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大腸直腸癌


大腸是腸子的後半段。在盲腸(Caecum)附近與小腸相連接。向上為上結腸(ascending colon)﹐橫向為橫結腸(Transverse colon)﹐向下是下結腸(Descending colon)﹐然後是乙型結腸(Sigmoid colon)﹐通直腸(Rectum)出肛門(Anus)

大腸直腸癌幾乎有一半的機會,發生在直腸部位,其次四分之一為乙型結腸,六分之一在上結腸,十分之一在盲腸附近,剩餘可能的部位,則是在下結腸和橫結腸。

大腸功能是吸收水份﹑礦物質﹑維生素等﹐並將未消化完的殘餘物排出體外。和其他消化器官一樣﹐大腸也會發生癌變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大部份是來自大腸最內層的表皮細胞﹐根據癌細胞的來源﹐大腸直腸癌可分為三類﹕腺癌--由腸壁表皮分泌細胞轉變的肉瘤癌--由腸壁肌肉結締細胞轉化來的淋巴癌--由腸道中或週圍淋巴組織細胞形成的。

某些消化道的癌症﹐有時會被誤診成大腸直腸癌﹐例如腸胃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種惡性腫瘤﹐與大腸直腸癌的症狀十分相似。基本上與大腸直腸癌不同﹐但腫瘤有可能長在大腸中。近年來研究證實GIST腫瘤﹐並非源自黏膜下平滑肌﹐而是來自腸道的卡式細胞(Cajal)﹐從形態上來看﹐它是生長在胃腸道黏膜下的腫瘤。腸胃道間質瘤的治療與傳統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不同﹐主要是手術切除與使用標靶藥物。

腸壁表面有厚厚一層黏液,上兆的細菌就生活在腸道黏膜中,脫落的腸道黏膜組織,可以隨著糞便排出。因此,腸壁表皮細胞要不斷的分泌,來補充喪失的黏液。

消化道內的細菌種類有上千種之多,這層黏膜屏障雖然可以培養細菌,但主要任務是保護腸壁,防堵細菌入侵血管和腹腔。研究發現,某些細菌,例如脆弱擬桿菌(Bacteroides fragilis)和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等,能鑽透這層黏膜,緊貼著腸道壁大量繁殖。這些能突破黏液層防護的細菌,可以損壞腸壁表皮組織。

大腸桿菌等能分泌毒素,損毀腸道細胞的DNA。脆弱擬桿菌則產生另一種毒素,既破壞腸壁細胞的DNA,還會引起免疫系統產生發炎反應。這兩種菌聯手的長期傷害,使腸道長出不正常突起的息肉(Polyp),異常增生的息肉,會慢慢轉變成癌細胞組織。

息肉可簡單分為三種:1.增生型息肉(Hyperplastic polyp);2.發炎型息肉( Inflammatory polyp);3.腺瘤型息肉(Adenomatoid polyp):腺瘤型的息肉癌變機會最大,不管形狀大小,一定要切除。

大腸鏡健檢時,最常見的大多是增生性息肉,年紀越大可能長的數目越多,因為癌變風險極低,通常不會切除。發炎型息肉往往跟大腸發炎、潰瘍、細菌感染,過敏有關,也不太會癌化,所以也不用切除。若是發現大腸黏膜增生的是腺瘤型息肉,通常表面上會有血管增生,若已開始變性,並進入異生(Dysplasia)階段,就代表已朝向大腸癌方向發展。若檢查時還沒嚴重到完全癌化時,儘早切除此類息肉,就能避免將來大腸癌的發生。通常由息肉轉變成癌症腫瘤所需要的時間大概需要5到10年左右。

大腸腺癌的形成﹐通常需要經過好幾年的時間﹐最初的癌細胞會發生在大腸腸壁內層或息肉(Polyp)上﹐接著深入腸壁肌肉層﹐穿過肌肉層後﹐進入大腸腸壁外層﹐最後滲出並侵潤附近的淋巴結﹐經過淋巴系統擴散到其他組織與器官﹐像肝臟﹑肺臟﹑子宮﹑卵巢等。如果接受治療時﹐癌細胞尚未穿透腸壁﹐存活率非常高。如果發現太遲﹐癌細胞侵入附近的淋巴結﹐後續治療會比較複雜。萬一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治癒的機會就會更加渺茫了。

大腸直腸癌出現的高峰是六十歲到七十五歲。因此一般人超過五十歲後﹐最好每隔兩﹑三年﹐就要做一次大腸直腸癌的檢查。通常罹患結腸癌以女性居多﹐然而直腸癌反而是以男性居多。但有少數大腸直腸癌的病患﹐他們腫瘤的源頭超過一個以上﹐也就是說﹐大腸直腸癌其腫瘤源頭可能有不止一個﹐甚至來自不同部位的

癌症大多是由於細胞的基因發生了變化﹐失去本身正常的功能而產生的。這些基因的改變﹐包括缺失、突變等是構成癌症的主因。目前發現幾乎有一半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他們的基因都出現某種程度的問題。尤其是近代分子生物發達﹐人類已逐漸了解致癌基因與抑制腫瘤基因的影響力﹐與發生變異後造成的傷害。促成這些基因變化的因素﹐大多是來自後天的﹐譬如飲食內容和生活習慣等。

換句話說﹐在某種程度上大腸直腸癌﹐是可以做好事先預防的。譬如避免食用油炸澱粉類食物﹐如油條﹑炸薯條等﹐此類食物所產生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以及紅肉與高脂肪食品﹐在高溫處理下(如燒烤﹑肉鬆﹑魚鬆)﹐容易衍生出能致癌的物質﹐如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苯駢芘(Benzopyrene)與多環胺化合物(HeteroCyclic Amines﹐HCAs)等﹐均會大大提高消化道癌的致癌機會。

息肉是腸道黏膜細胞增生所產生的。通常腸壁細胞在受到致癌毒素的長期刺激﹐而發生的變異。整個消化道﹐都有可能長出息肉﹐只是息肉通常長在結腸與直腸部位。息肉的種類與其來源有關﹐它們可能是來自區域性的發炎/損傷﹑腺瘤﹑黏膜組織增生等﹐其中以腺瘤與日後大腸直腸癌的形成﹐關係最密切。

息肉大致可分為增生性息肉﹐發炎型息肉,與腺性息肉三類﹐主要是發生變異細胞的來源不同。息肉的產生
可能是由於抑制腫瘤的基因發生變異。這些息肉細胞有可能再度出現另一次基因的變化﹐進而轉成癌細胞﹐或者癌細胞直接來自腸壁表皮分泌細胞單一基因的突變。總之腸壁表皮細胞外觀形狀的改變﹐是由於基因變異的說法﹐目前是最具有說服力。如果懷疑有大腸癌時﹐不妨找位遺傳專家﹐做一次特殊的細胞遺傳基因的檢驗﹐看看是否有基因突變﹐而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

另外一派學者認為口腔內的梭桿菌(Fusobacterium)﹐會促進人體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導致某些腫瘤生長基因的活化﹐因而造成大腸息肉(腺瘤/Adenoma)的產生﹐腺瘤幾乎就是腸癌的前身。

目前許多研究發現﹐除了息肉(凸出)之外﹐腸壁上的扁平損傷(Flat lesions)(下陷),例如扁平鋸齒狀息肉 (Sessile serrated lesion),在大腸鏡檢查時,容易被忽視,是屬於一種非息肉性損傷(Nonpolypoid lesions)﹐也可能是將來大腸直腸癌發生的病灶。因此﹐在做大腸鏡檢查之前﹐不妨提醒醫師注意﹐是否有扁平損傷的存在。

如果沒有接受及時的治療,大腸癌晚期會帶來很多問題,例如癌細胞穿出腸壁,導致腹膜上有癌組織沾黏,引起腹膜發炎,癌細胞也可能轉移到肝臟、肺部、腦部等全身性蔓延。此外,當腫瘤長大後,還會導致腸阻塞,很容易出現細菌感染,接著出現嚴重菌血症、敗血症,引起休克。


大腸直腸癌的危險


  • 家族有大腸直腸癌的病

家族中曾經患有大腸直腸癌的人﹐要格外小心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腫瘤抑制基因的變異與家族遺傳性大腸息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Gardner's症候群有關。Gardner's 症候群的患者﹐通常也會伴隨出現皮膚結締組織和骨頭的良性腫瘤。這些人因腫瘤抑制基因(如P53基因或KRAS基因)突變﹐導致大腸裡長出異常息肉或腺瘤﹐其中一些腺瘤能再進一步演變成癌細胞。如果BRCA1、BRCA2基因檢查結果呈現陽性者﹐也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族群。


遺傳的非息肉性結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HNPCC)則是細胞核的核甘酸DNA修護能力起了變化﹐無法矯正DNA複製過程中的錯誤。一旦錯誤發生在控制細胞增值的基因上﹐細胞就會不停增殖﹐而形成了癌細胞。


其次曾經患過大腸直腸癌的人們﹐也要特別注意大腸直腸癌的復發。此外﹐曾經患有卵巢、子宮、或乳房癌症的女性,會增加發生大腸癌的機會。



  • 患有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或克隆氏大腸炎(Crohn's Disease)

這兩種疾病均是慢性的腸道發炎症﹐其疾病的成因至今仍不明瞭。潰瘍性大腸炎主要是侵犯大腸黏膜﹐病變是呈連續性的變化﹐大多侷限在大腸﹐而直腸也常被侵犯﹐偶而也會侵犯到乙型結腸的末端。在長期持續發炎的情況下﹐黏膜有可能發生惡變而產生腫瘤。而克隆氏症屬於自體免疫疾病,主要是侵犯小腸﹐但也有侵犯大腸的病例。其發炎的程度卻是侵犯所有腸道各層,甚至侵犯到腸道外的腹膜及淋巴結。患有這兩種疾病的人﹐他們的腫瘤抑制基因可能都出現問題﹐所以要特別注意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可能性。

目前已知腸繫膜(Mesentery)裡面的細胞,是發炎性蛋白-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合成的主要來源,在許多全身性的發炎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已被證實與腸內菌的異常引起慢性發炎有關,這也會導致腸繫膜的發炎。證據在於這類患者,檢測發現C反應蛋白都會提高,C反應蛋白就是來自腸繫膜的細胞,表示腸繫膜也處於發炎的狀態。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為局部發炎或組織受傷時的良好指標。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CRP)的正常參考值為小於3.0mg/L。



  • 年齡

大部份發生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年齡都在五十歲以上。人體荷爾蒙分泌多寡與癌症的發生似乎有某種程度的關係。例如動情激素可影響腸道黏膜﹐因此停經後婦女得大腸直腸癌的機會比年輕婦女增高出許多。再加上運動量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更提高了大腸直腸癌的得病率。此外﹐留鹽激素(Aldosterone)會刺激腸道表皮細胞的增生與分化。



  • 高脂肪性與低纖維性的食物

這可以從亞洲第二代移民得病率中清楚的看出來。因為歐美飲食通常含有極高的動物性脂肪﹐食物中幾乎不含纖維素﹐所以第二代亞洲移民得大腸癌的機率比第一代移民高兩﹑三倍﹐與歐美人士相當。油脂與大腸癌之所以有關係,可能是由於脂肪刺激膽酸鹽的分泌,與脂肪酸的產生,促進腸中有害細菌的繁殖﹐產生多種毒素及增加膽固醇的吸收﹐因而促使大腸癌及心臟血管疾病機率的上升

正常飲食下,食物經過小腸的消化和吸收,食糜最終進入大腸。食糜中的蛋白質和脂肪的殘餘量,基本上是很少量的。一般食糜在腸道菌群作用下,還可以合成人體必需的物質,如必需氨基酸﹑維他命等。一旦蛋白質和脂肪攝取量太多,超過小腸吸收的能力範圍,或者胰臟分泌的消化酵素不足時,就會導致大腸菌群失調。這些消化不完全的殘留物,經過特殊細菌的作用,就會形成胺類的物質,例如亞硝酸胺,就是一種甲級致癌物。當致癌物質長期刺激大腸腸壁的細胞,就會增加腸道腺瘤性息肉的發生率,一旦息肉不停的長大,就是大腸癌的前身。

因此,患有大腸癌的病人,經常會感覺肚子脹氣,容易放屁,而且屁的氣味非常惡臭,主要就是大腸菌群生態不健全,製造出許多含有硫或者胺的有害物質。另外,在放屁之前,經常有肚子疼痛不舒服的感覺。


研究發現﹐紅肉雖然含有高蛋白與鐵質﹐但肉食中的鐵蛋白﹐在腸道中容易形成有毒物質﹐長期食用紅肉對腸壁有害﹐能增加大腸癌變的機率。


纖維素能促進排便﹐而且能減少致癌原與結腸黏膜接觸機會,因此可以降低罹患大腸癌的危險性。如果長期食用大量高纖維性食物如五穀雜糧﹑蔬果青菜等﹐得病率必然會降低。另外,維他命D對提高免疫力與調整腸道控制基因的表現,具有相當的影響力。長期缺乏時,有可能會增加大腸癌變的罹患機率。



  • 空氣污染與工業致癌物質

空氣污染是空氣中含有超過標準濃度的窒息性﹑氧化性﹑刺激性氣體這些物質都能造成肺癌與大腸直腸癌等。其他工業致癌物質如鉛﹑汞﹑鎘﹑農藥﹑多氯聯苯(Polychlorobiphenyls, PCB)﹑戴奧幸(Dioxins)﹑防腐劑﹑加添劑﹑殺蟲劑﹑除草劑﹑環境荷爾蒙等﹐也大多能致癌。



  • 其他

長期便秘﹑瀉劑﹑膽囊切除﹑吸煙﹑酗酒﹑營養不良等均會增高大腸直腸癌的得病率。膽囊切除後﹐因體內的膽酸進入腸道增多﹐刺激結腸黏膜增生﹐從而增加患結腸腺瘤和結腸癌的危險性。煙與酒精雖然缺少直接致癌的證據﹐但對人體的傷害﹐已是不爭的事實。飲食中長期缺乏維他命ABC﹑D﹑E硒等容易致癌﹐其中硒是製造麩胱甘過氧化酵素所必需的﹐麩胱甘過氧化酵素又是主導脂肪氧化的重要酵素﹐也是降低膽固醇的功臣﹐與維他命E配合使用可提高免疫機能。

口腔裡常見的一種細菌,名為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根據研究,幾乎可以確定,它在口腔內的存在,與大腸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

研究發現腸子中,因為帶有:脆弱類桿菌、解沒食子酸鏈球菌(屬牛鏈球菌)、核梭桿菌、消化鏈球菌屬、敗血梭狀芽孢桿菌、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或麻疹孿生球菌等,而患菌血症的病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會增加。



大腸直腸癌的症候與診斷


大腸直腸癌初期的症狀十分不明顯。症狀出現決定在癌變的種類﹑發生的部位﹑與存在時間的長短。通常會有﹕排便習慣更改﹑持續疲倦﹑虛弱﹑便秘﹑瀉腹﹑便中帶血且黏液增多﹑下腹脹﹑多屁﹑腹痛﹑腰痛﹑嘔吐﹑貧血﹑心悸﹑消瘦等現象。當癌組織成長到某種程度時﹐會有組織糜爛﹑剝落﹑出血的情形﹐加上細菌的分解﹐會產生腐敗腥臭味的屁。這與傳統含硫化氫的惡臭味﹐略有不同。正常人的屁味﹐雖然與攝取的食物種類有關﹐但不應該會有奇特的味道。此外,連環屁可能是腫瘤阻擋住通氣途徑,放出的屁聲就會有脫尾音。甚至某些患者放屁之前﹐會有腹脹﹑疼痛﹑胸悶等的感覺,或者肛門口附近有不明的分泌物等,就得趕緊就醫,因為這可能是大腸癌警訊。除了屁多屁臭之外,經常有便意,但大部份時間都無功而返,縱使排出糞便,份量極少,甚至混合有黏液,排便完仍有便意,這就是裡急後重(Tenesmus)的現象,頻繁的產生便意,可能是由於腫瘤腫大,壓迫到腸壁所造成的。

如果癌組織已成形﹐用手壓中腫瘤部位時﹐可以感覺出腹中硬塊。身體右側的結腸癌﹐因為結腸口徑比較粗大﹐在加上糞便中水份含量較多﹐比較不易阻塞﹐疼痛度較低。

身體左側的結腸癌﹐通常會出現劇痛﹐而且由於腸道的阻塞﹐糞便變細﹐便中帶血通常很難由肉眼觀察﹐需要做糞便化驗才能確定。末期患者經常出現排便困難的腸阻塞現象﹐如果超過一星期沒有排便﹐需要送急診室﹐馬上接受治療。

此外﹐還有明顯的腹脹﹑持續性排便﹑便稀軟或便秘的現象。如果癌變發生在直腸部位﹐要等到末期才會出現疼痛感﹐常有便中帶血和頻便的現象﹐也就是經常有便意﹐卻又排不出糞便的感覺長時間坐在椅子上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與一般痔瘡(Hemorrhoids)的症狀十分相似﹐只是痔瘡是由直腸與肛門附近的血管膨脹所引起的﹐受排便壓力﹐會疼痛出血。如果糞便軟化﹐磨擦情形有改善﹐就可不藥而癒了。同時痔瘡出血的量多﹐基本上﹐血液鮮紅﹐容易與糞便分離。大腸直腸癌初期的血便﹐含血量極微﹐而且與糞便混合﹐一般肉眼是無法查覺的﹐必需要經過糞便潛血(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的化驗﹐才能確定。當消化道或腸道出血時﹐糞便氣味與屁味會變得更加惡臭。大腸癌患者經常會被誤診為消化道潰瘍與缺鐵性貧血﹐如果經過治療﹐仍不見改善時﹐必需要求醫生做更進一步的檢查。

大腸直腸癌除了部份直腸癌可以用肛門指診(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以外。其次就是糞便潛血反應的化驗這兩種算是比較簡單的方式。再精確一點的話﹐可以使用大腸X光攝影(Barium Enema)﹐內視鏡(SigmoidoscopyColonoscopy)觀察直腸與結腸的內壁情形﹐並用外科手術切除腫瘤細胞。

虛擬結腸鏡(3D Virtual Colonoscopy)檢查是一種快速﹑無痛與非侵入性的CT掃描技術。最適合老年人的直腸檢查。受檢查的人要事先服用特殊食物﹐與做大腸清腸﹐以免干擾影像清晰度。攝影之前﹐還要由肛門灌氣充腸。其唯一的缺點是純粹的直腸檢查﹐無法同時進行任何治療工作﹐譬如切除腸壁息肉(Polyps)等。

驗血並不能鑒定腸癌細胞的有無﹐但是可以幫助醫生觀察切除腫瘤的後
發展。另外也可用腫瘤標記(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偵察追蹤腸癌復發的可能性。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


大腸癌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為主﹐若能及早根除﹐一般療效十分不錯﹐手術大多將癌變部份以及附近淋巴組織于以切除﹐若已有癌細胞轉移現象﹐就必需在手術切除後﹐再輔以化學藥物或放射線治療,以期延長病人的生命。直腸癌患者還可以考慮進行結腸開口術(Colonstomy)﹐就是將大腸切斷﹐重新在腹腔外另開一個出口﹐供排便用。總之,癌細胞侵犯腸壁的深度,淋巴轉移的有無,以及癌細胞病理上分化的程度﹐都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有直接的關係。

接受切除手術治療的病患﹐術後要注意飲食與營養。應該從低渣易消化的流質食物開始﹐儘量避免含脂肪或高纖維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能刺激腸道蠕動﹐阻礙傷口復原。同時要選用無刺激性﹑低鹽﹑低糖的食物﹐如果可能的話﹐可以挑選適合上述條件的嬰兒食品為主食。時時刻刻要留意﹐對礦物質與維他命的補充。一般完全復原的腸道手術創傷﹐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患者要非常保守的調整飲食﹐千萬不可操之過急。

此外﹐化療可以做為手術後的輔助治療﹐繼續消滅手術後殘存的癌細胞﹐控制癌細胞的生長﹐減少大腸癌的疼痛與不便。

放射線的治療主要用在局部治療上。通常是用在直腸癌的病人身上﹐或者運用在手術前﹐縮小癌組織的處理上。以及手術後﹐防禦治療上。

最近生物治療也逐漸運用在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上﹐生物治療的重點是提高患者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鑒別能力﹐同時也增加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打擊能力﹐其中以標靶治療藥物爾必得舒(Erbitux)最常用﹐它是一種上皮生長因子接受器(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阻斷劑﹐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但它對KRAS基因突變的腸癌患者功效不佳。

目前有許多基因標靶藥物﹐雖然仍在臨床試驗的階段﹐但有非常驚人的效果﹐其中某些藥物﹐如針對KRAS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能壓制癌細胞內﹐KRAS蛋白質的高度活性﹐對治療某些大腸直腸癌有明顯的效果。

進行基因檢測的好處是,專科醫師可依據每個病患基因的不同,而決定不同治療方向,在醫學上稱之為個人化醫療決策(Personalized medicine)。只要是轉移性的大腸癌,不妨做以下三類基因檢測:

(1)KRAS、NRAS、BRAF:這三個都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下游的分子,任何一個基因變異,都會使整條訊息傳遞鏈過度活化。有這三種基因變異,便適合使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抑制劑的標靶治療。

(2)MSI:Microsatellite是基因中的重複序列,當基因修復機制(Mismatch repair)出現異常,會造成(Microstellite instability,MSI)。MSI可以作為預測的指標,一是去檢查有無遺傳性癌症的可能,二是去評估是否適合使用免疫治療。如果大腸直腸癌的原因是由於PD-1 Blockade in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的話,目前有免疫治療的新抗體藥物(Jemperli),可以收到非常高的治療效果。

(3)HER-2:HER-2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家族的其中一種,比較有名的變異是乳癌的HER-2過度表現,在大腸癌的病患中,HER-2過度表現常見於RAS/BRAF基因表現正常者。如果有HER-2過度表現的情形,可以使用HER-2相關的標靶藥物。


大腸直腸癌的預防




  • 多吃蔬菜水果和益生原

研究顯示蔬菜和水果中的纖維﹐可增加糞便容積、凝聚水份﹑促進腸蠕動、縮短腸內容物通過時間﹐減少致癌原與結腸黏膜接觸機會﹐同時果膠纖維能增加腸道中的益生菌,充份改善腸道健康以降低罹患大腸癌的危險性。此外蔬果中有許多化學成分,如類黃鹼素、異硫氰酸鹽等﹐有助于分解或中和腸中毒素,因此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生率。而抗氧化劑,如維他命B6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葉酸、植物多酚如咖啡等,均可抑制致癌物質的形成﹐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同時多攝取含鈣質的食物,因為食物中的鈣質,可讓鈣結合脂肪酸、膽酸﹐尤其要忌食炸烤或醃漬類食物減少這兩類物質的吸收量﹐使上皮細胞增生減緩,抑制不良的作用﹐均可預防大腸癌。此外﹐魚蝦油的Omega-3脂肪酸﹐番茄的蕃茄紅素(Lycopene)﹐大蒜的蒜素(Allicin)﹐高麗菜的硫配醣體(Glucosinolate)﹐苦瓜的三萜類化合物(Triterpenoids)﹐蘋果的檞皮素(Quercetin)﹐香蕉的多酚類(Polyphenol)等,各種顏色的蔬菜與水果﹐都具有相當豐富抗氧化素,有助於降低發炎反應及預防大腸癌發生。另外,不妨經常食用奇異果、鳳梨與木瓜等,含有特殊的消化酵素,可以幫助食物的消化。益生細菌如乳酸桿菌等,都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發生的機率。腸子能經常處在清潔乾淨的狀況下,是保持健康與提高自癒力,最高的指導原則。

燕麥(Oatmeal)被認為是健康食品,主要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尤其是燕麥中的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醣。目前已證實,膳食纖維能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改善腸道功能,並減少結腸癌的風險。可是許多植物食品中含有凝集素(Lectins),對腸壁細胞有傷害作用, 能引起腸道免疫反應, 改變腸道菌相, 影響腸道的激素分泌等。因此,要多花一點時間來煮爛燕麥粥。另外,要注意燕麥中是否含有過量的殘存的農藥或除草劑,例如草甘膦(Glyphosate)等,因此,燕麥最好選擇有機(Organic)燕麥,以防萬一。如果想知道更多燕麥食品中有關草甘膦(Glyphosate)的含量,請參考下列網站:

https://www.ewg.org/childrenshealth/glyphosateincereal/#.W3UK9bgnZPY

要提高消化道內益生細菌﹐如乳酸菌等的佔有率﹐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並降低對紅肉的攝取。經常飲水﹐每天規律的排便﹐避免便秘。

增加益生原(Prebiotics)的攝取量,益生原又稱益菌元或益菌生,它是天然食物中,不易被人體消化酵素所分解的多糖成分,但可以被消化系統中,尤其是大腸的益生菌(Probiotics),所分解,並利用於菌群生長,擴張,和代謝生成短鏈脂肪酸,藉此活化腸道原生益生菌。益生原在營養學上,被歸類為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和寡糖等能夠被益生菌利用,而產生酸性的有機物質,提供益生細菌最直接的能量來源,同時使腸道維持酸性,促進益生菌生長,抑制壞菌數量,維持消化道免疫屏障,同時能提供人體的免疫機能非常多的助益。有關益生原和益生菌的詳情請參考“飲食與健康”一文。

許多研究發現﹐每天不喝咖啡的人﹐比喝咖啡的人﹐容易罹患大腸直腸癌。原因可能在於喝咖啡﹐會增加大腸的蠕動﹐加快食物與廢棄物﹐通過大腸的速度﹐使得大腸組織﹐接觸到致癌物時間﹐大幅度的縮短﹐罹癌機率因此而下降。另外一種可能是﹐因為咖啡改善了腸道微生物的生態﹐或咖啡本身帶有某種抗癌的成份﹐所以才會有這種現象。咖啡中有治療功效的成份,可能是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別名:氯原酸,咖啡鞣酸。綠原酸的存在,可以阻斷致癌物質亞硝基胺(Nitrosamines)的形成。綠原酸還具有殺菌的功用,能調整腸子中的細菌族群。在飯前或飯後最好不要馬上喝咖啡,至少要間隔一小時以上,免得鞣酸與蛋白質變成鞣酸蛋白質凝結物,除了影響蛋白質的吸收之外,還會延緩食物在腸道中移動的速度。

此外,咖啡含有棕櫚酸(Palmitic acid)可以激活麩氨基硫轉換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的生成與功效,GST是肝臟解毒功能中的重要酵素。總之﹐某些研究數據顯示﹐喝咖啡似乎能幫助﹐降低大腸癌的風險﹐不過要下這種結論﹐目前還言之過早。

至於咖啡機的選擇,則應該挑選可打碎新鮮咖啡豆為主,同時咖啡豆最好不要過度的烘烤。高級咖啡的新鮮度與香味,非常重要。產地以火山地帶為優先,如牙買加,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等。尤其牙買加生產的藍山咖啡(Blue Mountain),是長久以來全世界公認最好的咖啡之一。

但是長期飲用咖啡過度﹐也被懷疑與罹患某些癌有關。尤其是經過人工加工處理﹐高溫烘烤﹐或存放過久的咖啡。研究發現咖啡炒焙過程中﹐所產生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就是導致咖啡可能致癌的原因﹐尤其是即溶咖啡(Instant coffee)。咖啡豆、黃豆、花生、玉米等農產品,若保存不良受到赭麴菌A(Ochratoxin A﹐OTA)污染,有可能產生赭麴毒素A﹐也是一種致癌物質。因此﹐要特別注意選擇與保存咖啡﹐才能得到咖啡真正的保健功效。



  • 定期體檢

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一定要接受定期體檢。如此才能診斷出早期的大腸直腸癌﹐也才可提高完全治癒大腸直腸癌的機會。例如發現大腸息肉或腺瘤,及早去除,可防止將來發展成結腸或直腸癌的可能。在家族中曾經出現過大腸疾病者 ﹐更要接受定期篩檢﹐確保安全。患有缺鐵性貧血病與排便習慣改變的人要特別小心觀察大腸直腸癌的可能。平時要注意自己排便的顏色﹑氣味與形狀﹐如果有異樣時﹐要馬上接受醫生的檢查。

身體發炎的三大指標﹐分別是鐵蛋白(Ferritin)﹑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對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群,在每次身體健康檢查中,不妨測量自己的慢性發炎的三大指標,這樣才能做好事前的預防。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參考免疫系統的簡介一文。



  • 抗炎藥物與雌性激素

當今研究學者發現雌性激素與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劑﹐對預防結腸直腸癌的發生有某種程度的效。因為停經後的婦女給予雌激素代替療法(Estrogen Replacement TreatmentERT)﹐或定期服用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劑(NSAIDs)﹐對預防大腸直腸癌能有相當幫助。



  • 多喝水﹑減少攝取高澱粉類﹑蛋白質與飽和脂肪

因為蛋白質與脂肪能刺激消化道分泌旺盛﹐而且不利於大腸蠕動﹐導致糞便在大腸停留太久﹐滋生細菌﹐產生毒素﹐增加致癌原與大腸腸壁細胞接觸機會﹐尤其要忌食炸烤類與高澱粉類食物,以免過盛的熱量﹐造成肥胖。反之﹐多喝水則可以幫助排便,經常排便減短糞便滯留在腸道的時間。此外飲食要清淡為主﹐儘量少鹽與少油,尤其要避免攝取紅肉﹑人工醃製﹑加工食品,腐敗或者超過安全時效的食物。



  •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三餐定時定量﹑充份休息﹑每天定時排便﹑避免過份勞累及長期熬夜。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不吸煙﹐不喝酒﹐經常運動﹐避免久坐﹐鍛練身體﹐輕鬆心情﹐適度減肥﹐保持體重。多攝取含纖維高﹑低鹽﹑低糖的食品。



  • 注意保持口腔衛生

定期洗牙﹐睡前與餐後要刷牙﹐並清潔口腔﹐防止口腔內細菌的大量繁殖﹐尤其要防範梭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具核梭桿菌等有害細菌的存在。如果患有牙周病的話,一定要儘快接受治療。

下列是有關大腸直腸癌資訊的網站﹕


http://ColonCancerNews.org/
http://webmd.com/colorectal-cancer/default.htm
http://www.cdc.gov/cancer/colorectal/
http://nlm.nih.gov/medlineplus/colorectalcancer.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