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

背痛的簡介(Back pain)


背痛的簡介



脊椎支撐人體的重量,包覆在其中的有中樞神經系統,它控制著全身的機能。如果脊髓發生異常,神經系統運作隨之失調;內臟功能和腺體分泌連帶受到拖累;人體原本合作無間的精密體系出現差錯;讓原本環環相叩的流程產生漏洞;活動力自然降低;血液循環變差;體質與抵抗力減弱;諸多病痛就開始了。因此,脊椎的健全與否對人體的整體健康而言,有巨大的影響。

一生當中大多數人會有腰酸背痛的經驗。通常休息一兩天就好了。但是步入中年以後﹐受到背疼的騷擾就會越來越頻繁。嚴重時還要接受醫生的治療或復健才行。在討論惱人的背痛之前﹐先了解一下脊椎的構造。脊椎是由33節脊椎骨所構成。上頭7節是頸椎(Cervical)﹐主要是支撐頭部。接下去12節是胸脊(Thoracic)﹐與肋骨圍成胸腔。再往下5節是為腰椎(Lumbar)﹐是脊椎承受壓力最重的部位﹐俗稱閃到腰﹐就是指這部位的疼痛。腰椎以下有9節聯結一起﹐是為
骶骨(Sacrum)由五片薦椎連接構成與尾椎(Coccyx)﹐有四塊骨頭構成。


整個脊椎略成S型﹐除了支撐身軀以外﹐還能收避震的效果。在鄰近兩節之間有椎間盤(Disc)軟骨﹐含有充足的水份﹐可減少脊椎骨之間的磨擦與增加脊椎的柔軟度。脊髓骨中空﹐有脊髓貫穿其中。人類在胚胎時期﹐脊椎與脊髓幾乎同樣長﹐後來脊椎生長的快而脊髓比較慢﹐最後脊髓的終點大約終止在第一節腰椎的部位。所以在第一節腰椎以下的部位,是沒有脊髓的,只有由脊髓末端所分出來的脊髓神經根,稱為馬尾(Cauda Equina)。


中樞神經系統由腦與脊髓構成。週邊神經系統包括由腦幹分出的12對腦神經與及31對脊髓神經﹐由感覺神經系統(Sensory nervous system)與運動神經系統(Motor nervous system)所組成。其中31對脊髓神經是由脊椎骨的神經孔(Foramina)穿出而伸向四肢與身體各部。所以脊髓神經受到壓迫時﹐會因疼痛而影響行動。


為了要維持脊椎的形狀與位置以及背部的轉動﹐背部的140片重疊的肌肉與脊椎韌帶(Vertebral Ligaments)必需相互協調與合作才能完成任務。由於複雜的神經﹑骨骼﹑與肌肉的交錯﹐任何可能的扭傷﹑挫傷﹑拉傷﹑或壓迫到神經與脊髓的情形﹐甚至脊椎骨退化變形﹑椎間盤突出或僵直性脊椎炎等﹐皆可引起背痛。此外,骨盆或膝蓋疾病、骻骨移位、腹腔內腫瘤、腎炎、腎結石、輸尿管結石等﹐也可能產生下背疼痛的症狀,以上疾病所導致的背痛﹐皆可視為健康警訊,要格外小心注意。



背痛的原因



背痛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幾種﹕


  • 扭傷(Sprain)﹑拉傷(Strain)﹑抽搐(Spasm)

通常是由於不良動作所造成的損傷。扭傷是指韌帶扭傷﹐大多數是錯誤姿勢所引起的。拉傷是指肌肉(肌纖維被拉斷)損傷﹐大多是做了一些超出肌肉所能負荷的舉動。抽搐是指由背部傷害所導致的肌肉收縮﹐也可能是韌帶﹑肌肉﹑肌腱﹑關節﹑或椎間盤軟骨的受傷。肌肉抽搐是肌肉通知外界受傷的信號﹐同時也希望能鎖定受傷部位﹐避免更進一步的傷害。不像其他背痛的原因﹐肌肉抽搐是無法由影像如X光或RMI等診斷出來。

  • 脊椎退化(Degenerative Changes:Spondylosis)

由於年長﹐脊椎骨骼老化變形。這是無法避免的現象﹐年過五十人就開始縮短。腰部肌肉萎縮﹐加上椎間盤軟骨因損耗而變薄﹐脊椎骨之間的磨擦增加﹐脊椎的柔軟度變差﹐容易造成骨刺(Osteophytes)的產生進而壓迫到脊髓神經﹐導致疼痛。也有可能是由椎間盤軟骨附近神經發炎所造成的。雖然老化是無法避免﹐但是適度的營養與適當的運動﹐可以減慢其速度。許多背痛的基本原因﹐是脊椎血液循環不良﹐譬如血管阻塞。其次是骨質流失﹐所造成骨骼構造的退化或變形﹐進而壓迫到神經﹐引起疼痛。

除了鈣與磷之外﹐鉀與鎂也是骨骼形成的重要元素。鉀的存在﹐可以調整人體血液與體液的酸鹼度﹐創造有利於造骨的環境。鎂能維持與延長鈣在人體內的代謝﹐能提高鈣在體內的功效。此外﹐鎂的存在﹐可以提高身體對鈣的吸收﹐同時能鞏固骨質﹐加強骨骼的抗壓力﹐降低骨折的機率。總之﹐鈣﹑鎂﹑鍶(Strontium﹐Sr)﹑維他命D3與維他命K﹐這五種是保持骨骼健壯的必要物質。


  • 椎間盤突出(Disk Herniation)

脊椎骨骼長年支撐體重﹐久而久之椎間盤軟骨變薄﹐同時中間部份變乾且失去彈性。當舉重物或打噴嚏時﹐有可能將軟骨向外擠出﹐壓迫脊髓﹑脊髓神經﹑或馬尾(Cauda Equina)而引起疼痛。大部份椎間盤突出發生在腰椎﹐因為腰椎承受的壓力最大。通常疼楚﹑發麻﹑或者上下肢軟弱的現象與突出的部位有關。椎間盤突出來的很突然﹐而且有難以忍受的痛楚感覺。如果椎間盤突出壓到坐骨神經﹐疼痛會擴散到受影響的腿部﹐會出現發麻與腿無力的感覺。


  • 椎骨壓縮破裂(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椎骨壓縮破裂通常是由意外事件所造成的﹐例如車禍或重創。通常脊椎骨會因骨質疏鬆症﹑副甲狀腺亢進﹑癌症等的侵犯而變得脆弱﹐遇到意外事件﹐很容易造成椎骨壓縮破裂。


  • 脊髓狹窄(Spinal Stenosis)

是脊髓的管道因為脊椎骨退化造成的狹窄﹐可能壓迫神經根或脊髓。骨刺或椎間盤突出也會形成脊髓腔狹窄。在頸椎(Cervical)發生的話﹐則可造成上肢或四肢無力。如果是偏向某一邊的話﹐會導致半邊手或腳無力。若在胸椎(Thoracic)的話﹐能影響內臟的功能。若發生在腰椎(Lumbar)的話﹐常出現的是對兩側神經根壓迫的症狀。若壓迫到腰部脊髓,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和下半身麻木無力﹐以及發生行動不穩等情況。


  • 脊椎彎曲(Spinal Deformities)

正常直立的脊椎由正面或背面看都應是成直線的,如有向後隆起﹐則為駝背(Kyphosis)﹐若向前隆起﹐就是脊柱前凸(Lordosis)。如有向兩側(左或右)成「C」型或「S」型彎曲,則稱之為脊椎側彎(Scoliosis)。脊椎彎曲有不同的種類﹐先天性脊椎側彎是因出生時骨骼結構不正常的結果。神經肌肉型脊椎側彎是因不正常的肌肉或神經疾病引起。經常可在患有脊椎裂﹑腦性麻痹﹑以及伴隨麻痹不同情況的病人中發現。退化性脊椎側彎可能是因外傷引起的骨頭塌陷 (由外力或疾病造成),先前背部手術或骨質疏鬆所造成。


  • 坐骨神經痛(Sciatica and Cauda Equina Syndrome)

坐骨神經是由脊椎﹑屁股﹑大腿﹑小腿﹐伸展到腳底﹐是人體最大的神經﹐有小指頭般的粗細。一般患者腰椎部旁有明顯的壓痛﹑鈍痛﹑灼痛﹑抽痛等。通常始於臀部﹐再沿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而放射伸至腳底。受傷嚴重時﹐患處常有下肢麻木﹐或者出現局部感覺過份強烈、感覺遲鈍或感覺消失等。感覺異常區域與神經分佈區域大體一致﹐大多限於小腿後外側和足部。有時咳嗽、噴嚏等動作﹐會使疼痛加劇。甚至出現小腿外側感覺減弱﹐跟腱反射降低﹐臀肌張力消失﹐或者腳底疼痛不適等。

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
(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脊椎管狹窄(Spinal Stenosis)或脊椎滑脫(Spondylolisthesis)。通常出問題的就是在第四與第五腰椎間及第五腰椎與第一薦椎間。椎間盤受擠壓突出,因而壓迫神經根造成疼痛。某些過度的彎腰動作或持續性不良姿勢及外傷,如彎腰提重物或坐車坐飛機太久等,就會引起椎間盤向後凸出而造成坐骨神經痛。脊椎管狹窄或脊椎滑脫的病人﹐會由於脊椎骨老化、彎曲、變形等一系列的退化﹐長出了多餘的骨刺而壓迫神經。神經根除了受到壓迫與缺血外,發炎反應和神經水腫也可能是造成疼痛的原因。一但坐骨神經受到影響,很簡單的動作,例如過度彎腰綁鞋帶,都可能引起疼痛。嚴重時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和下半身癱瘓以及行動不穩等。

坐骨神經痛通常屬於持續性的疼痛。一般只發生在單邊﹐但在極少情況之下﹐有兩邊都會痛的情形。坐着時疼痛反而會加劇。疼痛大多屬於刺痛﹑發麻或鈍疼為主﹐受影響的大腿會出現無力與發麻的症狀﹐不便行走﹐尤其是要移動雙腿走動﹐或起身站立時﹐會感到劇烈的疼楚。

如果想要避免坐骨神經痛,不妨注意下列事項,包括:避免久坐久站、搬重物,坐姿的時候,腳底板要剛好平踏在地板上,膝蓋後方要呈90度,並且應選擇有軟墊的椅子,能強力支撐下背,以降低腰椎的受力。此外,適度的臀腿部拉筋,可以改善坐骨神經痛。


  • 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主要是侵犯脊椎關節與周邊大關節的滑膜與肌腱接聯骨骼的交點﹐以及附近軟組織的關節炎。其症狀為漸進式慢性的下背痛、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病情嚴重和控制不良的話,會造成脊椎黏合而無法彎腰。患者頸部前伸,胸腰椎變平直,整個脊椎僵硬,步態龍鐘。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它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類相似,患者體內產生抗體來對抗自體組織,並造成關節與結締組織的破壞。一開始是位於臀部的兩側薦骨腸骨關節發炎,隨之由腰椎往上蔓延到胸椎,甚至頸椎炎,漸漸形成錐體垂直骨刺。患者有時會出現其他疾病症狀﹐如腸胃發炎﹑牛皮癬(Psoriasis)﹑黏膜潰瘍﹐甚至腎臟發炎等。

目前研究發現﹐和僵直性脊椎炎的發病最有關的是HLA-B27。如果父親帶有HLA-B27的基因﹐並呈陽性反應,子女的HLA-B27基因也呈陽性反應﹐就會有約1/4的機會﹐發生僵直性脊椎炎。


  • 軟骨症(Osteomalacia)

因維生素D缺乏所引起的鈣及磷不平衡。成人軟骨症大多因為鈣化作用或脂肪的吸收發生問題。軟骨症易引起骨折﹐通常是肋骨與髖骨﹐脊椎骨也有可能。


  • 椎弓解離症 (Spondylolysis)

脊椎接聯處出現裂縫,主要是由長期的傷害所造成的。這症狀最常出現於搬重物的人和體操運動員,以及職業舞蹈家身上。


  • 椎體滑脫(Spondylolisthesis)

是指腰椎的椎體往前移位,造成馬尾神經壓迫或神經根拉扯,而產生腰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症狀。腰痛有時會延伸至臀部或大腿後側。部份患者還會伴有椎管狹窄症的症狀。通常在走一小段路後,下肢產生抽痛、發麻現象,必須休息片刻才能獲得緩解。退化性滑脫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女性發生的機會比男性高出甚多,主要是因腰椎關節的退化所造成的不穩定。


  • 骨髓炎(Vertebral osteomyelitis)

化膿菌侵入引起的骨組織和骨髓發炎。結核菌、梅毒菌、黴菌與濾過性病毒均可以造成骨髓炎。病菌入侵骨頭之後會形成發炎,進而造成膿瘍而破壞骨頭。


  • 癌症(Cancer)

許多癌細胞能擴散到骨骼中﹐其中以肺癌﹑攝護腺癌﹑乳癌﹑血癌等最常見。癌症也可能以由脊髓自體產生﹐再由脊髓侵犯骨骼或其它器官。通常稱之為多發性脊髓瘤(Multiple Myeloma)


  • 其他(Others)

背疼有很多時候不是來自脊椎或背部肌肉的問題﹐而是由其他器官的毛病所引起的﹐譬如胰臟發炎﹑胃腸炎﹑疸結石﹑腎結石﹑下背肋膜炎﹑橫膈下膿瘍﹑婦女骨盆腔發炎等。此外﹐嚴重的骨質疏鬆或壓迫性骨折﹐也可能是造成背疼的原因。

上臀神經纏套(Superior cluneal nerve entrapment)能引起背痛,由於姿勢或用力不當,一瞬間腰部宛如被電擊,完全動彈不得,無法站立,原以為只是單純的閃到腰,這竟然是罹患上臀神經纏套的症狀。上臀神經位於骨盆上緣,是一群從腰椎神經分支出來的感覺神經,從髂骨外側分布到內側薦髂關節外緣,並藏在骨盆上一層薄薄的軟組織內,一旦軟組織發炎,神經會跟著受到刺激、產生疼痛,形成上臀神經纏套。按壓神經纏套,會重現整個下背痛,甚至腳酸麻痛,局部麻醉注射後,能夠暫時緩解疼痛,則可確定為上臀神經纏套。



背痛的診斷



一般由肌肉受傷所引起的背痛﹐在休息六至八星期後﹐大多能自動復原。如果超過兩個月後疼痛仍在﹐這表示不是單純的皮肉之傷﹐需要找醫生徹底檢查一下。醫生經常會問是否在特殊姿勢下才會出現疼痛﹐或者在身體放鬆的情形下﹐疼痛是否仍然持續存在等。


背疼診斷的依據主要來自患者的病歷﹐包括疼痛部位﹑疼痛的種類﹑疼痛發生的時刻﹑變換姿勢對疼痛的影響﹑止痛藥物是否有效﹑曾經受過傷害﹑其他健康問題﹑是否服用類固醇或抗痙攣(Anticonvulsants)藥物等。接著是定期健康檢查。醫生會觀察姿勢﹑走動﹑站立﹑坐下﹑轉體等。同時會查看關節﹑肌肉強度﹑反射等功能。


另外一種是直腿提高實驗(Straight leg raise test)能讓醫生明瞭椎間盤突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背疼。有時檢查血液也可以找出背痛可能的原因。譬如白血球的數目或特殊抗體的存在﹐能知道身體是否有發炎的現象﹐血中磷質﹑鈣質的多寡﹐可知是否有骨質疏鬆症或副甲狀腺亢進的問題等。


此外﹐多發性脊髓瘤(Multiple Myeloma)通常在血液中帶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如果無法找出疼痛原因﹐就需要進一步使用X光攝影術﹐此對追蹤多發性脊髓瘤的進展特別有效。電腦斷層掃瞄檢查(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CTS)可以由眾多的橫切面影像﹐組合出三度空間全身骨骼肌肉的構造﹐其清晰程度比X光攝影高出甚多﹐尤其可以進一步看清人體柔軟組織的構造。電腦斷層掃瞄脊椎顯影術(CT Myelogram)是將顯影劑打入脊椎﹐以提高影像效果。核磁共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解像力比電腦斷層掃描還要高。


對於顯影劑過敏不適,可考慮以磁振造影檢查。放射性物質骨骼顯影術(Bone Scan)是將含有放射性的骨骼顯影劑注入身體﹐來鑒定骨骼受損的部位。電極測試(Electrical Tests)可用來尋找痛源與疼痛部位﹐並且鑒定神經傳導與肌肉反應受損害的情形。



背痛的治療



一般背痛在休息幾天以後都能復原﹐如果疼痛難耐或者持續不退﹐而且出現發麻﹐擴散到臀部與腿部﹐就需要看醫生﹐徹底檢查一下。如果情況不嚴重﹐可以嘗試自我治療方式減輕痛楚﹐做一些放鬆背部肌肉的運動或柔軟操﹐伸展一下脊椎。平躺休息讓背部壓力減輕﹐放一個枕頭在膝蓋下﹐支撐腿部重量。休息不可過久﹐要適時起來走動走動。


背痛一旦發生時﹐儘可能先使用冰敷﹐冰敷能降低內出血並協助消腫。每隔兩﹑三小時﹐冰敷 二十至 三十分鐘。熱敷最好等劇烈疼痛逐漸消失後使用。通常是在背痛發生四十八小時以後﹐所做的補助性的治療﹐其功效主要是幫助肌肉鬆弛。此外也可以服用艾布洛芬(IbuprofenAdvilMotrin)等來幫助消炎﹐或止痛藥如泰利諾Tylenol減輕疼痛。如有需要﹐不妨嘗試使用束腰帶等固定並支撐腰部。


有些醫生會鼓勵病人進行物理治療﹐甚至建議實施針灸(Acupuncture)來止痛。針灸對止痛能發揮很大而且快速的效果。藉著針灸能刺激穴道﹐由身體自然產生止痛化學物質安多酚(Endorphins)。以期得到暫時的止痛的效果。接著也可嘗試一下穴道按摩(Acupressure)主要是協助暢通身體內的血氣﹐有助于傷處恢復。脊椎的推拿、按摩、鬆筋、括沙、拔罐等手法,主要都是做用在肌肉或韌帶組織上﹐並且可以增加血液循環,從而協助脊椎神經的舒緩,可惜效果通常不能持久。如果不排斥另類醫療(Alternative Medicine)的話﹐可以嘗試"原始點療法"﹐此法極易使用﹐對某些慢性疼痛﹐可能有些幫助。只是操作時要小心﹐預先了解動作要領與限制﹐千萬不可以貿然行事。下列是相關資料來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CJOEKiYv0w(原始點療法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hrvp5c3RII (原始點療法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St-xReK5WE (原始點療法3)


如果自我調適之後﹐疼痛依舊存在﹐就必需看醫生﹐接受檢查。為了要止痛﹐醫生通常會使用藥效更強的止痛藥﹐如:Diflunisal(Dolobid)MeclofenamateCelecoxib(Celebrex)Valdecoxib(Bextra)等。這些藥物效果良好﹐而且副作用小。除此之外﹐肌肉鬆弛劑Baclofen(Lioresal)Carisoprodol(Doma)等與抗痙攣(Anticonvulsants)藥物如Gabapentin(Neurontin)等﹐均能降低疼痛的感覺。如果實在太痛﹐可使用含有麻醉劑成份的止痛藥如﹕Opiates(MorphineCodeineMeperidine)等﹐來抑制強烈的疼痛。但這些藥物的使用﹐必需要得到醫生的許可。


某些因脊椎位置不良的疼痛﹐可嘗試脊椎校正術(Spinal Manipulation)。這是一種將脊椎歸定位﹐以減輕疼痛的治療方式。在實施之前要確定疼痛不是來自骨骼或關節的問題。


如果上述治療方式統統無效﹐只有靠手術來徹底解決問題。脊椎手術是很精細的﹐而且風險不低﹐通常手術後還有一段漫長的復健要做。如果不願意接受開刀治療的話﹐可以考慮使用選擇性神經阻斷術﹐來減輕疼痛。


選擇性神經阻斷術(Selective Nerve Block)
神經阻斷術是以手術方式﹐在脊髓神經節末稍﹑腦脊髓神經或交感神經等處﹐注入局部神經麻醉劑或神經破壞劑﹐造成暫時或永久性地阻斷神經訊號的傳遞﹐以期收到止痛的效果或緩解疼痛的程度。

經皮電刺激神經調節療法(Percutaneous Neuromodulation Therapy﹐PNT )
這是藉著細微的電針﹐通以微弱的電源﹐對人體脊椎某些特定部位的神經﹐加以刺激﹐此治療方式又稱為脊椎刺激術(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以達到降低疼痛的感覺。基本上PNT是利用﹐對許多不同部位的神經刺激﹐來緩和某些亢奮的神經﹐並協助恢復神經的正常功效﹐以期完成治療疼痛的效果。這是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的一種。



背痛的預防


  • 保持正確姿勢

坐姿須端正。若需長時間端坐時,所坐的椅子必須有靠背,椅背向後的角度不可太斜,臀部或椅背必須緊靠,若能在腰部加墊一個護腰墊,則更能保持腰椎的正常弧度。走路時要抬頭挺胸,以免腰椎向前突而造成腰椎神經壓迫。全身重量要均勻分佈﹐雙肩與耳垂保持在同一平面。避免久坐久站﹐時常起身走動﹐如果必需長時間站立﹐不妨將體重輪流放在左右腳﹐好讓腰部肌肉得以休息。


選擇後背有支撐的椅子﹐以分擔背部承受的重量。同一坐姿勢不可太久﹐最好每半小時起身活動一下。如果經濟允許的話﹐要選擇符合人體工學設計(Ergonomic design)﹐且適合自己身材的桌椅﹐儘量讓雙手臂有依托。


開車時要調整坐椅高度並確定椅背能提供支撐。方向盤不宜離開身體太遠﹐而且儘量避免長時間駕駛車輛。


晚間睡覺要注意床鋪的軟硬適中﹐枕頭不宜太高或太平。如果平躺﹐不妨在膝下放一枕頭﹐減輕背部的壓力。如果側睡﹐身體自然卷曲﹐不妨在兩膝之間夾一枕頭。讓雙腿與肩膀同寬。如果俯睡﹐不妨考慮將枕頭置于腹下。此外﹐年紀大的人因椎間盤軟骨變薄﹐身高降低﹐背部變佝僂﹐這是老化正常現象﹐不足為奇。


  • 適當、適量的運動

藉以強化肌肉,增加關節柔軟度,以保持良好姿勢,防止骨骼老化,減緩鈣質流失。尤其是加強鍛煉腹肌,骨盆附近的肌肉群,以及大腿肌肉。運動還有助于舒緩情緒壓力,協助荷爾蒙分泌正常,更能幫助放鬆肌肉、韌帶,尤其是在肩頸部位。此外﹐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協助體內廢物的排除﹐增強血液循環。只是運動前後要注意補充水份與電解質﹐避免體內發生脫水的情形。


  • 避免傷及背部與脊椎

避免提起﹑搬動或揹負重物﹐儘量不要參與能造成背部受傷的激烈運動或活動。保持正常體重﹐戒煙戒酒﹐因為煙酒會加速老化。如果可能﹐多做柔軟操與打幾趟太極拳﹐來增加身體的柔軟度。有些背痛與大腿的筋骨硬化有關﹐適度的大腿拉筋﹐可以幫助緩和背部的疼痛。


  • 注重營養與水份均衡

避免飲食過量,防止體重過重,減少腰椎負擔。有消化吸收不良及慢性疾病或代謝不良體質的人,應防止椎骨鈣質流失。要經常補充身體水份與礦物質﹐以求儘量減緩椎間韌帶結構、軟骨組織退化萎縮的速度。此外﹐食物中要少鹽﹑少糖﹑低膽固醇﹐要避免含有咖啡精的飲料。這些努力都可以減慢體內鈣質的流失。α-硫辛酸(α-lipoic acid,ALA)是氧化代謝中的關鍵化合物,具有抗氧化特性,可以幫助恢復神經功能,減少神經性疼痛。尤其對坐骨神經疼痛術後的神經性疼痛,α-硫辛酸有助改善。如果想了解ALA,請參考抗氧化劑的簡介一文。


下列是有關背痛資訊的網站﹕
http://www.webmd.com/back-pain/default.htm
http://www.back.com/
http://www.ninds.nih.gov/disorders/backpain/detail_backpain.htm
http://www.medicinenet.com/low_back_pain/article.htm


4 則留言:

  1. T8 Fitness為您帶來專家葛倫博士的穴位按摩系列最新推出的背部伸展運動器,背部按摩器等產品,名為脊部穴位按摩器。他指出這個產品可幫助您改善姿態,更能夠百分百自然地減輕背部、頸部、肩膀、頭痛、背痛所帶來的痛楚。
    http://www.t8fitness.com/collections/back-support

    回覆刪除
    回覆
    1.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is valuable information.

      Cheers,

      Frank

      刪除
  2. 如果尾椎地方一直疼痛,儀器也都檢查不出來,不同的醫師診斷答案也不同,有醫生說是筋膜炎感覺找不到原因都歸類這個病,也有說是滑囊炎,照肌肉超音波說是韌帶受傷,真的很無助,一開始是背部嚴重的抽筋很久,有不舒服還能正常生活過一個星期開始不對勁不能坐著躺著也很難受床不能硬要軟的,後續看了中醫也有被推拿(之後發現不能亂推)看中醫有復健是把我當坐骨神經痛在治療復健,在家有過一次突然聽到身體有喀一聲感覺比較不痛後來復健醫師說有比較好換了另一種儀器倒立板子比較硬我整個痛起來更嚴重了,到大醫院核磁共振檢查沒有坐骨神經問題,真的很無助這個病已經折磨快一年快活不下去了,現在連出門都有困難,很多人給我建議再痛都要動,但是我太動就是會更痛,目前想買遠紅外線試試看,因為已經無法出門了,會痛到昏倒發抖,還有一個現象從發病開始左邊的屁股躺著放鬆肌肉會持續跳動,已經不知道要找哪國醫師了,想請問我可以從哪邊找到我真正的問題嗎?



    回覆刪除
  3. 在麻醉科中有一個特別的部門叫做,“局部麻醉與頑強疼痛處理”(Regional Anesthesia and Acute Pain Management),或許能協助你,解決目前的疼痛難耐。

    你可以由下列網址,與美國JohnsHopins 醫學附設在海外的機構聯繫一下,由那邊的專家診斷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同時幫助你減輕痛苦。

    https://anesthesiology.hopkinsmedicine.org/international-obstetric-and-regional-anesthesia/international-ob-and-regional-anesthesia-locations/

    上海和柳州
    Shanghai, China (2016)
    Obstetric anesthesia mission (June 2016)

    Liuzhou Women & Children’s Hospital.
    Global Health Initiative: Obstetric Anesthesia outreach (2013)

    雖然上述是專注在婦產科的麻醉,不妨由這些機構開始,或許能找到脊椎疼痛處理方面的專門機構。

    希望這些專家能找出你疼痛的原因,並加以治療。如果專家沒有辦法完全解決你的困擾,但是他們一定有辦法減輕你的痛苦與不便。祝你好運!早日康復!

    Frank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