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膽結石的簡介(Gall Stones)



膽結石的簡介


膽結石(Gall Stones)在現在人的生活裡﹐算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是因長期特殊飲食與飲食習慣所造成的。膽結石在膽囊(Gallbladder)中﹐就叫做膽囊結石﹐俗稱膽結石(Cholelithiasis)。如果結石沉澱在輸膽管(Bile ducts)﹐有肝內膽管﹑膽囊﹑與總膽管三種﹐就叫做輸膽管結石(Choledocholithiasis),也就是所有膽汁經過的地方,都有發生結石的可能。

一旦結石阻塞了膽汁的正常輸送﹐會引起發炎或細菌感染﹐就需要立即接受治療。嚴重的膽結石能引起黃膽病﹐如果無法迅速治療﹐可能失去寶貴的生命。

膽囊是一個附屬於肝外膽汁的儲藏器官,略呈梨型,在肝臟右葉下方﹐可暫時儲存肝臟所分泌的膽汁。膽汁包含﹕膽酸(Bile acids)﹑膽色素﹑膽固醇﹑與磷脂質等。正常人的肝臟一天大約可以分泌500600毫升(ml)的膽汁﹐一半以上囤積在膽囊﹐另外一小半﹐則由總膽管輸入十二指腸﹐可調節腸道酸鹼度,活化消化酵素,例如脂肪脢等,充份輔助人體消化吸收功能,尤其脂肪性食物的消化與脂溶性維他命(A/D/E/K)的吸收影響最大。此外﹐膽汁也是天然的腸道潤滑劑。如果想了解膽汁在人體內的代謝程序﹐請閱讀血液檢查一文。

膽鹽是由膽酸之鈉鹽或鉀鹽與甘胺酸(Glycine)或氨基乙磺酸(Taurine)結合而成﹐膽鹽配合膽固醇與磷脂質等﹐能將脂肪乳化成小顆粒,降低脂肪的表面張力﹐便於身體進一步的消化與吸收﹐部份膽液成份﹐能因此而被小腸回收。這些由肝臟直接產生的膽酸稱為初級膽汁酸(Primary bile acids)。其酸鹼值大約是(pH 7.8~8.6),因此屬於鹼性,可以用於中和胃酸,活化某些消化酵素。

次級膽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s)則是初級膽汁酸,經歷了腸道細菌的分解,以及腸肝循環後形成的產物。腸肝循環(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是指在消化脂肪類食物時,大部份的初級膽汁酸,能被腸子吸收,回到肝臟後重新再次使用。

攝取過量脂肪會刺激肝臟分泌膽汁。食物中以脂肪最能刺激膽囊收縮激素(CholecystokininCCK)的分泌﹐蛋白質其次﹐澱粉糖類又次之膽囊收縮激素能造成膽囊收縮﹐將膽汁擠送入十二指腸。膽結石的存在,可以影響膽汁的順利釋出,膽汁回流到肝臟,會造成膽紅素的堆積。一旦膽結石足以防礙到膽汁的正常流動時,患者會出現黃疸現象,就是肝臟無法適時處理,肝臟中過多的膽紅素,讓膽紅素隨著血液移動至皮下,造成皮膚變黃。

膽結石發作時間﹐通常在飽食晚餐之後﹐膽道接受刺激﹐副交感神經興奮的狀態下﹐右上腹出現疼痛。如果輕微的話﹐這種不適的感覺會自然消失。疼痛劇烈的話﹐要馬上送醫急救。

大多數的膽液﹐最終在正常人小腸中﹐被細菌分解成尿膽素原(Urobilinogen)與糞膽素原(Stercobilinogen)﹐使得糞便呈現黃褐色﹐由糞便排出。部份膽液可以在小腸中,轉變成尿膽素原(Urobilinogen),然後經過肝門靜脈(Portal vein)回歸肝臟,重新進入循環系統到腎臟,再由尿中排出。膽結石病患的膽液因受到阻塞﹐不容易進入腸道﹐常會出現黃疸﹐糞便呈灰白色﹐尿液呈濃褐色。

膽結石形成的過程,目前仍不十分明瞭。可能與膽管淤塞或膽囊收縮功能減退有關,膽囊無法將膽汁充份排入腸道。過剩的膽汁在膽囊內儲留時間過久,使得其中的水份與無機鹽等﹐被膽囊吸收﹐膽汁過度濃縮,膽酸﹑膽固醇﹑脂肪酸與電解質等﹐濃度持續增高﹐導致其化學性質的改變,因而形成結石。

分析膽結石的成份有﹕膽固醇(Cholesterol),膽色素(Bilirubin)常稱膽紅素,鈣酸鹽(Calcium salts),及蛋白膠質Collagen)等。膽結石發生在女性身上的機率比男性高﹐這可能與雌性激素Estrogen有關﹐因為雌性激素能緩和膽囊的收縮﹐提高血內膽固醇的濃度。高血鈣也是造成膽結石的原因﹐例如甲狀腺或副甲狀腺機能的失常等。此外﹐年齡﹑肥胖﹑飲食﹑家族病歷等均能提高膽結石的罹患率。

膽結石可分為﹕膽固醇結石(Cholesterol Stones)﹑膽色素結石(Pigment Stones)﹑與混合型結石(Mixed Stones)三類。

  • 膽固醇結石
膽固醇結石的形成可能是由於膽汁中的膽鹽與磷脂質(卵磷脂(Lecithin))濃度太低﹐以至於膽固醇的濃度過飽和﹐而形成結晶。膽固醇結石大多呈現白色或淡黃色﹐膽固醇結石大多發生在膽囊內。膽固醇結石的發生可能與膽固醇代謝有密切關係。一般膽固醇結石的患者﹐大多是長期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再加上肥胖﹐不運動﹐使得膽液中大量膽固醇滯留膽囊內﹐而形成膽固醇結石。此外﹐種族遺傳﹑消化道疾病﹑與藥物副作用等﹐均能導致膽固醇結石。

  • 膽色素結石
膽色素結石大多數是以「膽紅素鈣」為主。膽色素結石是由膽色素﹐主要是未結合型膽色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代謝失調所致。當墨綠色的膽汁,因膽囊收縮力差,或者膽管阻塞等原因,釋出不順,濃度太高時,就像是河流淤塞一樣,容易造成泥沙沉積,長出黑褐色的結石。通常發生在有溶血病的病人﹐肝臟功能不佳,或是被細菌或寄生蟲感染的病人身上。膽色素結石若是呈現黑色或褐黃色﹐其主要成份為色素聚合物、磷酸鈣﹑以及硫酸鈣,常發生在膽囊內。然而膽色素鈣若是呈棕黃色小顆粒狀,質地鬆軟,其主要成份有膽色素鈣、脂肪酸鈣以及膽固醇。由於質地鬆軟﹐俗稱為膽沙,常存在膽管內。一般膽色素結石的患者﹐大多是患有肝臟疾病﹐如肝硬化等﹐或者罹患溶血病﹐如鐮形紅血球(Sickle cell anemia)或地中海型貧血(Thalassemia)等﹐再不然就是被細菌或寄生蟲感染。這些都是因為肝臟機能衰退或長期嚴重營養不良﹐如飲食中缺乏蛋白質或脂質等﹐無力處理過剩的膽色素﹐最終與鈣形成膽色素結石。

  • 混合型結石
混合型結石是由膽固醇﹑磷酸鈣﹑碳酸鈣﹑不溶性膽色素所構成。其外形呈多面形表面光滑呈深綠色或棕黃色顆粒往往數目較多排列整齊其切面多呈環層狀亦多發生在膽囊內。

根據統計發現﹐罹患膽囊癌病患中﹐同時患有膽結石及慢性膽囊炎的機率非常高。形狀越大的膽結石﹐越容易引起膽囊癌﹑囊鈣化﹑膽囊息肉等。另外,許多研究者指出,膽汁會緩慢誘導肝臟細胞的代謝轉化,而長期暴露於過量的膽汁,也會增加肝臟細胞DNA和粒線體損傷,最終引發肝癌。膽汁逆流進入胰管和上皮細胞,也會導致慢性胰腺炎,進而造成細胞突變,隨後使得胰臟癌發生。因此﹐膽結石患者要定期接受追蹤檢查﹐不可馬虎大意。


膽結石的危險族群


  • 肝臟功能改變
膽結石與肝功能以及膽汁的新陳代謝有關。由於肝機能異常﹐會使得膽汁成份有所改變﹐因此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有較高的膽結石罹患率。

  • 膽囊及膽道細菌感染
膽道易受到腸管中潛入細菌﹐尤其是大腸桿菌的感染,而使得膽道內皮細胞損傷。再加上膽汁成份變異就形成結石。膽結石患者倘若又有便祕的習慣,更加容易造成細菌的結集。有時因細菌向上感染至膽囊及膽道系統,因而引發急性膽囊及膽道感染疾病。

  • 年齡
年齡越大越容易得膽結石。尤其是超過四十歲以後﹐因運動減少﹐膽囊鬆弛無力﹐無法將膽汁充份排出。

  • 性別
女性的罹患率比男性高出很多﹐尤其是懷孕與生育過小孩的婦女。因為每次懷孕都能影響膽固醇的新陳代謝﹐促成膽汁中的膽固醇飽和度增加。再加上女性荷爾蒙的生理作用﹐能讓膽囊鬆弛﹐有利於膽結石的形成。此外﹐長期服用避孕藥,及停經後使用女性動情激素,均明顯地提高了結石的發生率。

  • 肥胖
肥胖缺乏運動的病人,膽汁中有較高濃度的膽固醇,且膽固醇合成作用也較高,所以容易形成結石。

  • 糖尿病
糖尿病人易產生結石。一般是由於膽汁中,膽固醇分泌過多,及膽囊收縮無力所形成的。

  • 胰臟疾病
胰臟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能分泌胰液﹐分解脂肪﹑醣類﹑ 與蛋白質。胰臟功能不佳會造成膽鹽之消化吸收不良,因此提高結石之可能。

  • 腸道手術
某一些先天性吸收不良的腸道疾病,及發炎性腸病變,並經手術切除末端迴腸(Terminal ileum),或繞道手術後,因膽鹽再吸收功能不全,容易形成膽結石。

  • 飲食習慣
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易產生膽固醇結石。因為脂肪由肝臟帶出﹐需要超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然而VLDL回到肝臟就會轉變成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可與膽固醇結合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olesterol﹐俗稱“壞”的膽固醇。另外﹐晚餐太豐盛或不吃早餐的人讓膽汁停留在膽囊中太久﹐而增高了膽固醇與膽色素的濃度﹐有利於膽結石的形成。尤其是在進食大量高脂肪食物後,直接平躺休息,可能會導致膽囊結石患者的結石移位,誘發急性膽囊炎。飯後大量脂肪進入體內,使得膽汁分泌增加,體位的改變,會引發膽汁排泄不順暢,容易形成膽結石。

動物內臟(高膽固醇)攝入過盛,或者油炸食物攝入過多,會增加膽囊內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濃度越高,就會越易形成結晶,結晶沉積久了就形成結石。

不吃早飯或者飲食不規律,膽汁沒法排空,長時間滯留在膽囊裡,進而變得黏稠,會產生結晶體,附著在膽囊壁上。

  • 遺傳與家族史
像很多其他的疾病一樣﹐膽結石與家族內基因遺傳有關。父母有膽結石的子女﹐罹患率比較高。

  • 藥物
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或接受荷爾蒙取代治療(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的婦女﹐服用抗生素Ceftriaxone(Rocephin)﹐急速減肥﹐或長期接受靜脈注射補充養份的人﹐均易形成膽結石。


膽結石的症狀


膽結石通常會造成右上腹的疼痛﹐尤其是在餐後。這剛好與胰臟炎的症狀﹐左上腹疼痛來區別。如果飲食中含有高脂肪的食物﹐症狀會更加明顯。有時會有背疼﹐甚至噁心﹑嘔吐﹑腹脹﹑多屁﹑消化不良等現象。也有偶而會打嗝或發燒的情形。結石引起膽囊﹑膽管壓力上昇﹐壓迫肝臟細胞﹐造成肝臟細胞死亡﹐導致AST(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數值偏高。一旦膽囊腫脹壓迫到膈神經(Phrenic nerve)的話,可引起右肩膀疼痛。如果結石堵在膽囊出口,會引起膽囊炎、膽管炎、膽囊化膿、膽囊破裂、腹膜炎、敗血症及膽結石腸阻塞等。若結石塞到膽管或總膽管,則會引起膽管炎、膽石性胰臟炎、膽道狹窄症。這時候﹐黃疸就會很明顯,也很容易演變成敗血症。有關黃疸的詳細症狀﹐請參考肝炎的簡介一文。


膽結石的診斷


腹部超音波是最方便,而且精確度相當高的診斷工具。電腦斷層掃描(CT)可用來鑒定結石鈣化的程度﹐能提高早期膽結石的診斷。逆行性膽胰造影術(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亦有不錯的診斷率,但較不方便而且不經濟,病人亦感不適﹐所以通常只用在膽管結石的診斷上。

雖然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以及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常常用來做診斷。但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掃描,對總膽管結石的敏感度太低,而ERCP又可能產生膽管炎與胰臟炎等併發症。因此,目前醫生推薦使用磁共振胰膽管成像胰膽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來偵測膽胰管疾病。

如果膽結石造成膽管阻塞的話﹐血中結合型膽色素(Conjugated bilirubin)﹐與尿中尿膽紅素(Bilirubin)會昇高﹐血中結合型膽色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反而維持正常或略增﹐尿中低尿膽素元(Urobilinogen)的現象。

如果已經是膽結石的患者﹐每年最好做一次麩氨醢轉移脢(r-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的檢查﹐因為麩氨醢轉移脢對肝膽的損壞有指標性的作用。麩氨醢轉移脢(GGT)的正常範圍是﹕0-51 IU/L。


膽結石的治療


膽結石引起的疼痛﹐可靠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Nonsteriodal anti-imflammation drugsNSAIDs)止痛。含麻醉成份止痛藥如嗎啡﹐能引起括約肌收縮﹐增加膽壓使疼痛加劇。

如有發炎情況﹐可使用抗生素來降低與控制發炎的狀況。膽囊切除是治療膽囊結石最根本的治療方式。但開刀之前必需評估病人的健康情況。對於年長﹑肝硬化﹑腎臟功能不佳﹑糖尿病﹑心臟血管功能不健全的患者要特別小心。

膽囊是一個膽汁的儲藏器官,並非製造膽汁的器官。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因此切除膽囊不會影響到肝功能。把有毛病的膽囊切除﹐反而可以避免膽結石引起的一些併發症﹐因而降低對肝胰造成的損害。唯一的不方便﹐就是減弱了對脂肪消化的能力﹐容易有下瀉的困擾。

對結石尚小﹐又無複雜併發症﹐或不適合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可以使用口服藥物(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Ursodeoxycholic acidUDCA)﹐來促進膽汁分泌﹐降低膽固醇的飽和度﹐使得膽固醇不易沉澱。不過如果停藥﹐膽結石仍會復發。

另外可以考慮進行體外震波碎石術(Extraco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將膽結石震破﹐碎成小片﹐自行排出體外﹐或者配合口服藥物來溶解膽結石。此外可用內視鏡或導管直接伸入患處﹐注射溶解膽結石的溶劑(Mehtyl tertiary butyl etherMTBE)溶化膽結石﹐讓其自行排出體外。只是鈣化後的膽結石﹐則無法被溶解掉。目前已有微創手術﹕十二指腸壺腹括約肌切除取石術(Endoscopic sphincterotony﹐EST)﹐可以將形狀較大的膽結石取出。只是在操作微創手術時﹐病人必需全身麻醉﹐對心肺功能不佳或有其他顧慮的病患﹐可能仍需要接受傳統手術的切除治療。

如果膽結石太多或其他相關疾病的原因,醫生有時會建議患者割除膽囊。在膽囊切除手術中,看似一個簡單的手術,但仍存在有風險,例如會發生肝外膽管損傷、血管壞損,或鄰近其他器官的意外損傷等併發症。總之,在膽道手術中,最常見及最嚴重的併發症,要算是肝外膽管損傷。

膽囊因病變被切除之後,肝臟所分泌出的膽汁,常常會因膽囊的不在,而無法及時將膽液儲蓄起來。患者進食時,膽汁要持續不斷地由肝臟釋放出來,若突然攝取過多的脂肪類食物時,膽汁分泌量會相對的不夠用,導致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不完全,進而引起脂肪性的腹瀉,如果長期忽視這種現象的話,容易造成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例如維他命A,D,E,K等,甚至影響到礦物質如鈣,DHA脂肪酸等的吸收。

另外,切除膽囊之後,患者的腸肝循環(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增加,提升了次級膽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s)量,次級膽汁酸具有致癌作用,因此會提高結腸癌的發生率。初級膽汁酸(Primary bile acids)由肝細胞直接合成的。次級膽汁酸則是初級膽汁酸經歷了腸道細菌的分解,以及腸肝循環後形成的產物。

目前網絡上流傳﹐用蘋果汁、檸檬汁混合橄欖油等方法﹐來自行排毒與化解膽結石。其實由糞便排出的綠黃色顆粒浮懸物﹐主要是橄欖油皂化的結果。如果稍微加溫﹐顆粒就會自動溶解﹐真正的膽結石大多是鈣鹽結晶﹐在低溫下是不會溶解的。

一般醫生大多反對這種作法。因為膽管口徑極小﹐一般結石必需被擊碎﹐方能勉強排出。基本上服用大量油脂﹐能導致膽囊劇烈收縮﹐反而容易增加結石卡在膽管中的機率﹐引起發炎。同時大量酸液﹐能刺激胃壁與腸道﹐造成損傷。


膽結石的預防


  •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三餐不定時。晚餐豐富或熱中宵夜﹐不吃早餐暴飲暴食的人﹐膽汁容易變得濃稠﹐此情況特別有利於膽結石的形成。所以三餐必需要定時定量﹐特別是早餐一定要吃﹐儘量避免宵夜。如果用餐時間相隔太久﹐不妨採少食多餐方式。

  • 控制飲食內容
儘量避免攝取過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高膽固醇與高糖類食物。過量攝取這些類食物,明顯會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同時攝取大量的膽固醇,就會提昇膽固醇結石合成的機率。但食物完全不含有脂肪也不好﹐因為脂肪能刺激膽囊收縮﹐協助排放膽汁。攝入過多的含酸味重的食物,如山楂、楊梅、蘋果、檸檬、醋等,會刺激十二指腸分泌膽囊收縮素,引起膽囊收縮。因此,膽結石患者應注意避免過多進食此類食物,而誘發膽絞痛。

增加飲食中的纖維成份﹐多攝取含纖維質豐富的食物﹐可以間接降低膽固醇的飽和度。燕麥(Oatmeal)被認為是健康食品,主要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尤其是燕麥中的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醣。目前已證實,膳食纖維能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改善腸道功能,並減少結腸癌的風險。可是許多植物食品中含有凝集素(Lectins),對腸壁細胞有傷害作用, 能引起腸道免疫反應, 改變腸道菌相, 影響腸道的激素分泌等。因此,要多花一點時間來煮爛燕麥粥。另外,要注意燕麥中是否含有過量的殘存的農業或除草劑,例如草甘膦(Glyphosate)等,因此,燕麥最好選擇有機(Organic)燕麥,以防萬一。如果想知道更多燕麥食品中有關草甘膦(Glyphosate)的含量,請參考下列網站:

https://www.ewg.org/childrenshealth/glyphosateincereal/#.W3UK9bgnZPY

纖維素除了增加膽汁本身溶解膽固醇的能力,也可促進膽固醇的排泄,以防止結石的形成。若結石已存在體內﹐要避免食用能引起脹氣的食物﹐如豆類﹑洋蔥﹑甘薯﹑蘿蔔等食物。因為腹腔增壓﹐會加重膽結石的疼痛。此外﹐酒精﹑咖啡﹑紅肉﹑蛋黃﹑烏賊﹑甜不辣﹑龍蝦﹑內臟﹑薑黃素等﹐最好要少食為妙。

  •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補充水份﹐避免身體脫水。正常的排便可避免腸內有害細菌大量滋長,降低胃腸內細菌沿著膽道上行感染,可減少罹患膽囊炎的機會。

  • 適度運動
適當散步﹑游泳﹑打太極拳﹑緩和的有氧運動可以減肥﹐減少血液中壞的膽固醇﹐增加好的膽固醇,使膽結石的機會減少。由於平躺或半平躺的姿勢會使膽汁流動不暢,造成膽汁滯留膽囊與膽管內﹐有利於膽結石的形成。因此﹐飯後散步一會兒﹐能促進膽汁分泌﹐可降低膽結石的形成。

  • 放鬆心情避免壓力
千萬不可過度勞累。因為勞累與緊張,會引起全身機能失調,加速身體水份的流失,而促進結石的形成。

  • 補充營養
維他命AC﹑與E均可防止膽結石的形成。所以每天應攝取足夠的蔬菜與水果﹐至於刺激性強的調味品,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則要少用。如果服用鈣片補充鈣質的正常人﹐每天最好不要超過500mg﹐同時要配合服用維他命D﹐與增加戶外日照時間與運動﹐提昇人體對鈣質的吸收。攝取過多的鈣質﹐在人體內容易沉澱組織或血管壁﹐會提高心臟病﹑中風與器官結石的機會。

  • 避免肥胖
膽固醇代謝失調是造成膽結石的原因﹐而大多數肥胖的人都有膽固醇代謝的問題。所以要適當的減肥﹐能防止膽結石的形成。但減肥不宜速度太快﹐因為太快反而會造成膽結石的生成。過度節食﹐能讓膽囊不收縮﹐膽汁不流動﹐膽液停滯與過濃﹐也會有助于結石。




1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