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血液檢查(Blood test)



血液檢查



人體藉由血液的循環,將氧氣、養分傳送到各組織中。同時也把二氧化碳與代謝廢物帶出組織。二氧化碳經由肺臟排出。代謝廢物則經肝臟與腎臟處理﹐再由尿液﹑糞便及皮膚排除。當身體發生異常或疾病時,血液的成分就會出現變化。因此血液檢查就成為全身健康檢查的基本項目。

血液經過離心機分離後,就會出現上下兩層。上層黃色透明的部分﹐稱為血清。血清中大多含有血清蛋白、球蛋白、各種酵素﹑抗體﹑礦物質與荷爾蒙等。下層暗紅色的部分﹐稱為血球。血球主要含有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等。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的一般檢查,更是血液檢查的重要項目。

總之﹐血液檢查的目的是發現並了解﹕有無特殊遺傳疾病﹑貧血﹑血球病變﹑血液感染﹑生理異常以及凝血功能是否健全等。血液的成份基本上非常恆定﹐任何物質的異常都是某些疾病診斷上重要的依據。能了解驗血各項目的意義﹐病人可以理解醫生診斷的方向﹐對了解自己健康狀態與疾病病情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病人還可以建議醫生做更多的檢驗﹐因為最了解身體的情況的人﹐應該是病人自己。

以下是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遺傳疾病諮詢服務窗口網站﹕ http://www.tfrd.org.tw/tfrd/news/content/id/583
上面蒐集了許多有關特殊遺傳疾病的珍貴資料,可以供大家參考。
白血球

正常白血球的數目是每一西西血中含有四千五百至一萬個左右。如果超過兩萬個或者低於一千五百個﹐就屬於異常情況。白血球大致可分為﹕單核球(Monocyte,MONO)﹑嗜中性(Neutrophil)白血球﹑嗜酸性(Eosinophil,EOS)白血球又名為嗜伊紅性球﹑嗜鹼性(Basophil,BASO)白血球又名嗜伊性球﹑淋巴球(Lymphocyte,Lymph)。一般白血球數目(count,#)的增加是因﹕感染﹑發炎﹑組織壞死﹑懷孕﹑生產﹑白血病﹑精神壓力及藥物等。數目減少是由於﹕骨髓造血機能受損(化療或放射性治療)﹑先天性骨髓發育不良﹑嚴重感染﹑營養不良﹑自體免疫等。

單核球(Monocyte,MONO)在骨髓內成長非常快速,成熟後才入血液中,再由血液移至身體各組織。單核球在移動期間會進一步的生長與分化。因此,在達到組織後﹐它們已長成為另一種白血球,稱之為巨噬細胞(Macrophage)。巨噬細胞的壽命比一般白血球要長﹐而且體積龐大。它們扮演吞噬與殺死組織中外來細菌的重要角色。單核球增加﹐可能的原因是﹕肝炎﹑水痘、麻疹、立克次體感染﹑猩紅熱、瘧疾、急性肺結核、單核球白血病﹑骨髓增生等。要讓單核球數目減少﹐通常是服用特殊藥物Prednisone治療。總之,單核球(MONO#)低水平可能是由於,特定的藥物治療,或骨髓問題引起的,而單核球(MONO#)高水平可能表明,存在慢性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單核球大約佔白血球總數的4%~8%﹐MONO%標準範圍是﹕2%~12%。單核球數目(Monocyte count,MONO#)的標準範圍是﹕0.3~0.8K/ul。

嗜中性(Neutrophil)白血球生成大約需要一至二星期。真正進入血液後﹐其生命期僅有短短的數小時﹐主要任務是吞噬作用。當人體受到外傷或感染時﹐嗜中性白血球數目會激增。可能的疾病是﹕化膿﹑組織壞死﹑扁桃腺發炎、肺炎、骨髓炎、腦炎、急性胃腸炎、白血病、心肌梗塞﹑酮酸中毒﹑糖尿病、痛風﹑尿毒性昏迷﹑血管炎﹑藥物中毒等。而嗜中性白血球減少可能的疾病與原因是﹕骨髓受抑制﹑化療﹑放射性治療﹑結核﹑敗血症、腸傷寒、骨髓再生不良性貧血﹑自體免疫﹑毒性劑、荷爾蒙類疾病﹑病毒感染等。嗜中性白血球可以再分為兩類:帶狀中性球(Neutro band)與分節中性球(Neutro segment)。急性細菌性感染時﹐帶狀中性球會增加﹐但病毒性感染時﹐帶狀中性球則相對減少。在細菌性感染時﹐分節中性球常增加。嗜中性白血球大約佔白血球總數的50%~65%﹐嗜中性白血球%標準範圍是﹕49%~74%。嗜中性白血球數目(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標準範圍是﹕2.2~4.8K/ul。

嗜酸性(Eosinophil,EOS)白血球與嗜鹼性(Basophil,BASO)白血球一樣﹐都與過敏反應與寄生蟲感染有關。嗜酸性白血球數目增加時﹐可能的疾病是﹕寄生蟲病、蕁麻疹、過敏、氣喘、過敏性皮膚﹑肺癌、骨癌、骨髓性白血病﹑愛迪森氏病﹑紅血球增多症等。嗜酸性白血球減少﹐可能的原因是﹕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加﹑脾功能亢進﹑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等。

嗜鹼性白血球數目增加的原因有﹕癌症痊癒期﹑慢性炎症﹑脾切除手術後等。嗜鹼性白血球減少的原因﹐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出血性胃潰瘍﹑長期類固醇治療以及化療或放射性治療的結果。嗜酸性白血球EOS%大約佔白血球總數的3%左右﹐EOS%標準範圍是﹕0%~5%。嗜鹼性白血球大約佔白血球總數的1%左右﹐BASO%標準範圍是﹕0%~2%。EOS數目(EOS#)標準範圍是﹕0.0~0.2K/ul。BASO數目(BASO#)標準範圍是﹕0.0~0.1K/ul。

淋巴球(Lymphocyte,Lymph)主要是對付慢性細菌感染與急性病毒感染的疾病。淋巴球大致分成二類。其一小支經胸腺(Thymus)而成為T淋巴細胞﹐以實質的細胞個體介入免疫的防衛作戰,主導細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

其餘不經胸腺而生成的為B淋巴細胞﹐是由骨髓(Bone Marrow)產生的淋巴球。B淋巴細胞可進一步分化成漿細胞(Plasma cells)﹔成熟後﹐移送到脾臟與淋巴結中儲存﹐可隨時待命加入免疫作戰。B淋巴細胞有記憶性B淋巴細胞與漿細胞兩類﹐負責自體液性免疫(Humoral Immunity)又稱抗體免疫。

淋巴球數目增加﹐可能的疾病是﹕病毒感染﹑肝炎﹑梅毒、肺結核、耳下腺炎、百日咳、甲狀腺亢進﹑壓力、鉛中毒、放射線﹑淋巴性白血病等。淋巴球減少﹐可能的疾病與原因是﹕惡性淋巴腫、結核性淋巴節炎、癌症、敗血症﹑白血病﹑紅斑性狼瘡﹑何杰金(Hodgkin)氏疾病、慢性尿毒症﹑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腎臟皮質類固醇與抗癌藥物等。淋巴球大約佔白血球總數的30%~40%﹐(Lymp%)標準範圍是﹕26%~46%。淋巴球數目(Lymp#)標準範圍是﹕1.3~2.9K/ul。

紅血球

紅血球大多在骨髓中製造﹐成熟的紅血球不含細胞核﹐其壽命大約有三個月左右﹐男性血液中每1cc大約有五百萬左右﹐女性血液中每1cc大約有四百五十萬左右﹐其標準範圍是﹕4.4~6.0M/uL。每天有上萬的老紅血球在肝臟與脾臟中被分解。紅血球數目過少﹐身體缺氧而造成貧血。請參閱“貧血的簡介”一文。

紅血球數目過多﹐又稱為紅血球增多症(Polycythemia)﹐可能是由於身體長期脫水或居住在高山地帶。此外﹐燒燙傷﹑先天性遺傳﹑慢性氣管炎﹑骨髓增生或造血機能變異(白血病)﹑藥物如類固醇或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等﹐都能影響紅血球的數目。紅血球過多使得血液變的濃黏﹐容易導致血管阻塞。紅血球增多症會使血液體積增加,進而使靜脈回流變大﹐增加心臟負荷。血壓也常會由於血液粘滯性增加,導致周邊阻力加大﹐引起動脈壓增高。因此﹐紅血球過多對老年人而言﹐是中風與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 血紅素(Hemoglobin)
血紅素是包含在紅血球中擔任將氧氣運送到全身的重要任務﹐是由含鐵的血基質和球蛋白結合而成的。血紅素能和氧氣結合,將氧氣運送至全身的組織細胞,再將二氧化碳帶回肺臟﹐經呼吸作用﹐使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血紅素大約佔紅血球成份的絕大部分﹐受到遺傳﹑性別﹑年齡﹑地理位置﹑懷孕等影響。嬰兒時期與婦女懷孕時期較高。

一般成年男性的標準血紅素為13.5~18.0g/dL﹐女性則是12~16g/dL。若男性血紅素低於12g/dL﹐女性血紅素低於10.5g/dL﹐就算是貧血。如果血紅素高過20g/dL﹐或者低於5g/dL﹐就是血紅素的異常現象。造成血紅素增高的可能有﹕紅血球過多症﹑血液濃縮﹑傷寒﹑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燒燙傷﹑脫水等。血紅素減低可能的原因是﹕甲狀腺亢進﹑出血﹑貧血﹑血液稀釋﹑紅血球溶血症﹑肝硬化﹑癌症﹑腎臟疾病﹑脾臟腫大﹑紅斑性狼瘡﹑營養不良等。

  • 血球容積比(HemotocritHCT)
測量在一定容量中的血液﹐被離心機分離後﹐含有多少比例的紅血球,就是血球容積比﹐簡稱血容比。血紅素和血球容積比的正常值都會因年齡﹑性別﹑運動﹑水份攝取量而改變。剛出生的嬰兒最高,出生後六個月左右會降低。以後會再度增加﹔十五歲左右以後就穩定下來和成人一樣。懷孕中的女性或高齡者會稍微偏低。

如果血紅素和血球容積比都在正常值以下,就是貧血。大部份起因是由於缺鐵性貧血,其次是惡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血色素在18g/dl以上,血球容積比在50%以上時,就是多血症。多血症也是製造紅血球骨髓組織異常增生的一種疾病,所以要接受治療。成年男性血球容積比的正常值是40~52%﹐女性是36~46%。如果血球容積比超過60%或低於15%﹐就是異常。血球容積比主要是用來評估﹕貧血﹑脫水﹑多血症﹑血液粘度﹑失血等情況。

  • 完全血球計算(Complete Blood Count, CBC Hemogram)
CBC Hemogram是使用自動分析儀器﹐可在數分鐘之內檢查出血液標本中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的種類﹑數目﹑形狀﹑大小以及一些細胞的物理性質。再與正常的模式相互比較﹐進一步顯示出任何異常的現象。經常用於鑒定病因與診斷貧血或紅血球過高(Polycythemia)的程度﹑營養的失調以及凝血功能的障礙等。

  • 紅血球沉澱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Westergren)
ESR Westergren是引用Westergren氏發明的方式來計算紅血球沉澱速率。當紅血球相互凝聚時﹐沉澱速度就會加快。許多時候是因為身體某部位的發炎﹐產生額外的蛋白質﹐所造成紅血球聚集的異常現象。發炎情況越嚴重﹐ESR沉澱速度越快。可惜ESR缺乏特殊性﹐常常需要做再進一步的檢驗﹐方能診斷出疾病的原因。但是ESR可以用于追蹤某些疾病的進展﹐譬如類風濕性關節炎﹑血管炎﹑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等。

在有刻度的細長管內﹐加入抗凝固劑,再倒入血液,垂直豎立時,紅血球會向下沈降,測定這種沈降速度﹐就是紅血球沈
率。此測試主要是用於診斷或監視肺癆﹑組織壞死﹑自體免疫﹑某些關節炎或者感染性疾病的發展。男性的ESR正常值應小於10mm/hr。女性的ESR正常值應小於15mm/hr。通常急﹑慢性感染及發炎時﹐ESR會增高。合併ESR與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測量數據﹐可用來制定發炎指數。是醫生用來判斷病人﹐身體組織是否有發炎的根據。 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常有紅腫熱痛的情形,這就是發炎反應的結果。至於發炎情況的輕重﹐反映在發炎指數的高低。在發炎指數的正常值範圍中﹐對紅血球沉澱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與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正常標準稍微寬一點﹐男性的ESR應該低於15mm/hr﹐女性的ESR應該低於20mm/hr﹐同時CRP應該小於0.8mg/L。

隨著年齡的增長(超過五十歲)﹐ESR可以上調一點﹐但年長男性的ESR仍應該低於20mm/hr﹐年長女性的ESR仍應該低於30mm/hr。

  • 平均血球容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
是一種鑒定紅血球體積大小平均值的測試。測值越高代表紅血球體積越大﹐反之代表紅血球體積越小。此測試主要是用於診斷貧血的原因是否與紅血球的大小有關。大紅血球貧血(Macrocytic Anemia)﹐常見於巨紅血球症、缺乏維他命B12和葉酸之貧血、酒精中毒、肝病、巨芽球性貧血、骨隨生成不良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等。小紅血球貧血(Microcytic Anemia)﹐常見於地中海型貧血﹑缺鐵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疾病之貧血(癌症)﹑肺結核等。如果貧血者的紅血球形狀正常﹐即正球性貧血(Normocytic Anemia)包括:溶血性貧血、慢性腎衰竭、急性長胃出血、慢性疾病之貧血(癌症)、系統性紅斑狼瘡、肺結核、乳癌轉移等。

平均血球容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的正常值應在80~100fL

  • 平均紅血球色素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
為一種鑒定在紅血球中﹐血紅素平均含量的測試。MCH與平均紅血球血色素濃度(MCHC)可供在做貧血(Anemias)或白血病(Leukemias)程度鑒定上的參考。其正常值應在27~ 32pg

  • 平均紅血球血色素濃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
是在一定量之紅血球中﹐血紅素之濃度平均值的測試。能協助了解血色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可供在鑒定貧血種類上﹐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通常小血球貧血﹐其MCHC低於標準。其正常值應在32~ 36%

  • 紅血球體積分佈幅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
當紅血球大小相差較大時,RDW會上升,可做為區分貧血種類的參考。例如輕度地中海型貧血的RDW正常,而中度和重度地中海型貧血的RDW會增加。其正常值應在11.5~16.4%


  • 其他(Others)
有關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鐵蛋白(Ferritin)﹐鐵總結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等,請參考貧血的簡介一文。

血小板(Platelet)

血小板(Platelet)﹐又名血栓細胞(Thrombocyte)﹐主要功能是協助血液凝固。它是由巨核細胞(Megakaryocyte)細胞質的碎片﹐互相連接而成的。巨核細胞是骨髓細胞的一種。血小板數目的多少直接影響血液凝固的功能與所需的時間。血小板正常的範圍是﹕150~400x1000/ul。當血液中血小板的數目超過正常值﹐就稱為血小板過多症(Thrombocytosis)。可能是由於脾臟切除﹑感染、發炎﹑骨髓增生性疾病或是有腫瘤﹐如白血病等。可能會因血液黏度增加﹐造成頭痛﹑出血﹑大靜脈或動脈血栓阻塞等。

如果血小板的數目低於正常值﹐就是血小板過低症(Thrombocytopenia)﹐例如自體免疫疾病[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脾腫大﹑血友病﹑白血病﹑肝臟功能不健全等。患者血小板數量不足﹐凝血會有困難﹐輕者表現在皮膚紫斑﹑牙齦出血﹑月經量過多,重者可導致腸胃或腦部出血﹐不可忽視血小板過低。另外,服用某些藥物,如止痛藥,抗血栓,抗生素,抗組織胺藥物等,均有可能導致血小板過低。通常的症狀有:牙齦出血不止,鼻出血不止,表皮受傷出血不止等。在月經來臨,分娩,手術進行等期間,都有可能出現大量失血。另外,糞便中帶血或者尿液中含血,也有可能是由於血小板不足。甚至皮膚上出現紅或紫色小斑點,以及肌肉在受到碰撞時,容易出現瘀血現象。

  • 凝血脢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
凝血脢原時間檢查,不但可以檢查出血液疾病,如血友病等,還可以用來判定,治療血栓性疾病,所使用抗凝固藥物的療效。此外,以凝血脢原為主的凝血因子,是由肝細胞製造的,所以也被用於檢查肝或膽道功能,甚至血管內凝固異常疾病。當肝功能不好時,凝血脢原時間會延長。

凝血脢原時間(PT)增加是由於:肝臟疾病、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不足、凝固因子(Coagulation Factor)不足、膽道阻塞、使用抗凝血藥物、營養不良、維他命K缺乏、某些癌症、中毒休克等。凝血脢原時間(PT)減少是由於:深部靜脈血管栓塞、水腫、先天性抗凝血藥物無反應、脊椎受傷、心肌梗塞、動脈栓塞、肺梗塞、器官移植失敗等。凝血脢原時間的正常範圍為﹕11~14秒。



凝血指數(Prothrombin Time with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 with INR)
國際標準化凝血脢原時間比值(PT-INR)﹐是用來測量血液凝固的相對速度。一般接受抗凝血治療的病人﹐對此檢查均不陌生。

INR=(接受檢查者的PT/正常對照的PT)**(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ISI)

其中PT = 凝血酶原時間,ISI = 測定試劑的國際敏感指數。

如果有興趣,想多了解一點INR,請閱覽下列網站:

https://www.easycalculation.com/medical/inr.php

如果凝血測試的結果高出標準﹐代表受傷後
血液不易凝固。如果凝血測試的結果低於標準﹐這表示血液黏稠﹐容易造成血管阻塞﹐因而提高心肌梗塞﹑中風等的機率。

攝取大量的維生素K﹐導致血液變得濃稠﹐會降低人體的凝血脢原時間比值(PT-INR)。對抗凝血劑﹐如Warfarin的抗凝血效果﹐有不良的反應﹐因此﹐服用此類藥物的人士﹐要減低或限制維生素K的攝取﹐這樣才能維持(PT-INR)值在人體中的穩定性﹐發揮抗凝血劑藥物的療效。

凝血指數(INR)是用來評估凝血功能﹐INR值越高﹐血液越稀﹐代表患者越容易出血﹐血液凝固需要更長的時間。INR的正常值﹐大約為0.8至1.2之間﹐一般病人在服用抗凝血劑(Anticoagulant drugs)如Warfarin後﹐INR會介於2.0至4.0之間﹐如果抗凝血劑的藥量過多﹐則會提高組織或器官出血危險的機率。因此﹐使用者要特別留意。有關血液凝固的資料﹐請參考心肌梗塞症的簡介一文。

其他

  • 血型(Blood Type)
血型基本上可分為ABOAB四型。A型血液帶有A型抗原與B型抗體。所以輸血時﹐A只能接受AO型的血液。B型血液帶有B型抗原與A型抗體。所以輸血時﹐B只能接受BO型的血液。O型血液帶有AB型兩種抗體﹐但無抗原。所以輸血時﹐O只能接受O型的血液。AB型血液沒有AB型抗體﹐但有AB型抗原。所以輸血時﹐能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另外值得一提的血型是RH型﹐RH分為陰性與陽性兩種。RH陽性代表帶有RH因子的抗原。RH陰性代表沒有RH因子的抗原。不論是RH陰性或陽性﹐這兩種人的血清裡﹐都不含有RH的抗體。如果要讓一位RH陰性的人產生RH的抗體﹐必需要將含有RH抗原(RH陽性)的血液接觸到RH陰性的血液。

一般來說﹐就是通過輸血。第一次輸入(RH陽性)的血﹐可能要兩﹑三星期﹐RH陰性的人才能產生RH的抗體。但是第二次輸入(RH陽性)血時﹐短期之內RH陰性的身體會產生激烈的免疫反應﹐嚴重時甚至是可致命的。除了輸血之外﹐最常見情況的就是RH陰性的孕婦懷了RH陽性的嬰兒。

當嬰兒帶有RH抗原的紅血球進入RH陰性母體後﹐母體會產生RH的抗體(Immunoglobulin GIgG)﹐能透過胎盤﹐進入胎兒。當母體的抗體進入嬰兒的循環系統﹐能造成相當大的傷害。尤其是對嬰兒血液細胞的形成﹐這就是胎兒有核紅血球症(Erythroblastosis fetalis)

通常頭一胎的嬰兒情況較輕微﹐但是在往後的胎兒身上﹐這種情況就會更加嚴重﹐常常會造成嬰兒胎死腹中。如果嬰兒僥倖誕生﹐在出生後﹐也要施行緊急的換血救急。

  • 白蛋白(Albumin)
血清白蛋白之作用主要為:提供組織蛋白的蛋白質,維持血漿滲透壓﹐及運送各類物質包括藥物﹑激素﹑代謝物等。此外,白蛋白有助於肝臟細胞的修復與再生。

在營養不良﹑肝臟疾病及各類蛋白質流失的病患中(如腎病症候群),容易出現血清低白蛋白血症,造成血管內血漿容積不足。低白蛋白血症能引起許多併發症
如呼吸衰竭﹑腹水﹑腎臟疾病等。當血清白蛋白高於3g/dL時,低白蛋白血症的併發症會減少很多。通常營養過盛或脫水是導致白蛋白過高的主因。白蛋白在血中的標準範圍是﹕3.2~4.7g/dL

  • 球蛋白(Globulin, GLOB)
球蛋白是指總蛋白中除去白蛋白後﹐就是球蛋白。球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構成免疫系統的抗體﹑補體(Complements)和體內物質的運送﹐如:鈣、膽紅素、氧氣、類固醇、維他命等。球蛋白過高﹐通常代表身體有免疫系統的特殊反應﹐例如病毒入侵、過敏反應、惡性腫瘤等。譬如補體﹑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與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常常運用在自體免疫疾病或過敏反應的鑒定或診斷上。球蛋白過低﹐通常是腎臟疾病或體內蛋白質流失。球蛋白的正常值是在2.5~3.5g/dl。至於血清免疫球蛋白正常範圍大致為:IgG760~1660mg/dL;IgA71~335mg/dL;IgM48~212mg/dL;IgD0.1~0.4mg/dL;IgE0.01~0.09mg/dL或者100~190IU/ml,提供大家作為參考。如果想多了解一點,請參考免疫系統的簡介一文。

  •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umin/Globulin Ratio,A/G Ratio)
如果肝臟生成白蛋白的量低於球蛋白的話,需要注意是否是因為肝臟發炎或者肝功能出現變化。一般白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大量失血、嚴重燒傷、嚴重脫水或休克、大量腹瀉嘔吐、發高燒、攝取蛋白質過多、某些腎臟或肝臟疾病等。一般白蛋白減少的原因有:體液過量、營養不良、吸收不良、肝硬化或其他肝病、慢性腎絲球腎炎、庫欣(Cushing)氏症候群及鬱血性心臟衰竭等。至於球蛋白增加的原因有:嚴重感染、組織發炎、潰瘍性腸炎、骨髓癌、類肉瘤病、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 WM),及其他顆粒性腫瘤等。一般球蛋白過低的情形很少出現,除非是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服用抑制免疫功能的藥物,如果免疫功能健全的話,那就是肝臟發生病變所引起的。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 Ratio)的正常範圍:1.1~2.0。總蛋白質(Total Protein)的標準範圍:6.4~8.2 g/dL。

  • 癌症抗原(Cancer Antigen)
腫瘤標記(Tumor marker)的種類繁多﹐癌症抗原(CA)則是其中的一大類﹐是用來診斷癌症細胞存在與否的一種鑒別方式。其來源和某些特定癌細胞的存在有關。譬如CA19-9是一種黏液型醣蛋白,存在於血液中,是由胰臟、膽管﹑胃、結腸、子宮內膜、唾液的上皮細胞合成。正常人的CA19-9數值極低,但在患有胰臟癌、胃癌、大腸直腸癌或是膽管癌等患者血中會升高。CA125與卵巢癌有關。CA153與乳癌有關。

此外﹐尚有經常被用來監控攝護腺癌或攝護腺發炎及肥大發展的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它也算是一種腫瘤標記(Tumor marker)總之﹐這些腫瘤標記的高低﹐並非意味著癌細胞的絕對存在。PS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如果想知道常見腫瘤指數的正常值﹐可以參考下列網頁﹕
http://www.dachien.com.tw/center_cancer/tuition_detail.php?id=35

總之﹐這些腫瘤標記的出現﹐並非意味著癌細胞的絕對存在。因為正常組織或非癌症的疾病也可能會製造﹐單憑腫瘤標記的數據﹐並不能做為診斷的依據。

  • 鹼基磷酸脢ALP(Alkaline Phosphatase)
血清鹼性磷酸脢值的變化可能和疾病以及牽涉這些疾病的器官系統有關。在肝膽系統細胞﹑骨(造骨細胞)﹑腸的上皮和腎臟的管狀的上皮內中﹐鹼基磷酸脢的分布特別高。通常鹼基磷酸脢是用來測定膽管酵素﹐如肝膽道阻塞﹑肝臟疾病﹐如肝炎或肝硬化﹑癌症轉移涉及骨骼﹑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但某些藥物如抗生素﹑鎮靜劑等﹐也會造成ALP的增高。

如果要專注在肝膽疾病的診斷上,不妨增加麩氨醢轉移脢(r-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和5’-核苷酸酶(5'-Nucleotidase,5'-NT)的檢查。這兩種肝酶不存在於骨骼系統的疾病,例如腫瘤轉移、畸形性骨炎、佝僂病、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當GGT或者5'-NT與ALP同時升高時,可以反映膽道梗阻或肝膽疾病,例如阻塞性黄疸、肝癌、肝炎等。ALP在血中的正常範圍是26~137IU/L。

  • 丙胺酸轉胺脢ALT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是一種酵素,主要存在於肝臟細胞,正常值一般小於30~40IU/L(36 IU/L)其在血中的正常範圍是15~65IU/L當肝臟損傷時,ALT會進入血液,而造成血液中的(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上升。GPT的正常值一般在於5~ 42 IU/L。ALT/GPT/SGPT均是決定肝臟功能的重要指數。當患有肝功能異常、肝硬化、慢性肝炎、肝癌等時﹐ALT/GPT會上昇。

  • 天門冬胺酸轉胺脢AST(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也是一種酵素﹐主要存在於心臟、腎臟、肝臟、肌肉和人腦中﹐其正常範圍是0~37IU/L。當這些器官組織損傷時,AST會釋放於血液,而造成血液的(Glutamic-Oxalocetic TransaminaseGOT)上升。GOT的正常值一般在於10~40IU/L。相對於ALTAST較不具專一性。如果AST高於ALT時﹐通常是由於長期酒精的傷害。反之則代表肝炎造成的損傷。不過,AST/GOT/SGOT上升仍是表示肝臟損傷的一個重要指標。當患有肝功能異常、肝硬化、肝癌、心肌梗塞等時﹐AST/GOT會昇高。

  • 乳酸脫氫脢(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LDH與GOT/GPT一樣都是存在細胞中的酵素﹐只有在細胞壞死或受傷時﹐才會大量釋出細胞而進入血液。通常導致LDH濃度增高的原因有﹕腦﹑肝臟、腎臟﹑胰臟或肺臟發炎﹔自體免疫性疾病﹔敗血病﹔病毒感染﹔癌症如白血病等﹔中風﹔貧血﹔心肌梗塞﹔肌肉受傷或退化等。LDH的正常值一般在於105-333IU/L。因為LDH缺少特異性﹐如果過高時﹐通常需要復檢﹐或再做其他進一步的仔細檢查。

  • GGT or γ-GT (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 )
GGT與鹼基磷酸脢(ALP)是用來測驗膽道阻塞和脂肪肝等肝臟疾病。正常值一般小於50~60IU/L。當肝﹑膽道系統發生疾病時﹐r-GT值會產生變化﹐如果過高則俗稱為酒精肝。但是肝臟功能非常複雜﹐單一酵素的增高並無法確定真正的病因﹐通常需要配合其他的測驗才能正確診斷疾病。當出現白蛋白(Albumin)數值開始下降,鹼性磷酸脢(Alkaline Phosphatase)及γ-GT上升的現象﹐通常代表肝臟功能異常。需要接受更進一步的肝臟檢查。當患有肝膽疾病、酒精性中毒、脂脂肝等時﹐γ-GT會上升。γ-GT的標準範圍是﹕5-53IU/L

  • 總膽色素(Total BilirubinT-Bil)
膽色素(Bilirubin)﹐常稱膽紅素﹐是將死亡後紅血球中的紅血素分解而成的老朽的紅血球在脾臟中,或者肝臟中的庫佛氏細胞(Kupffer cells)分解(Hemolysis)後﹐形成膽色素﹐流入血液。在血液中的膽色素稱為未結合型膽色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進入肝臟的膽色素經由肝細胞的作用會變成結合型膽色素(Conjugated bilirubin),而後被排入膽管,然後至膽囊儲存,最後經由總膽管再流入十二指腸中﹐能中和胃酸﹐幫助脂肪乳化﹐部份膽液能因此回收。極大部份膽液﹐最終在大腸中的細菌分解成糞膽素原(Stercobilinogen )﹐使得糞便呈現黃褐色﹐由糞便排出。部份的結合型膽色素(Conjugated bilirubin)經過細菌的作用,可以形成尿膽素原(Urobilinogen),進入循環系統,然後在腎臟過濾出,由尿液中排出。尿膽素原與糞膽素原的異常與否,在鑒定黃疸的病因上,有特殊價值。有關黃疸的資訊,請參考肝炎的簡介一文。

當肝臟功能﹑膽管或膽囊出現問題時﹐如黃膽﹑肝炎﹑肝硬化﹑肝膽管阻塞等﹐膽色素會昇高。此外﹐在溶血性貧血(Hemolytic anemia)的病人身上,由於紅血球被破壞後,未結合型膽色素被排入血液中,這些病人的肝功能正常,但其無法足夠迅速地把膽色素排除,所以造成膽色素提昇的現象﹐一般稱為黃疸。總膽色素在血中的正常範圍是0.1~ 1.2mg/dL

  • 結合型膽色素(Conjugated Bilirubin or Direct BilirubinD-Bil)
結合型膽色素又稱直接膽色(紅)素。當未結合型膽色素進入肝臟後﹐經由肝細胞的作用會變成結合型膽色素(Conjugated bilirubin),通常分子大﹐比較溶於水﹐而後被排入膽管,然後至膽囊儲存,最後經由總膽管再流入十二指腸中﹐會被細菌分解成尿膽素原(Urobilinogen)及糞膽素原(Stercobilinogen )。當未結合型膽色素數值偏高時﹐代表肝臟功能持續不佳如肝硬化﹐或者溶血性黃膽時﹐使得直接膽色素在血中增高。當肝中膽液淤積或膽管、膽囊或胰臟有結石或腫瘤阻塞時,血中結合型膽素原濃度也會增高﹐與尿中尿膽素元(Urobilinogen)降低的現象。相反的若尿中尿膽素原過高, 表示可能有溶血性黃疸、急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結合型膽色素在血中的正常範圍是0~ 0.3mg/dL

  • 未結合型膽色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 or Indirect BilirubinI-Bil)
紅血球死亡之後﹐變成未結合型膽色素又稱間接膽色素﹐通常分子小﹐不易溶於水﹐能被腸道吸收﹐重回血液﹐幾乎無法由腎臟排泄至尿中。基本上間接膽色素是總膽色素與結合型膽色素的差值。換句話說﹐這就是游離在血液中的膽色素。如果間接膽色素過高﹐代表紅血球大量死亡或肝臟發生疾病肝炎﹐無法迅速處理間接膽色素的轉化﹐未結合型膽色素濃度過高是黃膽(Jaundice)的主要原因。對黃膽的鑒定很重要。一般情況當肝炎﹑膽管、膽囊或胰臟有結石或腫瘤阻塞時,血中未結合型膽素原濃度也會略微昇高﹐只有在膽紅素結合生化反應出現障礙,或溶血性黃膽等時﹐血中未結合型膽素原濃度才會激增。其在血中的正常範圍是0.1~0.9mg/dL

正常的情況下,血液中的直接型膽紅素應只佔總膽紅素20%左右。當發現(DB/TB)比例高過50%時,稱為直接型或結合型高膽紅素血症(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emia),可能有肝膽的問題,有時是類固醇、避孕藥等藥物,或某些毒素影響膽汁在微小膽管中排泄不暢,造成膽汁滯留,因此,在發生上述情況時,對於服用的相關中西草藥或健康食品等,不妨一併諮詢醫生。

當間接型膽紅素在總膽紅素中的比例(IB/TB)超過75%,稱為間接型(非結合型)高膽紅素血症(Un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emia)。血液裡的膽紅素源自於紅血球內的血紅素,當紅血球的代謝異常,或者大量血紅素釋放到血液中時,經代謝所產生的未結合型膽紅素太多,這時候肝臟來不及處理,而出現未結合型高膽紅素血症。常見的原因是:溶血(血球的過度溶解現象,如蠶豆症患者)、血腫(瘀血塊)的大量吸收、造血功能異常,如地中海型貧血或巨細胞貧血,以及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等。

  • 澱粉脢 (Amylase)
澱粉脢有兩種。一種是存在唾液中。另一種是由胰臟細胞所分泌的。其功能主要是將大分子的多醣類﹐水解成小分子的單糖或雙糖。在肝臟疾病或嚴重燒傷時﹐澱粉脢量會下降。但在胰臟疾病時﹐澱粉脢量會增加。此外﹐膽管阻塞﹑酒精性中毒、胃潰瘍﹑腮腺炎﹑耳下腺炎以及某些腎臟疾病﹐都能讓澱粉脢量增高。其在血中的正常範圍是33~116IU/L

  • 尿素(Urea)
尿素是氨基酸在肝臟中分解後的產物。經血液攜帶至腎臟於以排除。其在血中的標準範圍是8.0~20.0mg/dl。若過高時﹐可能是攝取過量的蛋白質﹑細胞感染﹑腫瘤原因﹑飢餓狀態﹑手術過後﹐代謝性酮酸中毒以及腎臟疾病等。

  • 尿酸(Uric acid)
當男性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mg/dl以上,女性在6mg/dl以上時,便稱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尿酸是普林(Purine)代謝的產物。普林經由肝臟代謝後形成尿酸。尿酸大多由腎臟排出體外。痛風(Gout)是由高尿酸引起最有名的疾病。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會在身體各器官沈澱,可引起腎臟衰竭、腎或尿道結石、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致命的併發症。尿酸的標準範圍是﹕2.5-8.5 mg/dl。


  • 肌酐酸(Creatinine)
血中肌酐酸濃度常用於鑒定腎功能衰退的程度及腎臟病病情的監控。肌酐酸從肌肉釋放進入血液,幾乎完全由腎絲球體過濾排出體外。因此,當腎絲球體過濾功率降低時,血中肌酐酸值即會增高。肌酐酸標準濃度是在0.44~1.00 mg/dL。可是肌酐酸的產生量與病人的性別﹑年齡或肌肉多少有關﹐例如某些老人因為肌肉很少﹐縱使有腎功能疾病﹐其肌酐酸值也可能維持正常。總之﹐評估腎功能的方法不能單憑肌酐酸值。有關肌酐酸檢查的資料﹐請參閱腎臟衰竭的簡介一文。


  • 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
BUN為蛋白質代謝的產物,也經腎臟的絲球體濾出﹐再由尿液排泄。因此,血尿素氮的多寡﹐可反應出腎臟的過濾功能。由於血中尿素氮的濃度(正常值為6-20mg/dl),會隨著蛋白質攝取量和種類、身體水份量及腎功能的狀態而改變﹐也可以用來做評估腎功能的指標。但是評估腎功能時,仍應同時考慮肌酸酐是否正常。如果血尿素氮濃度過高﹐可能是蛋白質攝取過量﹐排尿系統的阻塞如尿道結石或發炎﹐其他疾病﹕糖尿病﹑癌症﹑甲狀腺亢進﹑消化道出血等。如果血尿素氮濃度過低﹐可能是營養不良﹑肝硬化﹑肝衰竭﹑懷孕﹑尿崩症等。

在正常情況下,血中尿素氮(BUN)與肌酸酐(Creatinine)的比率大約是10~20之間,但二者並不是平行或同步升降的,此乃由於血中尿素氮的濃度,會隨蛋白質之攝取量的多寡而變動,可是肌酸酐的產生與排泄較穩定,不會受外來因素的影響。 因此,在慢性腎衰竭時,肌酸酐的排泄會慢慢降低,將導致血漿中肌酸酐升高的程度較嚴重。如果比值大於標準值,也就是尿素氮與肌酸酐的比率過高(大於20),表示係非腎臟因素的氮質血症(Prerenal azotemia)。若小於標準值,也就是尿素氮與肌酸酐的比率過低(小於10),則往往表示腎臟因素的疾患所引起的氮質血症。

血中尿毒,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NPN)含量顯著升高,稱氮質血症(Azotemia)。血中氮質排泄障礙,遂蓄積於血液中,這是腎衰的結果。短時間裡大量進食高蛋白食物,雖然腎功正常,但時間短不能迅速地排出過多的氮質,也會出現過渡性的氮質血症。


    • 腎絲球過濾率(Estimation Glomerular Filtrating Rate﹐eGFR)
    eGFR是檢查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是比較精準評估腎功能的方法。一般正常人的eGFR值大多在90 ml/min/1.73m2以上﹐如果eGFR值在60 ml/min/1.73m2附近的話﹐恐怕腎臟功能已進入中度腎衰竭的境界。尤其是在使用藥物上﹐腎絲球過濾率過低的病人容易引起急性腎衰竭。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利用下列網頁算出腎絲球過濾率的值﹕

    http://www.mil.mohw.gov.tw/CKD/GFR_Calculator.asp


    請選擇(1)性別﹐並輸入(2)肌酐酸(Creatinine)值與(3)年齡﹐肌酐酸的標準濃度是在0.5~1.3 mg/dL。公式會自動計算出腎絲球過濾率(eGFR)。此公式只合適中國人﹐十八歲以上。一般正常人的(eGFR)必需要在90 ml/min/1.73m2以上。醫生通常引用(eGFR)的數值來決定腎臟衰竭的程度。譬如輕度慢性腎衰竭eGFR:60~89 ml/min/1.73m2﹐中度慢性腎衰竭eGFR:30~59 ml/min/1.73m2﹐重度慢性腎衰竭eGFR:15~29 ml/min/1.73m2﹐末期腎臟病變eGFR:<15 ml/min/1.73m2。

    美國(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公佈初次洗腎的標準:只要eGFR值小於10.5 ml/min/ 1.73 m2的腎臟衰竭患者﹐就需要接受洗腎的治療。對於年長或患有糖尿病者﹐最好接受傳統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至於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比較適合年輕與無糖尿病患者。


    • 鈉離子(Sodium)
    鈉離子在血中的正常值是﹕134~148mEq/L。人體內鈉離子的濃度是藉著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加以調控。當鹽的攝取量增加時,血中鈉離子濃度提高﹐尿中排出的鈉也隨著增加。鈉的排泄量與飲食中所含的鹽成正比。所以有心臟病與腎臟病的人﹐要避免攝取過多的鹽份。如鈉離子濃度太高﹐又稱為高血鈉(Hypernatremia),會造成身體脫水或者由﹕庫欣氏病﹑尿崩症、氣管或支氣管炎等疾病所引起的。如鈉離子濃度太低﹐又稱為低血鈉(Hyponatremia),會造成腹瀉與嘔吐或者由﹕腎炎、幽門阻塞﹑胰臟炎﹑糖尿病性酸中毒﹑嚴重燒傷﹑愛迪森氏症等所引起的。

    • 鉀離子(Potassium)
    鉀離子在血中的正常範圍是﹕3.4~4.8mEq/L。鉀離子控制人體內的細胞水份平衡,維持正常的心跳及協助排出體內的廢物。鉀離子的平衡是靠腎小管的分泌作用來加以調節。由腎上腺皮質分泌出來的留鹽激素(Aldosterone)作用在集尿管上可使鈉重吸收。因此利用鈉與鉀交換,而將鉀由管壁細胞分泌入細尿管腔,使體內過剩的鉀得以排泄﹐而保持鉀的平衡。此外﹐鉀離子在神經傳導上十分重要。缺乏時會引起肌肉抽筋痙攣﹐腹瀉﹑噁吐﹑昏睡與心跳不正常,即為低血鉀(Hypokalemia)。如果太高﹐代表腎臟功能不佳如腎衰竭﹑愛迪森氏病(Addison's disease)以及糖尿病的酸中毒等,即為高血鉀(Hyperkalemia)。

    • 鈣離子(Calcium)
    血液中鈣離子(血清鈣)佔總總鈣量的一半左右﹐非離子鈣大部份與蛋白質結合﹐血中白蛋白(Albumin)量下降時﹐總鈣量會跟隨下降﹐但離子鈣濃度維持不變。血液中鈣離子的標準濃度是﹕8.1~10.2mEq/L副甲狀腺賀爾蒙的功能是幫助身體維持鈣和磷質在體內的平衡。當血中鈣離子下降時,副甲狀腺會分泌適量的副甲狀腺賀爾蒙來增加骨骼中鈣質釋出,同時刺激活性維生素D的合成﹐以增加小腸對鈣的吸收與降低尿鈣的排泄﹐來恢復血鈣的平衡。此外﹐抑鈣素(Calcitonin)是由甲狀腺(Thyroid gland)分泌﹐其主要的作用是藉由延緩分解骨骼中的質﹐來降低血液中鈣離子的濃度。其他能影響骨骼代謝的激素還有雌激素﹑雄激素﹑生長激素等。因此﹐通常質的異常與新陳代謝以及內分泌有關。能導致血鈣過高的疾病有﹕副甲狀腺亢進﹑甲狀腺不足﹑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內分泌腫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m﹐MEN )﹑乳癌等。能引起鈣過低的疾病有﹕甲狀腺亢進﹑副甲狀腺不足﹑高血磷﹑腎臟功能衰退﹑維他命AD中毒﹑骨質軟化等。

    •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與氧氣都是由血紅素攜帶。二氧化碳的濃度能影響血液中酸鹼質的變化。約有95%的二氧化碳與血紅素結合﹐另外約5%在血液中﹐與水形成重碳酸離子﹐或和血中蛋白質形成碳醯胺化合物等之化學結合。二氧化碳在血中濃度過高會影響心肺循環與中樞神經系統

    當血液中二氧化碳(CO2)過多時﹐會刺激腎臟分泌腎活素(Renin),活化RAA系統(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詳情請參閱高血壓的簡介一文。能造成血壓飆升,對心臟,肺臟,腎臟,血管等,均有不利的影響。

    尤其是急性肺炎,肺部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必需緊急住進加護病房。此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呼吸衰竭等的病人,也要留意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情形。

    人體的酸鹼平衡系統相當複雜,流通體內的血液之酸鹼值,主要是經由肺臟之呼吸作用,來排除血液中過量的CO2,或是經腎臟移除過量之碳酸氫離子,藉此把酸鹼值維持在pH值7.4。身體流失過多的氫離子H+,或滯留過多的HCO3-,可以引起代謝性鹼中毒。如果二氧化碳過多,血液pH值降低,即血液變酸,能影響許多生理酵素的功能,造成正常代謝功能的障礙。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血液的酸鹼值(PH值)應為7.35~7.45,當人體的PH值高於7.45,且HCO3-高於26 mEq/L時,便稱為代謝性鹼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 ,也簡稱為代鹼。代謝性鹼中毒患者會出現四肢麻木、刺痛、心律失常、低血鉀、肌肉無力、反應遲鈍等症狀。

    一般人二氧化碳換氣能力(PaCO2)應該在35~45mmHg。血液中重碳酸鹽(HCO3-)濃度應該在20~29mEq/L。如果重碳酸鹽濃度低於20以下,則表示代謝性酮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代謝性酮酸中毒患者常會出現深而快的呼吸,有時呼氣中帶有酮味,面部潮紅,心率加快,血壓常偏低,肌張力降低,腱反射減退等,即應懷疑有代謝性酸中毒。

    • 氯離子(Chloride)
    氯離子是細胞外液中主要的陰離子,與鈉離子、鉀離子共同維持血液的酸鹼平衡。氯離子可形成胃酸(鹽酸),能夠幫助蛋白質在胃中的消化,也可消滅食物中的有害細菌。當人體中的氯離子濃度較高時﹐能加速肺部二氧化碳的排除。氯離子在血中的正常範圍是95~105mEq/L

    • 磷質(Phosphorus)
    血液中磷質的標準濃度是﹕2.8~5.5mEq/L。骨骼主要是 鈣與磷的化合物。當腎臟功能不良時﹐無法排除體內過多的磷質﹐就會造成血中磷質過高與鈣質降低。如果腎臟功能不全﹐會影響維他命D的活化﹐使人體吸收質的能力變差。長期的磷鈣不平衡﹐會導致副甲狀腺亢進﹐嚴重影響骨骼的結構﹐造成骨骼病變。能導致血磷過高的疾病有﹕腎臟發炎﹑尿毒症﹑胰島素過多等。能引起磷過低的疾病有﹕佝僂症﹑軟骨症﹑黏液性水腫﹑心臟疾病等。

    • 陰離子間隙(Anion Gap)
    陰離子間隙是代謝性酸中毒鑑別診斷最重要的依據﹐因為病人血中的氫離子濃度上升﹐重碳酸根濃度下降。陰離子成份主要來自蛋白質,特別是白蛋白。至於血漿中其他陰或陽離子﹐如鈉、鈣、鎂、磷酸、尿酸等離子濃度﹐大致上是可以相互抵銷。陰離子間隙在血中的正常範圍是在8~12 mEq/L。除了驗血中陰離子間隙之外﹐也可以驗尿陰離子間隙。通常陰離子間隙的測試﹐是用來診斷代謝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酸中毒﹑乳酸中毒等﹐或其他中毒﹐如酒精中毒﹑甲醇中毒﹑水楊酸中毒等。嚴重腎臟衰竭的病人﹐其陰離子間隙也會增高。

    以下是按照病情需要﹐比較特殊一點的血液檢查項目:

    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CRP)

    CRP是一種由肝臟生成出來的特殊蛋白,對肺炎球菌的C多醣體有反應,所以叫做C反應蛋白。在細菌感染或組織受損時
    此蛋白會急速增高﹐復原後則會急速降低。在發炎反應中﹐CRP值的變化範圍非常大﹐因此﹐CRP有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的名稱。因為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與組織發炎或脂肪沉澱血管壁有關﹐所以CRP長期偏高的人屬於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高危險族群此外﹐血液中CRP的濃度與其他慢性病如高血糖﹑高血脂或高血壓都有密切的關係﹐譬如糖尿病患的CRP也有偏高的趨勢。目前發現測定CRP與LDL的濃度﹐對預防心臟血管疾病一樣有效。如果CRP的濃度低於1.00mg/L﹐算是心血管疾病的低危險群﹐CRP的濃度若在1.00mg/L與3.00mg/L之間﹐屬於心血管疾病的中級危險群﹐若是超過3.00mg/L的話﹐就是心臟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總之﹐CRP的濃度與發炎、感染及組織傷害有關。尤其手術後﹐CRP突然增高﹐通常代表術後感染發生的機會非常大。另外﹐CRP也可以做為﹐發炎性或機械性病因診斷上的參考。

    CRP的濃度也可以運用在﹐區分細菌或病毒的感染上。在嚴重細菌感染時,通常CRP大於8mg/L﹐甚至於在敗血症時﹐CRP可以高達30-40mg/L。在一般病毒感染疾病中﹐通常CRP值也會增高,但極少超過6mg/L。健康的人在正常情形下﹐CRP的濃度應該維持在0.5mg/L以下。目前CRP的標準範圍:0.0 - 9.0 mg/L。

    紅血球沉澱速率(ESR)與C反應蛋白(CRP)是組成發炎指數的重要依據﹐有關發炎指數的資訊﹐請參閱本文中﹐有關紅血球沉澱速率(ESR)的介紹。

    抗細胞核抗體(Antinuclear Antibody Test, ANA Test)
    ANA呈現陽性反應時﹐代表受檢驗者﹐可能有自體免疫方面的問題。此類特異抗體是對細胞核內各種成分﹐如核酸(Nucleic acid)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抗體的總稱,現在已發現20餘種ANA,而形成抗核抗體譜(ANAs)。ANAs通常用來鑒定自體免疫失常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修格蘭氏症候群等。自身抗體的滴度正常標準應該在(1﹕40X)或簡稱40以下﹐通常有意義的陽性反應﹐是要在80X以上。

    有關血中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檢查詳細質料﹐請參閱“膽固醇的簡介”一文。有關肝臟功能的測試﹐請參閱“肝炎的簡介”一文。有關腎臟功能的檢查﹐請參閱“腎衰竭的簡介”一文。另外﹐與血液相關的檢查如磷酸肌氨酸激脢(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MB)﹑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自體免疫抗體(Autoantibodies)等﹐均發表在以下諸文章中﹕痛風的簡介﹑糖尿病的簡介﹑中風的簡介﹑心肌梗塞的簡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簡介﹑高血壓的簡介﹑免疫系統的簡介以及甲狀腺亢進的簡介等。

    https://www.kingnet.com.tw/health_checkup_analysis/main.php


11 則留言:

  1. They’re amazing I especially liked the last one Jual Obat Kutil Kelamin Tokcer  Murah

    回覆刪除
    回覆
    1. Thank you for your positive feedback.

      Frank

      刪除
  2. 感謝分享,都是非常有幫助的知識!

    回覆刪除
  3. Dear Yoga,


    多謝您的回饋意見,歡迎多多批評指教!

    祝您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Cheers,

    Frank

    回覆刪除
  4. 很明顯,一些HIv患者被奴役抗病毒藥和其他東正教藥物,只是為了抑制這種病毒而不是永久治愈它。自2015年以來,我一直在感染這種病毒,直到被一位博客作者介紹我為止,該博客作者還在線講述了她的故事,講述了使用詹姆士草藥治療後她如何治愈生殖器皰疹。自從我被治愈HIV / AIDS以來已經一年零兩個星期了。多虧了這位偉大的詹姆斯博士,我的治愈讓我看到了天然草藥的巨大重要性以及它們在人們生活中所做的出色工作。我想知道為什麼人們每次生病時仍然花錢在手術,注射和藥物上。天然草藥可以治愈各種疾病,包括酒渣鼻,牛皮癬/帶狀皰疹,狼瘡,帕金森氏病,精神分裂症,癌症,脊柱側彎,膀胱癌,結腸直腸癌,乳腺癌,腎癌,白血病,肺癌,皮膚癌,子宮癌,前列腺癌癌症,纖維肌痛,綜合徵性纖維增生,癲癇性多普特氏病,糖尿病,乳糜瀉,血管病,共濟失調,關節炎,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阿爾茨海默氏病,腎上腺皮質癌,哮喘,過敏性疾病,Hiv_Aids,Hiv_Aids,Hiv_Aids皰疹,癌症,陰道灼熱,糖尿病,哮喘,EBV,HIV,肝炎,腫大等。我親眼所見。我被愛滋病治癒了,我的姑姑和她的丈夫被詹姆斯醫生用天然草藥和根提取物治愈各種疾病治癒了。甚至詹姆斯博士也向全世界證明了天然草藥可以治愈各種疾病,他還使用天然草藥治癒了無數人。我知道很難相信,但這是一個生動的見證。他準備了草藥,並通過DHL COURIER SERVICES將其發送給我,我按照他的指示服用了。用完他的草藥7天后,我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出來了,我被測試為陰性。嘗試草藥並沒有什麼害處,它可以治愈您所患的任何疾病,所以為什麼不嘗試嘗試一下草藥,看看它的功效。在電子郵件上.... drjamesherbalmix@gmail.com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