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心律不整的簡介(Arrhythmia)



心律不整的簡介

正常人是不會自己感覺到心臟跳動的。但是心律不整(Arrhythmia)的病人,則因血流力學的改變,常會感覺到自己心跳的異常。一般人在發燒﹑運動﹑焦慮﹑緊張(交感神經受激)或女性懷孕時﹐心跳速度會增加。然而在年老力衰﹑睡眠﹑甲狀腺不足﹑電解質失衡﹑飢餓或迷走神經(Vagus nerve)(副交感神經)受激時﹐心跳會減慢。心律在一天之中﹐會有一些變化﹐但是變化中仍有其規律與型式可循。一旦心律超出標準範圍﹐或者突然無由的發生心跳異常現象﹐同時合併有血壓異常﹑暈眩﹑心悸或心臟病變等現象出現﹐就要馬上接受醫生檢查或治療。


在平常狀態之下﹐每人每分鐘心跳次數﹐應該在60至100之間。但因體重﹑年齡﹑性別﹑運動﹑情緒﹑體溫﹑心理﹑生理等因素的影響﹐心臟跳動會出現起伏的現象。心臟跳動過慢(Bradycardia)或稱為緩脈心律不整(Bradyarrhythmia)﹐嚴格的講﹐即每分鐘心跳低于45次。通常緩脈心律不整包括﹕竇房結(Sinoatrial or Sinus node, SA node)病變﹑房室結(Atrioventricular node, AV node)阻礙﹑心臟傳導系統障礙或纖維化等。換句話說﹐就是神經信號產生或傳導的差錯。

心臟跳動過速(Tachycardia)或稱為頻脈心律不整(Tachyarrhythmia)﹐嚴格的講﹐即每分鐘心跳超過140次。通常頻脈心律不整包括﹕心室或心房顫抖(Ventricular or Atrial fibrillation)、心室頻脈(Ventricular tachycardia)或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 等。也就是屬於心臟肌肉或構造上的異常﹑損傷或老化(纖維化)。


除了上述兩種情形之外﹐心臟跳動不規則也可能引起心悸(Palpitation)的感覺。所以心悸病人可能會感覺到心跳迅速、跳動強烈、突然劇烈跳動、跳動不規則、暫時停止又繼續跳動,或是在規則的心跳中﹐突然多跳了一下等狀況。


理論上心悸是心臟不正常的活動﹐所引起的不適感。是指心電圖上心跳數目(速率)的異常﹐但看不出心跳形式(節律)的異樣。心悸發生的原因非常多,可能是來自非常單純的精神緊張,也可能的是由心臟病所引發的心律不整。因此﹐心悸症狀的出現,不一定就是心律不整。嚴重心律不整的病人不僅心跳數目異常﹐而且心跳形式也會出現異樣。

通常心跳緩慢的人,其血壓相對地也比較低,有高血壓的人,通常心跳數目偏高或者正常。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才會出現高血壓,但心跳數目低的情形。

當心臟病發作(心肌嚴重梗塞)的時候,才會出現高血壓與心率過緩的情形。通常這類病人原先就患有高血壓。

患有竇房結病變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的病人,在心律不整發作時刻,也可能有高血壓與心率過緩的情形。甚至匯合了心率震盪不穩定的可能。

心房顫抖(Atrial fibrillation)的病人,經常也有房室結(Atrioventricular node﹐AV node)的問題,房室結主要掌控心跳。心房顫抖(AF)是來自心跳之前,心房的顫動導致心跳數目降低。如果心房顫抖的病人,已經患有高血壓在前的話,當心房顫抖發作時分,會出現高血壓與心率過緩的情形。

下列是有可能出現高血壓,但心跳數目亦高的情形:

(1)病態焦慮:請參閱焦慮的簡介一文。
(2)心臟本身結構性的問題:上心室頻脈(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 ﹑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心室中膈缺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stenosis)等。
(3)內分泌失衡:甲狀腺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Thyroid storm﹑副甲狀腺機能亢進(Hyperparathyroidism)等。
(4)代謝失常:血糖過低(Hypoglycemia):Insulin reaction等。
(5)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等。
(6)腎臟疾病:急性腎臟衰退(Acute kidney failure)﹑先天性多囊腎(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等。
(7)貧血:缺鐵性貧血(Anemia, iron deficiency)﹑慢性貧血(Anemia, chronic disease)﹑血溶性貧血(Anemia, hemolytic)﹑地中海型/海洋型貧血(Thalassemia)等。
(8)其他:脫水(Dehydration)﹑萊姆病(Lyme Disease/Lyme borreliosis)﹑夢魘(Night terrors/Nightmares)﹑肥胖(Obesity)﹑麻醉藥物濫用或過量(Drug Abuse/Overdose)等。至於低血壓與心率異常的情形,在此暫時不討論。



心臟主要是由肌肉構成的。心肌是一種不隨意的橫紋肌﹐在生理與構造上不同於骨骼肌或平滑肌當心臟在跳動時﹐心肌會產生微弱的電流﹐而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 or EKG)是一種儀器﹐專門記錄心肌電流的變化﹐也就是心肌活動的變化。


心臟收縮和跳動都是受到電擊的反應﹐是由自主神經﹑荷爾蒙與溫度來調控。產生擊的器官叫做竇房結(Sinoatrial node or Sinus nodeSA node)位於右心房上方﹐主要接受來自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的刺激﹐是電脈衝(Electrical impulse)的出發點,換句話說就是主宰心臟跳動的樞紐﹐是由一群特殊的細胞組成的天然節律器(Pacemaker)。延腦的生命中樞會不停的發出訊息,經由自主神經系統,傳遞給心臟右心房靠近大靜脈處的節律點,由它來操縱心臟的整個跳動。


竇房結就像個「汽車的點火系統」﹐能規律地發出微弱電擊信號﹐經(Bachmann's bundle)向右傳導到右心房頂端部位﹐同時向左傳導到隔壁的左心房﹐由結間徑(Internodal tracts)向下傳遞到房室結(Atrioventricular node, AV node)﹐結間徑能藉此帶動心房去極化﹐而促成心房收縮。電脈衝動接著經過房室結與神經叢(希氏徑﹐His Bundle)﹐傳導到心臟中間地帶﹐再通過(Left bundle branch)與(Right bundle branch)向下﹐分別傳遞到左右心室﹐最後由浦金氏纖維(Purkinje fiber)沿著右心室下方向上﹐操縱心臟收縮和跳動。


當竇房結發出的電子脈衝到達心時,引起心肌肉的去極化(Depolarization註一)。心肌肉去極化後﹐心收縮,繼而將血液擠送到心室。之後,電子脈衝會進一步傳到位於心及心室間的房室結(Atrioventricular nodeAV node) 房室結就像一個轉運調節站,在脈衝尚未到達心室前,減緩其速度﹐信號大約經過0.07秒的延遲待血液進入心室以後,會通過系統中的希氏徑(His Bundle)往下至浦金氏纖維(Purkinje fiber),再經由這個網狀系統到達左心室的底部,使電擊刺激向上傳達到兩心室。


當心室肌肉接收到電擊刺激後,便會引發收縮,將血液由左心室壓出經主動脈循環全身﹐由右心室壓去肺臟行氣體交換。此時心臟暫時進入休息狀態﹐也就是一般稱為再極化(Repolarization註二)﹐等待下一個電刺激的來到。


如果信號傳導出現差錯﹐或心心室去極化不穩定﹐就會引起心律不規則﹐心律不整能影響心臟的功能和功率。


的收縮﹐在心電圖上會出現P波﹐代表心的去極化。心室的收縮﹐在心電圖上會出現QRS波﹐代表心室的去極化(收縮)。在心電圖上會出現T波﹐代表心室的再極化(舒張)。Ta波是為心房的再極化(舒張)﹐通常是出現在P波之後。因為Ta波比較微弱﹐所以經常被QRS波蓋掉。心臟完成一次跳動﹐可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是心房收縮﹐心室舒張。
第二階段是心室收縮﹐心房舒張。
第三階段是心房與心室﹐同時一起舒張 。

由此可見﹐心房與心室並非完全同步地收縮或舒張。至於心律不整的情況
大多可由心電圖的記錄中判斷出來﹐例如P波與QRS波的相關對稱性﹐QRS波的寬度﹐是否有P波或重複P波﹐以及各波之間的節律性,重複性與間隔等。

P波的間隔,大約是0.10 sec.,例如P波異常的話,通常代表心房顫動,心房顫動時,P波被一些小的、不規整的顫動波所取代,基線出現不平穩。另外心房撲動,室性心動過速,高鉀血症等,都可以影響P波的標準形狀。

P波和R波之間隔(PR interval,PRI),PRI大約是0.12~0.20 sec.,如果PRI過長的話,就有可能是心傳導阻滯(Heart Block)。

QRS波的間隔大約是0.06~0.12 sec.。如果QRS間隔過長的話,就有可能是早發性心室收縮(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

R-R波之間的間隔(R-R Interval,RRI),如果RRI的間隔非常規律,則代表心律正常,否則就要再進一步的分析。



心律不整的肇因可分為三大類。第一是因心臟結構﹐如心肌、瓣膜等出現了問題﹐如瓣膜性心臟病﹑心臟擴大或肥厚等。第二是因電流傳導﹐如竇房結﹑房室結﹑電流傳導路徑等﹐出了問題﹐如心律過慢。第三是由服藥或疾病所引起的干擾問題﹐如缺氧﹑缺血﹑自主神經失調﹑電解質失衡等。


心律不整的基本種類可分為四種﹕

(1)竇房結引起的
心律不整﹐即激發心跳訊號的頻率﹐出現不穩定﹔例如竇房結病變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

(2)異位性心律不整(Ectopic rhythm)﹐即電氣生理傳導並非來自竇房結﹔例如異位性心房頻脈(Ectopic atrial tachycardia,EAT)。

(3)正常傳導路徑遇到中斷或傳導延遲﹔例如房室傳導阻滯(Cardiac A-V block)。

(4)早期激發性的心律不整(Preexcitation syndrome)﹐即電氣生理繞過正常傳導路徑﹐而經由其他的傳導捷徑﹐往下送﹐形成電氣短路。例如(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WPW)WPW症候群。


大多數心律不整發生在上﹐是為良性心律不整。如果出現在心室上﹐情況就會比較嚴重。因為心室心律不整(Ventricular arrhythmia)﹐如心室頻脈與心室顫抖等﹐大多是由於心肌受損所造成的。


心律不整(Atrial arrhythmia)最通常是出現顫抖(Atrial fibrillation)﹐因為心臟的傳導系統出了問題﹐例如收縮的信號不出自竇房結﹐而是由心某處肌肉發出的﹐所以改變了規律心收縮的頻率﹐造成心顫動。因此,心電圖上出現反覆不規律的波動,P波過於密集的重複,P波與QRS波不對稱,QRS波間隔不穩定等異常現象。

心房顫抖是因為異常快速的電氣活動所造成的,快速電氣活動發生的區域,大多來自肺靜脈一帶,其他胸腔靜脈或心房組織,也有可能是異常放電的源頭。

心房顫抖(AF)就像心房內的血液遇到亂流,主要是控制心跳節奏的機制出現毛病。這種血液亂流在心房中,就像颶風襲擊一樣,增加血液滯留在心房的時間,容易形成血栓。換句話說,就是心臟不正常的運作,心房無法排空血液,導致血液沉澱,留在心房內進而形成血塊(血栓)。血塊隨著血液流進腦部,容易造成腦中風。

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AFL)的電流迴路旋轉範圍比較大,也比較規則,心電圖上出現反覆的鋸齒狀電流。心房顫動的心房電流更亂,同時有很多個迴旋(Rotor)存在。這些旋轉群本身會四處打轉,相互間會彼此碰撞,抵銷,和新生。電流一亂相互干擾,總和電流就不規則了,所以心電圖上心房電流看起來只有微微不規則抖動。同時心室收縮的節奏,可能出現不規則的情形。

心房顫抖(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與心房的大小﹑厚薄﹑心肌纖維化﹐或電子脈衝激發﹑持續和傳遞有關。心房顫動是心房突然快速且無序的搏動,這種異常現象與心室收縮無關。當心房顫抖發作時﹐心房顫抖的頻率﹐可以高達每分鐘300次~600次﹐心房也因此﹐喪失了其原有的收縮功能。心房通過房室結(Atrioventricular node, AV node)傳遞到心室的電子脈衝﹐大概是每分鐘100次~160次﹐心房顫抖主要會降低心臟泵血的功能。

當心房快速顫抖時﹐並不能有效地將血液壓進心室﹐同時破壞了心房與心室相互之間的運動韻律。正常血液動力學的改變﹐造成血液滯留心房過久﹐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因而導致許多疾病的上身﹐譬如心肌受損﹑中風﹑老年失智症以及鬱血性心臟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等。

一般心房顫動是沒有很明顯的症狀﹐通常有心悸﹑心跳忽快忽慢﹑頭暈﹑胸悶﹑呼吸不順﹑脈搏不規則等。因此﹐要監測心房顫動的上身﹐每天量血壓之際﹐不妨多量幾次﹐若測量血壓之收縮壓的讀數中﹐在任何兩次鄰近測量之間﹐收縮壓的讀數相差在20mmHg以上﹐就需要小心﹐如果上述情況經常發生﹐就要接受進一步檢查。平時要經常量一下脈搏的數目與穩定性﹐如果差異範圍大﹐例如脈搏數目突然超過100或低於60次﹐也要特別注意。甚至要請教醫生﹐是否接受進一步心律的檢查。

許多心房顫動的患者﹐大多同時患有長期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或糖尿病等。因此﹐這些病患平時就要特別留意自己的健康。因為心房顫動是導致中風發生的重要因子。

心房顫動這個現象與汽車引擎迴火
(Back fire)十分類似﹐會影響血液進入心室的功率與流量。此外﹐脈衝信號發生迴路或中斷等﹐也會造成心房與心室無法配合的問題。


異常顫抖時﹐由於心臟長期跳動不規則,使左心房內血液滯留與震蕩﹐容易導致左心房內凝血塊(Atrial Blood Clots)的形成﹐一旦血液凝聚或血塊脫落﹐就會變成栓塞物(Emboli)﹐能隨著血液循環﹐被運送到身體各處去。血栓的形成與(1)血流異常如血管分歧或阻塞﹐心臟功能不健全等﹐(2)血管壁異常如血管硬化或發炎等﹐(3)血液成份異常如凝血元素的變異﹐或凝血生化反應的改變等有關。至於血栓的形成與種類﹐請參考心肌梗塞的簡介一文。

如果
栓塞物塞到冠狀動脈﹐會引起心肌梗塞﹐萬一阻塞到腦血管﹐就發生中風(Stroke)。心顫抖的危險性隨著年齡﹑心血管疾病﹑心瓣膜異常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而增高。如果不馬上接受抗凝血治療的話,這類心房顫抖年長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相當高,因為心房內的血栓﹐有可能會隨著血流循環到腦部﹐阻斷腦血管的血流﹐要特別小心留意。如果是腦血管微阻塞的話﹐會提高罹患老年失智症的機率。


一般心律不整性心臟病的部位可以由心電圖中波形顯現出來。P波代表心收縮的結果。QRS波代表心室去極化。如果PR之間的距離太長﹐代表房室結有阻滯的情形。大體上心律不整﹐QRS波仍為窄波﹔但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形態各異及不規律的顫抖波。心室心律不整﹐QRS波出現不正常的寬波﹐例如QRS波消失﹑波幅昇高等。


心電圖可以檢查出約80% 的心悸原因。不過一般操作心電圖檢查時﹐不一定是心跳異常的時刻﹐因此無法記錄心跳異常的現象。霍特心電圖(Holter Monitoring)是一種可連續二十四小時記錄的心電圖,能讓病人戴在身上,便可以做全天候的記錄。


不過要完全確定出原因,還需借助心電生理學檢查(Electrophysiology StudyEPS)


此外,毛地黃(Digoxin)中毒、風濕性心臟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不足都會引起心律不整。先天性心臟病、腎臟衰竭﹑梅毒、高血壓,以及外傷性心臟病,有時也可能引發心律不整。值得注意的是,非心臟性疾病如新陳代謝異常、貧血、電解質不平衡、麻醉、藥物中毒,以及精神﹑神經性疾病,都有引發心律不整的可能。



心律不整的危險族群

  • 年齡
年齡越大越易得心臟病。主要是血管硬化變窄﹐使血流不暢。心肌長期過勞而肥大或受損﹐電擊信號傳導出現短路或迴路。老年人心臟擴大﹐使得心耳心室收縮配合欠佳。


  • 其他疾病
自律神經失調(Autonomic instability)電解質不平衡、呼吸衰竭、腎衰竭﹑更年期﹑心血管老化﹑心肌發炎﹑高血壓﹑肥厚性心肌病變﹑瓣膜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尿毒症相關的問題﹐如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不足等﹐也都是造成心室性心律不整的原因。


  • 吸煙與喝酒
香煙中的尼古丁或煙草化學物質會損害心臟血管。若血管出現裂痕,膽固醇便會積聚起來。許多研究報告已明確指出﹐吸煙與心臟疾病有密切的關係。飲酒過度能刺激心跳﹐能造成心室性心律不整


  • 遺傳與家族病史
家族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不足﹑左心室肥大、高血壓、貧血、心臟功能不良和冠狀動脈心臟病﹐其後代有較高的得病率。


  • 焦慮症
長期在忙碌生活與沉重工作的壓力下﹐能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可能與重大慢性疾病息息相關,如氣喘、高血壓、心律不整、消化性潰瘍、肺栓塞。焦慮症還能增加因心臟血管性疾病所引起的死亡率。


  • 肥胖
中年以後出現體重過重﹐除了荷爾蒙失調﹑血壓﹑膽固醇與血糖問題之外﹐經常有代謝症後群的問題﹐使許多慢性疾病逐漸纏身。肥胖的人﹐體內有大量的脂肪細胞﹐脂肪細胞激素(Adipocytokine)的分泌過剩﹐讓血管收縮﹐引起血壓上升。脂肪細胞激素包括﹕瘦體素(Leptin)﹑脂聯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等﹐脂肪細胞激素的濃度﹐會直接影響到胰島素﹑腎上腺素﹑內皮素-1(Endothelin-1)等激素的分泌與效果。此外肥胖還會加速動脈硬化,並使心臟負荷過重。因此體型愈是肥胖,愈容易誘導心臟病的發作。


  • 藥物
一般治療心律不整的藥物﹐本身就能造成心律不整﹐所以要特別小心。定時服用定量藥物﹐不可隨意中斷或服用過量。麻醉劑也是一種能影響心臟跳動的藥物。因此有吸毒習慣的人﹐都是高危險的族群。此外﹐許多常用的藥物或藥物混合﹐如感冒藥﹑抗生素阿奇黴素(Azithromycin)﹑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等﹐也可能引起某些服用者的心律不整。因此﹐在服藥之前﹐要熟讀藥品的副作用與禁忌。




心律不整的症狀



大部分心悸病人會表現出心跳過速或是心跳不規則。換句話說,心律不整是一種疾病,而心悸則是此病的表現方式。心悸發生時,除了因為心跳不正常所引起的不舒服感以外,若是心跳速度過快,還可能引起呼吸急促﹑胸悶﹑胸痛﹑暈眩、冒冷汗、嘔吐、昏厥﹐甚至休克;若是心跳速度太緩慢,則可能引起四肢冰冷﹑全身乏力﹑低血壓﹑暈眩或昏厥。引發心律不整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疾病,90%~95%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都合併有心律不整。因此嚴重時會心絞痛與心臟衰竭﹐甚至造成猝死。


心律不整的診斷


心律不整的結果大多能反應在脈搏上﹐如果經常出現脈搏不穩定﹐忽強忽弱﹐或快慢不一的情形﹐就要注意心臟的健康﹐如果可能的話﹐及早接受醫生仔細的檢查。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心電圖檢查。包括一般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及
24小時霍特心電圖檢查。由檢查中記錄到心律不整的資料,進而判斷其心律不整的類別及嚴重度。對於發作不頻繁的病人,可以用長時間心電圖記錄儀來記錄心律不整時心跳的變化。


更精確的心律不整診斷方法是心電生理學檢查。利用心導管的技術,放置數條電極導管到心臟內,記錄心臟內心電圖的變化及心律傳導的途徑。並經由電極導管刺激心臟不同部位﹐把病人平時發作的偶發性心跳過快或過慢的情形,利用電氣生理學檢查方法,誘導病情發作,並由發作時的心導管記錄﹐藉以正確診斷出心律不整致病的肇因,以提供治療心律不整的依據。理論上﹐心電生理學檢查要比心電圖更準確的診斷出心律不整的原因。但有風險存在﹐必須由專業人員來操作。



心律不整的治療


心律不整的早期治療非常重要﹐長期拖延治療﹐往往會造成心臟的永久性傷害。心律不整的治療,依心律不整不同的類型及各種心臟病因,而有各種不同的治療方法。當心律不整與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或心衰竭同時存在時,除了心律不整的治療外,心臟病因的治療也是同樣重要。抗心律不整的藥物療法是依照各種抗心律不整藥物之類型及其合併之心臟病因去作選擇。同時須考慮藥物之副作用,以避免因藥物所引起新的心律不整,而影響到病人之病情。抗心律不整藥物大致包括﹕

  • 貝他阻斷劑(Beta-blockers)
利用阻斷貝他交感神經所分泌的腎上腺素對心臟的作用,來減少心跳的次數﹐同時也減低心臟對氧氣的需求以達到降低心臟負擔。但是有時會讓心臟衰弱和引起氣喘的現象,使用上要特別小心;另外,這類藥物也可能會使葡萄糖耐受力降低﹐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若服用這類藥時,最好要特別留意。肺病或氣喘病患也不宜使用此類藥物。因其副作用可能會引起喘鳴(Wheezing)三酸甘油脂變高﹐與好膽固醇(HDL)降低﹐以及暈眩﹑疲勞﹑憂鬱﹑性無能等。貝他阻斷劑的藥效會因為水與鹽份的滯留而減弱﹐讓血壓逐因此漸回升。所以貝他阻斷劑通常配合利尿劑一起使用﹐來降低血壓。

  • 毛地黃素(俗稱﹕強心劑﹐Digoxin or Digitalis)
毛地黃素可增加心臟的收縮力,降低心跳速率﹐減輕心顫抖的徵兆和症狀﹐如減緩心室對心顫抖的反應等。但這類藥物可能會引起頭暈和嘔吐等副作用。

  • 鈉離子拮抗劑(Sodium channel blocker)
此藥劑是用來治療心室心律不整性心臟病﹐主要功能是延緩心肌細胞的去極化(Depolarization註一)


  • 鉀離子拮抗劑(Potassium channel blocker)
此藥劑是用來治療心律不整性心臟病﹐主要功能是延緩細胞的再極化(Repolarization註二)。目前常被用來治療非永久性心律不整的鉀離子拮抗劑藥物有(Dronedarone)等。


  • 鈣離子拮抗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能抑制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縮﹐可降低血壓與減慢心跳次數﹐此藥物與血液中鈣離子濃度無關。鈣離子拮抗劑主要是阻止鈣離子進入血管或心臟細胞﹐以便利血管鬆弛﹐血液回歸心臟﹐減低心臟負荷。與貝他阻斷劑一樣﹐鈣離子拮抗劑經常使用在患有狹心症(Angina)的高血壓病人。副作用大概有暈眩﹑頭痛﹑腿腫﹑便秘﹑心悸等。此外鈣離子拮抗劑影響到腎臟功能﹐對於有心臟或腎臟病的病人﹐在使用鈣離子拮抗劑之前﹐要慎重考慮。


  • 血液稀釋劑(Anticoagulants)
其功能是淡化血液中協助血液凝結蛋白質的濃度﹐使血液不易凝固。最典型的代表是媧發靈(Warfarin)。媧發在治療心律不整時﹐尤其是用在有中風風險或瓣膜性心臟病人的身上。目前抗凝血劑新藥﹐如普栓達(Pradaxa)﹑拜瑞妥(Xarelto)﹑阿沙班(Apixaban)等﹐藥性比媧發靈穩定﹐經常被運用在心房顫動等疾病的治療上。假若患者服用抗血凝聚藥物的話﹐要限制含豐富維他命K食物的攝取量﹐例如綠茶、肝臟、肉類﹑蛋類﹑綠色葉菜及花椰菜等。因為維他命K能促進肝臟﹐製造血液凝固因子﹐影響藥效﹐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

如果可能的話﹐不妨自己購買凝血測驗器﹐如
Roche藥廠出品的CoaguChek XS﹐來監視血液的稀釋度﹐對預防中風或心臟病發作﹐有相當程度的幫助。有關凝血指數(Prothrombin Time with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 with INR)的詳情﹐請參閱血液檢查一文。


至於對心室心律不整的藥物更是因人而異﹐通常要經過心電生理學檢查後﹐才能決定使用何種藥物。

此外治療心律不整的方法還有﹕心導管電燒療法(Catheter ablation)﹑心律轉變法(Cardioversion)與心臟電擊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或人工心律調節器(Pacemaker)的植入。

  • 手術或導管燒蝕
接受心臟外科手術,將不正常的電流傳導路徑切除,或是除去引起心律不整的不正常部位。 接受導管燒蝕(Catheter ablation)的治療﹐破壞引起心律不整的不正常傳導路徑﹐可緩和心律不整病情。其中尤其有一種稱為(Pulmonary vein antrum isolation﹐PVAI)的外科手術﹐可以適度地矯正或調整某些心律不整的毛病。


  • 心律轉變法(心臟復律)(Cardioversion)
心律轉變法(Cardioversion)是使用藥物﹐或以儀器深入胸腔﹐在心臟特殊部位上﹐實施電擊﹐來矯正快速心跳或某些心律不整的方法。通常運用在治療患有心房顫抖(Atrial Fibrillation﹐AF)的病人。

  • 內心除顫機(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
這是一種精巧的裝置,植入人體以後,在致命性的心律不整(通常是心室頻脈--Ventricular tachycardia或心室顫--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發生時給予電擊,以恢復正常的心跳節律。

  • 人工心律調節器(Pacemaker)
當有心跳變慢﹑心臟電氣傳導或心臟不跳的毛病時﹐應接受植入此儀器藉以調整心律。例如竇結病變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房室傳導阻斷(Cardiac A-V block),惡性迷走反射症候群等。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心律調整器﹐也可應用在改善肥厚型心肌病變﹐如阻塞性肥厚性心肌病變等﹐及嚴重心衰竭的病人身上﹐如嚴重鬱血性心臟衰竭,合併有心室內傳導阻滯等。植入人工心律調節器﹐是一種傳統藥物治療外之輔助療法,可以改善病人之症狀。

至於因其他病情需要﹐例如:心肌缺氧、心臟移植、擴張性心肌病變、快速心律不整等,必須使用某些藥物,而導致心搏過慢症狀或血壓偏低﹐不妨考慮使用人工心律調節器。

人工心律調節器的種類繁多﹐功能各異。因此﹐最好與醫生商量在先﹐要仔細挑選最合適病情需要的品牌。

心律不整的預防


定期體檢。定時服用藥物控制血壓和膽固醇。養成每日測量與記錄血壓和心跳次數的習慣。如有異常現象﹐應予特別留意或者咨詢家庭醫生。如果無法使用儀器﹐來測量心跳時﹐可以改用徒手方式﹐來計算脈搏跳動的次數。正常狀態下﹐脈搏跳動的次數與心臟收縮的次數相同。雖然有時心跳的次數與脈搏的次數略有差異﹐但是脈搏數目的多少﹐可以作為心跳次數的重要依據。

平日對糖﹑鹽﹑脂肪的攝取要特別留意。常喝水防止身體脫水﹐但飲水不得過量﹐以免加重
心臟負荷

用藥不要隨便停止﹐每天定時定量服藥。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如果有不舒服﹐應該立刻告知醫師,因為抗心律不整藥物有時會導致另一類的心律不整。

攝取足夠均衡營養。要常補充身體需要的礦物質﹑維他命與抗氧化劑﹐保持身心壯健。據研究抗氧化劑﹑維生素B/C/E﹑葉酸﹑胡蘿蔔素﹑鎂﹑鐵﹑鈣﹑鉀﹑高纖維﹑深色蔬菜水果等可維持心臟與血管功能。避免菸、酒、咖啡、可樂、茶等刺激交感神經興奮的食品。飲食力求清淡﹐遠離刺激性強的食物。

儘量少食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類(Trans fat)食品。平常作使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例如花生油、橄欖油、油菜籽油及堅果類等﹐可促進體內膽固醇的代謝,降低血膽固醇。深海魚油中含有豐富的EPA(Eicosapentaenoic Acid)DHA(Docosahexaenoic Acid)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凝血及降血壓的功效,高血脂及高血壓患者可多吃魚攝取此類油脂。

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22﹕5)能清除血液中,有害的低密度膽固醇(LDL),防止動脈粥狀硬化,修補受損血管,防止血斑附著及產生血凝塊(血栓),對預防血管栓塞、冠心病、中風等,功不可沒。主要存在於海洋哺乳動物的油脂中,以海豹油中的含量最多。有關油類選擇的詳情﹐請參閱"飲食與健康"一文。

餐後休息至少半小時﹐以期減輕
心臟負荷。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排便的通暢,同時排便時避免閉氣用力﹐以防止血壓的增高。

抗氧化劑-輔酵素Q10,或稱為CoQ10,或維他命Q10,是在1957年由牛的粒腺體(Mitochondria)分離出來的。粒腺體相當於人體的電廠,與能量三磷酸腺甘(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製造有關。而CoQ10則可以增加能量的製造,並做為抗氧化劑,防止脂肪過度氧化,以及間接穩定鈣離子通道,而減少鈣的過分負擔。研究顯示補充CoQ10可以防止心臟缺血﹑加強心臟功能。輔酵素Q10具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氧化型(Ubiquinone)﹐另一種是還原型(Ubiquinol)。其中以還原型的抗氧化效應比較好。

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是一種新輔酶﹐是繼黃素核苷酸(FMN﹐FAD)和煙酰胺核苷酸(MAD﹐NADP)之後﹐在細菌脫氫酶中發現的第三種輔酶﹐又稱之為第十四種維生素﹐參與賴氨酸的代謝。研究發現微量的PQQ就能提高生物體組織的代謝和生長機能。PQQ與CoQ10配合使用時﹐能提高粒腺體的功能﹐並且延長粒腺體的壽命。發酵的大豆中發現有PQQ﹐肉靈芝﹑綠茶﹑青椒﹑歐芹和獼猴桃(Kiwi fruit)中也有。PQQ是氧化還原酶的主要輔酶﹐對微生物及動植物﹐均具有重要生理作用。

可利用冥想疏緩壓力。情緒低落﹑精神緊張﹑過份焦慮等能造成內分泌失調﹐影響血壓以及心臟功能。儘量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緒激動。

定期運動好處多。運動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壓﹐減少脂肪﹐降低膽固醇﹐增強對壓力的承受能力。散步﹑游泳﹑打太極拳等耐力型運動都是對心臟有利的。透過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 of Task,MET)的測量,可以讓人知道休息時的氧氣耗損量。研究指出,代謝當量每提升一單位,心律不整復發風險機率,就能減少百分之二十。當研究人員結合減重與運動能力一起做分析,更進一步發現,運動能力若提升兩單位代謝當量,配合減輕體重,心律不整完全復原機率,可增加兩倍之多。

生活作息維持規律。工作不可太長﹑太勞累。如果可能午餐後不妨小睡片刻。經常活動四肢,而且要常做深呼吸運動,使肺部擴張﹐吸入足夠氧氣﹐提供心臟需要

儘量避免進入欠氧環境﹐例如潛水或者登高。不要涉足溫度差距大的區域﹐例如土耳其浴或是三溫暖等。充份休息避免壓力和煩惱﹐心情保持輕鬆愉快﹐晚間給自己充足睡眠﹐充實生活﹐熱心公益事業。儘量避免情緒激動﹐知足常樂。

註一
去極化(Depolarization)﹐代表當有電流通過時﹐心肌細胞膜內外電荷產生改變。心肌收縮前有去極化現象的發生。去極化(Depolarization)是使心肌細胞膜電位差由帶負電荷變成帶正電荷﹐也就是鉀離子由細胞中釋出﹐鈉離子從外界進入細胞中﹐通常發生在心肌收縮之前。

註二
再極化(Repolarization)﹐代表當有電流通過之後﹐心肌細胞膜內外電荷恢復原來狀態。再極化(Repolarization)是使心肌細胞膜電位差由帶正電荷變成帶負電荷﹐也就是鈉離子從細胞中釋放出來﹐鉀離子回到細胞中﹐重新建立心肌休息時期內部帶負電荷的狀態﹐準備接受下一個電刺激的來到。




5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