的病人比例相當低。多攝取含有纖維素的食物﹐是保持身體健康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水溶性的纖維素﹐更是天然的糞便軟化劑﹐也是每天必需補充的食物之一。



憩室炎的症狀



憩室炎的症狀一般不十分明顯﹐只有在發作時期才會出現﹕腹痛﹑便秘與腹脹等。其症狀與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胃潰瘍等極為相似。腸憩室發炎時會出現強烈的腹痛感覺﹐多數發生在左下腹。但是在東方人中憩室炎的發生部位比較不一樣﹐發生在右側大腸憩室炎的機率比白人要高出甚多。隨之有發燒﹑便秘﹑嘔吐﹑反胃﹑發冷﹑虛弱等症狀。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來控制病情﹐可能導致的併發症有﹕出血(Bleeding)﹑穿孔(Perforation)﹑化膿(Abscess)﹑腸阻塞(Intestinal Obstruction)等。這時必需接受治療﹐以免造成嚴重傷害。


憩室炎導致的出血情形並不常見﹐如果發生便血與黑便的情形﹐一定要接受醫生檢查。由細菌感染導致的憩室炎﹐通常在抗生素的治療下得以控制。萬一太晚使用抗生素或其他原因﹐受損組織已出現化膿甚至穿孔情形﹐膿液能由直腸內流入腹腔中﹐侵犯到附近的器官與組織﹐這就是腹膜炎(Peritonitis)。必需馬上接受手術治療。


當腸憩室腫脹發炎之後復原時﹐可能與其週圍的皮膚或器官表面(如小腸﹑膀胱或尿道等)﹐沾粘在一起﹐稱為廔管(Fistula)。通常廔管發生在直腸與小腸﹑膀胱或者腹腔皮膚之間。廔管的存在能引起長期尿道或消化道的感染。此外﹐憩室炎也可能會造成大腸的部分或全部阻塞。此時糞便無法由直腸排出。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憩室炎的診斷



憩室炎大多是由其併發症間接地被發現。醫生是根據病史與病人排便﹑疼痛﹑飲食習慣及服用藥物來做初步的推測。醫生能經過對糞便與血液的檢查﹐來診斷憩室炎的病因。同時也可利用X光或其他透視定影儀器來鑒定腸憩室的位置與形狀。醫生在有需要時也會使用結腸鏡檢查(Colonoscopy)來檢查病人腸壁的結構。



憩室炎的治療



患者需要臥床休息﹐食用低纖維飲食﹐或增加飲食中水溶性纖維素﹐能緩和憩室炎的症狀。除了飲食以外﹐不妨每天喝一杯含有豐富水溶性纖維質的飲料﹐如(CitrucelMetamucil)﹐儘量避免食用含有種子的食物如番茄﹑草莓﹑奇異果等。因為這些小顆粒若落入腸憩室﹐多半會導致發炎與感染。但目前尚未有確切的證據。證明這一項假說是正確的。


藥物治療只能協助消炎﹑排便與止痛。一旦憩室炎的併發症出現﹐醫生大多建議將受損的部位清除乾淨。如果情況嚴重﹐大多選擇腸切除術(Colon resection)﹐將患部加以手術切除。



憩室炎的預防



憩室炎的預防就是保持排便順暢﹐避免便秘的發生。排便時避免過度憋氣使力﹐以減低直腸中的壓力。平時要攝取足夠的纖維素與水份﹐保持排便順暢與避免脫水的情況。經常運動﹐尤其加強腹部與腰部核心肌肉的運動﹐促進大腸蠕動。生活規律﹐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要注意飲食﹐保持營養均衡。儘量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全麥穀類﹐補充寡糖(Oligosaccharides)﹐培養腸中益生細菌/原生物素(Probiotics)。當經常出現下腹疼痛或腸道感染時﹐要徹底檢查﹐找出病因。

增加益生原(Prebiotics)的攝取量,益生原又稱益菌元,益生原是天然食物中,不易被人體消化酵素所分解的多糖成分,但可以被消化系統中,尤其是大腸的益生菌(Probiotics),所分解,並利用於菌群生長,擴張,和代謝生成短鏈脂肪酸,藉此活化腸道原生益生菌。益生原在營養學上,被歸類為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和寡糖等能夠被益生菌利用,而產生酸性的有機物質,提供益生細菌最直接的能量來源,同時使腸道維持酸性,促進益生菌生長,抑制壞菌數量,維持消化道免疫屏障,同時能提供人體的免疫機能非常多的助益。

對身體有益的糖類是寡糖(Oligosaccharides)﹐多食酵母乳﹑玉米芯及胚芽麥片/糙米﹐來補充寡糖﹐可以培養腸中益生細菌﹐如乳酸菌等﹐幫助調整好腸胃內的細菌族群。另外,提高對發酵乳類,例如Kefir milk/yogurt的攝取量;將納豆,味噌(Miso),純黃豆釀造的醬油,葡萄酒醋(Balsamic vinegar)等納入日常食品清單,都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對麩質(Gluten)或者凝集素(Lectin)等,沒有過敏反應的話,不妨將燕麥(Oatmeal)納入日常飲食當中,因為燕麥被認為是健康食品,主要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尤其是燕麥中的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醣。目前已證實,膳食纖維能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改善腸道功能,並減少結腸癌的風險。可是許多植物食品中含有凝集素(Lectins),對腸壁細胞有傷害作用, 能引起腸道免疫反應, 改變腸道菌相, 影響腸道的激素分泌等。因此,要多花一點時間來煮爛燕麥粥。另外,要注意燕麥中是否含有過量的殘存的農業或除草劑,例如草甘膦(Glyphosate)等,因此,燕麥最好選擇有機(Organic)燕麥,以防萬一。如果想知道更多燕麥食品中有關草甘膦(Glyphosate)的含量,請參考下列網站:

https://www.ewg.org/childrenshealth/glyphosateincereal/#.W3UK9bgnZPY


下列是有關憩室炎資訊的網站﹕
http://diverticulitis.org/
http://www.answers.com/topic/diverticulitis
http://www.mayoclinic.org/diverticulitis/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