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更年期症候群的簡介(Menopausal syndrome)


-->

更年期症候群的簡介


更年期是指女性停經前後的時期,大約從四十五歲至五十五歲之間。更年期通常是指女性由具有生孕能力﹐到喪失生孕能力的過渡時期。更年期症候群是指這段時期中﹐女性生理與心理等各方面發生的變化。男性也有更年期﹐但相對女性而言﹐男性更年期的症狀﹐算是非常不明顯。

進入更年期後,卵巢
(Ovaries)所分泌的女性荷爾蒙﹕動情/雌性激素(Estrogen)與黃體激素(Progesterone)﹐隨著卵巢機能逐漸衰退﹐分泌量減少﹐直接影響女性生理週期的變化。當這些激素分泌落到某種程度之後﹐女性生理週期會完全消失﹐從生理週期不規則開始﹐一直到最後消失的這一段時間﹐就是女性的更年期。

動情/雌性激素(Estrogen)是女性中﹐最有主宰地位的性激素﹐它可分為三種。二氫基女性素(Estradiol﹐E2)由卵巢分泌﹐E2的效果最佳。雌酮(Estrone﹐E1)也是由卵巢分泌﹐但其主要來源﹐是雄甾烯二酮(Androstenedione﹐ASD)與週圍脂肪組織轉變而來。雌三醇(Estriol﹐E3)是由其他類固醇激素﹐轉換而來﹐其效果最差。

年輕的育齡婦女﹐在月經之後﹐血中雌性激素會降到最低﹐但仍然會在40pg/ml以上。排卵之後﹐血中雌性激素會升到最高﹐通常是會在200~300pg/ml。基本上﹐雌性激素值會隨月經週期而改變﹐更年期婦女的雌性激素值會驟然巨降﹐甚至能降到年輕婦女的十分之一以下。

黃體激素在血中的濃度﹐會隨月經週期而改變﹐其正常值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濾泡期:0.1~1.4ng/ml
排卵期:3.34~25.56ng/ml
黃體期:4.44~28.03ng/ml

一旦受孕成功﹐黃體激素開始由胎盤供應﹐其濃度會增加到100-200ng/ml。當婦女進入停經期之後﹐黃體激素在血中的濃度會降到:0.1~0.7ng/ml。如果雌性激素與黃體激素雙雙低於正常值﹐同時血液中濾泡刺激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s﹐FSH)和黃體形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分泌超過正常標準﹐就代表卵巢機能﹐正在逐漸衰退中。

為了方便讀者﹐特別用簡單的數學公式﹐來表達下列各種單位之間的關係﹕

1g=1,000mg﹐1mg=1,000μg﹐1μg=1,000ng﹐1ng=1,000pg。

雌性激素除了促成女性生孕外﹐對婦女的骨骼﹑心臟﹑血管﹑皮膚與體內的膽固醇含量等﹐都有很大的保護作用。所以婦女在失去這種天然的保護機制之後﹐很容易罹患各種老年與慢性疾病。尤其是體內脂蛋白代謝的改變﹐容易造成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總之﹐要格外小心。原因是大部分的疾病﹐都缺乏先兆﹐譬如許多女性的心臟病屬於微小血管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在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術(Coronary Angiography)的檢查中﹐不易被發現﹐同時婦女傾向習慣性地忽視一些先期心臟病徵兆﹐如呼吸急促﹑無由的胸腔或後背疼痛﹑大量出汗﹑上下顎疼痛﹑左手肘或肩膀疼痛﹑噁心想吐﹑疲倦﹑昏暈無力等﹐自然而然地將這些症狀﹐歸因於更年期的不適﹐因此﹐特別容易釀成嚴重意外。

微小血管心絞痛(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D)對一般心絞痛激發試驗﹐如麥角新鹼激發試驗(Ergonovine test)呈現陰性反應。部分患者胸痛的時間持續較長﹐通常都超過30分鐘。使用血管擴張劑(如硝酸甘油等)效果不明顯﹐且冠狀動脈血流量﹐未因此藥劑的作用﹐而獲得改善。CMD可能與更年期婦女內分泌或某種代謝失調有關。

女性體內荷爾蒙濃度的變化,會影響自律神經運作,因此﹐婦女在更年期時要特別小心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自律(自主)神經由腦幹的下視丘主控﹐沿腦部向下延伸到脊椎﹐並由橫向神經進入人體各類組織與器官﹐掌管代謝﹑分泌﹑呼吸﹑心跳﹑消化﹑排泄﹑生殖﹑血壓﹑體溫等功能﹐在完全不受人類意識干擾下﹐以維持生命現象的基本運作。

自律神經主要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交感神經是人類應付突發事件的本能反應﹐如生命威脅﹑天然災難等。當人類面臨緊急情況時﹐交感神經興奮﹐能導致腎上腺素的大量分泌﹐造成心跳與呼吸加速﹐血壓昇高﹐肝臟分解儲存的肝糖﹐以備肌肉收縮的需要。當狀況解除之後﹐交感神經退居第二線﹐取而代之的是副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功能與交感神經的作用﹐剛剛好相反﹐主要是修補與儲存﹐可幫助消化吸收﹐排泄廢物﹐促進睡眠等。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時時刻刻在相互競爭﹐同時因應外界的變化﹐而彼此消長。在交感神經興奮時﹐副交感神經也會被活化﹐以拮抗交感神經的作用﹐但當自律神經功能失調時,這種反射性的副交感神經活化作用﹐就會變得遲鈍或不明顯。

在人體正常健康的狀態下﹐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大多能維繫在巧妙的平衡當中﹐一旦生活習慣不規律﹐長期處在過度緊張與壓力下﹐內分泌失衡﹐心理或情緒異常﹐疾病損耗﹐老化衰弱等﹐造成神經受損時﹐久而久之﹐這種神經間的平衡就被打破﹐可能出現的情況有四種﹕交感神經超強但副交感神經過弱﹑副交感神經過強但交感神經疲弱﹑交感與副交感神經雙強﹑交感與副交感神經雙弱。上述任何一種情況出現時﹐就是自律神經失調﹐換句話說﹐交感或副交感神經在該旺盛的時候﹐表現疲弱﹐在該消沉的時候﹐卻依舊亢奮。當自律神經對外界環境﹑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刺激或訊號﹐表現出反應的遲鈍或遲緩﹐就是自律神經失調的最佳寫照。

好的自律神經系統﹐就像高速公路的監測中心﹐一旦身體出現事端﹐自律神經應該馬上採取適當措施﹐排除障礙﹐儘快恢復原本交通的通暢。爛的自律神經系統﹐在事故發生後﹐不能及時化解困難﹐而造成交通大阻塞。許多研究發現﹐越健康的人其自律神經越敏銳﹐甚至有醫生用測量自律神經的活性﹐來預測病人復原的程度﹐或推斷其康復的機率。

當自律神經失調時﹐症狀百出沒有固定的形式﹐因此﹐要確實診斷出自律神經失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病人經常要與不同的醫生們週旋﹐或在不同的科別中打轉﹐在嘗試許多治療無進展後﹐才被歸納成自律神經失調。比較明顯的症狀有﹕頭暈﹑失眠﹑嗜睡﹑潮紅﹑多汗﹑焦慮﹑心悸﹑頻尿﹑耳鳴﹑口乾舌燥﹑呼吸不暢﹑情緒不穩﹑記憶衰退﹑脾氣暴躁﹑食慾不佳﹑消化不良﹑精神頹廢﹑手腳冰冷﹑性功能障礙﹑肌肉僵硬﹑關節痠痛等。總之﹐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綜合症候群﹐患者經常找不出真正器官的病變﹐但感覺渾身不舒服﹐又好像全身都有病。

如果身體上括約肌功能失常時﹐除了與中樞神經相關之外﹐大多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人體受括約肌控制的部位有﹕食道﹑幽門﹑賁門﹑腸道﹑膽道﹑肛門﹑膀胱﹑尿道﹑陰道﹑子宮頸等。因此﹐發現由括約肌機能退化或障礙﹐所引起的諸種毛病﹐也可以檢查一下﹐自律神經的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想進一步明瞭自律神經失調是怎麼一回事﹖請參閱失眠或焦慮的簡介一文。如果懷疑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可能﹐請做下列自我簡單測驗﹕

https://www.taiwanscientific.com.tw/%E8%A9%B2%E5%A6%82%E4%BD%95%E6%AA%A2%E9%A9%97%E8%87%AA%E5%BE%8B%E7%A5%9E%E7%B6%93


如果發現有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不妨找專業人士﹐做一次心率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測試。心律變異測定器(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就是藉著分析心跳之間頻率的差異﹐或快慢的變化﹐來判斷自律神經反應的靈敏度。如果心跳變異度寬廣(高)﹐換句話說就是心律隨時會變化﹐則代表自律神經功能的健全﹐對外界變化的反應快速且靈敏。如果心跳變異度狹窄(低)﹐即心律穩定不容易改變﹐則代表自律神經對刺激的反應遲鈍。這就好比用手運球﹐一個球有氣﹐另一個球沒氣。氣足的球(自律神經正常)﹐對手運球的力道﹐反應靈敏。氣不足的球(自律神經失常)﹐對手運球的力道﹐反應遲鈍。

HRV除了可以做時間範圍分析(Time Domain Analysis)之外﹐還可以通過傅立葉轉換﹐做頻率範圍分析(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以計算出特定頻率範圍之功率。譬如高頻成份(High Frequency, HF)是副交感神經活性指標﹐低頻成份(Low Frequency, LF)則是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活性指標。總之﹐目前心率變異性(HRV)可算是測量自律神經系個別活性的一種定量儀器。[註一]

如果發現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不妨考慮接受相應神經調節療法(Correlative Neuromodulation Therapy﹐CNT)﹐這是藉著外在物理的方式﹐對人體某些部位的外圍神經﹐加以刺激﹐以期調控在特定器官上﹐作用失當的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基本上CNT是利用﹐對不同部位的神經刺激﹐來調控某些神經(如自律神經)的功能﹐並協助恢復神經的正常功效﹐以期達到根本治療各種神經失調的疾病。這是一種非侵入性﹑安全﹑與無明顯副作用的治療方式。目前CNT療法主要是使用脈頻共振儀(Resonant Frequency Therapy Device)。

如果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僅僅引起生活的不便,沒有嚴重到,需要接受專業醫生治療的話,不妨嘗試自己去改善自律神經的失調。簡單的說,就是用體質平衡的方式,來改進自律神經的失調,首先是規律的運動,運動除了促進血液循環,補充細胞氧氣和營養,清除體內廢物,甚至可以加速分解掉多餘的壓力荷爾蒙,尤其鼓勵做有氧運動,如游泳,散步,打球等。

其次是提升高效的睡眠,喜歡熬夜睡眠不夠的人,交感神經大多處於興奮狀態,睡不好通常更能引起精神亢奮,因此足夠的睡眠,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再來就是熟悉各類的放鬆技巧,例如按摩,深呼吸,冥想,正念,靜坐,針灸,瑜伽,太極,氣功等,最重要的是尋找適合自己放鬆的方式。

晒晒太陽除了促進身體合成維他命D3之外,還能增加褪黑酵素和血清素等的分泌。褪黑酵素能助眠,血清素能讓人放鬆,感覺舒適。

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譬如多攝取新鮮蔬果和抗氧化劑,同時要減少接觸,能導致身體過敏的過敏原,以期改善體內長期發炎,恢復神經的正常功能。

調整腸道的生態環境,避免腸漏症等,培養消化道內的益生細菌群,健全腸腦功能。

最後是補充所需的營養素,例如維他命B/D,礦物質Zn,Mg等,如果可能的話,不妨增加一些天然降低神經亢奮物質的攝取,例如GABA茶等,來舒緩精神壓力。


在更年期中﹐腦下垂體
(Pituitary gland)所分泌的濾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sFSH)仍繼續分泌﹐但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E2)明顯降低﹐造成血中濾泡刺激素(FSH)的濃度相對地增高。因此測量這兩種激素在血裡的含量在比例上會產生急劇變化。如果要更詳細診斷更年期的話﹐不妨增加對血中黃體素(Progesterone)與黃體(形成/刺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等含量的測試﹐這就是鑒定更年期的方法。通常更年期婦女血液中的FSH濃度飈高﹐LH濃度則維持在排卵期的高度。動情/雌性激素(Estrogen)與黃體激素(Progesterone)在血中的濃度會銳減。如果要再精確一點描述的話﹐當血中濾泡刺激素(FSH)的濃度大於14﹐或是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nti-Mullerian hormone﹐AMH)的濃度小於2﹐這些都代表卵巢功能衰退的指標。有關老化的資訊﹐請參考老化的探討一文:

http://jiajiahealth.blogspot.com/2009/02/aging.html

總之﹐卵巢對濾泡刺激素與黃體刺激素的刺激﹐越來越不起作用﹐所以更年期可看成是一個青春期的反向程序。同時也會引起很多更年期的不適。
 
女性一生中排卵的週期大約可有400次左右。濾泡刺激素能促進濾泡的發育﹐同時也協助雌性激素的分泌。當雌性激素分泌旺盛的時候﹐能回饋性地抑制濾泡刺激素的分泌﹐相反地刺激腦下垂體增加黃體形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分泌﹐促成濾泡成熟與排卵。

排卵後的濾泡轉型成黃體﹐可生成黃體激素(Progesterone)﹐黃體激素(Progesterone)又稱為助孕激素﹐協助受精卵在子宮中著床﹐同時也幫助生成雌性激素。雌性激素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子宮內膜增生。同時也會影響皮膚、血管、骨骼的代謝。

黃體激素的貢獻包括﹕促進睡眠﹐紓解壓力﹐以及保持情緒的穩定。黃體激素的功效尚有﹕利尿﹐降低血壓﹐排除體內過剩的水分。甚至黃體激素在﹕預防骨質疏鬆﹐保護子宮內膜﹐避免子宫癌的發生等方面﹐都佔有相當的份量。除了影響女性器官的變化之外,黃體激素還能調控許多器官的功能﹐是一種天然的抗憂鬱劑。

黃體激素是由黃體組織製造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刺激子宮內膜,分泌醣類和脂肪等養分,以供受精卵的發育。它還具有平衡其他荷爾蒙的作用。譬如抑制濾泡刺激素與黃體形成激素的分泌。因此有些專家認為,黃體激素的變化,可能是來經前焦慮、緊張、易怒等「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的原因之一。

如果未能受孕﹐卵巢分泌雌性激素與黃體激素的量銳減﹐在局部荷爾蒙-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的作用下﹐造成血管的收縮﹐導致子宮內新生的內膜崩解與脫落﹐月經來潮。雌性激素與黃體激素雙雙降低﹐導致腦下垂體重新分泌濾泡刺激素與黃體形成激素﹐這就是另一個生殖週期的開始。

當雌性激素分泌不足﹐無法有效地抑制濾泡刺激素分泌時﹐濾泡刺激素的分泌會增加﹐進而影響到月經週期的規律性。同時排卵不順﹐使得卵巢無法充份分泌黃體激素﹐抑制濾泡刺激素與黃體形成激素﹐月經開始不規則﹐經血量也明顯減少並有可能出現停經的現象﹐這就是所為的更年期。

如果停經超過一年以上﹐就算進入停經期。所以更年期是停經期的前奏。更年期間所發生的內分泌失調與精神及神經系統紊亂等,統稱之為更年期症候群(Menopausal syndrome)。通常女性更年期發生在45歲至55歲之間。

完全沒有更年期症狀或症狀不超過一年的女性﹐大約佔五分之一。歷經一至五年更年期症狀的女性﹐佔五分之三。超過五年以上的女性﹐佔五分之一。

進入更年期的婦女﹐幾乎有三分之一會出現生理或情緒上的困擾。主要原因是雌性激素或黃體激素的接受器遍布全身﹐除了卵巢與子宮之外﹐還有乳房﹑骨骼﹑腦﹑神經﹑腎臟﹑肝臟﹑肺臟等。因此雌性激素或黃體激素不足時﹐所影響生理與心理的層面非常高。更年期一般的症狀有﹕心情改變﹑煩燥易怒﹑情緒不穩﹑悲觀憂鬱﹑失落感﹑不被重視﹑全身倦怠﹑頭痛﹑喉嚨有異物﹑皮膚變乾﹑眼睛乾澀皮下脂肪變薄﹑皺紋逐漸增加﹑熱潮紅﹑出汗﹑心悸﹑失眠﹑臉部汗毛增多﹑心臟血管病機率上昇﹑乳房萎縮﹑關節退化﹑骨質疏鬆﹑腰酸背痛﹑陰道乾燥﹑月經失調﹑經期不穩﹑小便失禁﹑頻尿﹑尿道易受感染等。此外﹐女性荷爾蒙減少﹐會讓腦神經細胞萎縮﹐神經細胞間的聯繫退化。因此更年期的女人容易出現健忘﹐與認知退化的情形﹐對學習新事務或技藝﹐常有畏懼感。雌激素有抗發炎的功用,是有助於預防關節發炎的重要荷爾蒙。另外,雌激素分泌降低,影響人體鈣質的代謝,會導致骨質疏鬆。

由於更年期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階段,對整體健康的影響也不大。所以三、四年之後,當卵巢功能完全停止時,這些不適症狀就會自然消失。女性應該明瞭這個道理﹐就可以輕鬆的心情來面對更年期了。


更年期症候群的症狀與治療


身體上控制多種內分泌腺體激素合成的過程十分複雜﹐通常是由下丘腦/下視丘(Hypothalamus)分泌某種腺體的釋放激素﹐以促進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產生該腺體的刺激素﹐來刺激特定的腺體分泌激素。當某種激素分泌之後﹐可以產生迴餽性的抑制作用﹐以維持激素(荷爾蒙)之間的平衡﹐這是維持人體生理正常運作的基本方式。

更年期婦女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同時由卵巢分泌的激素量也跟著銳減,但下視丘與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的功能依舊旺盛不衰,因而形成腺體刺激激素的過度分泌。當荷爾蒙長期處在失衡的狀態下,能導致自律神經功能的紊亂,從而出現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如月經變化、面色潮紅、心悸、失眠、缺乏自信、消極悲觀、疲勞酸痛、心情鬱悶、肥胖、焦慮、情緒不穩,容易激動,注意力難於集中等更年期特有的現象。


更年期的症狀很多﹐以下列是比較難受的幾種﹕

  • 血管舒縮
血管舒縮(Vasomotor)的症狀主要是因動情激素分泌的不足﹐引起下視丘(Hypothalamus)恒溫中樞(Thermoregulatory center)失調所造成的。症狀有面部熱潮紅(Hot flash)及夜間出汗。熱潮紅的感覺先從頭皮發緊開始,然後由頭和頸部一陣潮紅、灼熱傳到全身皮膚。繼之是心悸、焦慮﹑與發汗。熱潮紅又以頭、頸、前胸、上背較明顯。還有畏寒的情形發生。發作時間通常持續1~3分鐘,也有的人會持續30分鐘。通常一天發作5~10次,也有多達30次的事例。熱潮紅在夜間或承受壓力時發作較頻繁。夜間的熱潮紅通常會讓人從睡夢中驚醒,不但影響睡眠﹐也使人倦怠。

下視丘控制正交感神經系統﹐並負責刺激荷爾蒙的製造。下視丘前葉主導生長激素(GH)﹑催乳激素(Prolactin)﹑濾泡刺激素(FSH)﹑黃體形成素(LH)﹑甲狀腺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腎上腺皮質刺激素(Aderlocortical Tropic Hormone﹐ACTH)﹑黑色素細胞刺激素(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MSH)等的分泌。下視丘後葉掌管催產激素(Oxytocin)與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的分泌。同時下視丘也控制副交感神經系統﹐並負責釋放或抑制某些特定荷爾蒙的分泌。

除此之外﹐下視丘的功能還有維持能量與分泌液的平衡﹐調節體溫﹐而且影響活動與睡眠﹐循環與呼吸﹐生長與成熟﹐繁殖﹐情緒平衡等。因此,下視丘是腦部一個維繫身體機能調和最重要的機構。當體溫改變時﹐下視丘可以用感溫細胞偵測到溫差。當溫度上升時﹐下視丘視的散熱中樞會發布命令﹐藉血管擴張、發汗來
幫助人體散熱。

情緒影響的出汗是由大腦皮質控制。大腦皮質有兩個中心﹐一為刺激汗腺的中心﹐另一為抑制汗腺的中心。正常情況下﹐後者的作用較為顯著﹐前者只在情緒緊張時才會發揮作用。這就是人在情緒不穩定或緊張的情況下﹐特別容易出汗的原因。許多更年期的婦人經常有熱乎乎的感覺﹐自覺身體比年輕時溫暖。另外﹐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大腦損傷等﹐均能讓身體發汗。

更年期荷爾蒙分泌出現不穩定時﹐恒溫中樞對體溫的控制失常能刺激腦下垂體產生黃體形成激素(LH)﹐造成皮下血管擴張﹐增加皮膚散熱作用。焦慮與緊張的心情﹐更能加重症狀與加長持續的時間。

此外﹐外界天候﹑氣溫﹑封閉的空間與刺激性強的食物﹐均能觸發熱潮紅與出汗的現象。

如果症狀是由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應該對荷爾蒙取代治療(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會有全面的反應。荷爾蒙取代治療對剛剛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效益比較明顯﹐而且副作用較低。對更年期晚期的治療﹐除了效果比較差之外﹐副作用也比較高﹐因此在接受荷爾蒙取代的治療之前﹐要諮詢專業醫生並謹慎考慮。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膽囊疾病等﹐要絕對避免接受荷爾蒙取代的治療

荷爾蒙取代治療常見的副作用有﹕乳房脹痛﹑陰道出血﹑體重增加﹑心情抑鬱﹑頭痛﹑噁心等。不適合接受荷爾蒙取代治療的患者﹐也可以服用下列非荷爾蒙藥物來減輕熱潮紅與出汗的現象﹕

Clonidine hydrochloride, 此藥物可降低血管收縮的靈敏度。通常要使用34星期後才有作用。副作用有失眠﹑頭暈﹑口乾等。

Methyldopa此藥物可幫助減少熱潮紅的次數。副作用有頭痛﹑頭暈﹑口乾等。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
抗憂鬱劑是藉由刺激或增加血清素(Serotonin)活性來治療憂鬱症。選擇性的抑制血清素被再吸收,使得神經元突觸區的血清素濃度升高,因其具有高度選擇性,幾乎不影響其他神經物質的傳導,副作用自然較其他不具選擇性的抗憂鬱劑來得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藥物為百憂解(Prozac)﹐然而百憂解的確能緩和熱潮紅﹑出汗等現象

此外﹐根據北美更年期協會(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的調查﹐發現針灸(Acupuncture)能緩和許多更年期的症狀。不妨嘗試一下。更年期婦女穿著應以方便脫穿為原則,避免過熱的環境,減少酒精及咖啡的使用,儘量放鬆心情,每天服用400IU的維他命E,多吃豆類食物如豆腐、豆漿等﹐都可減輕一點更年期的煩惱。

  • 失眠
早起性失眠(Insomnia)為診斷更年期失眠的根據之一。這種失眠主要是由於自律神經系統失調。自律神經系統控制非意志型的活動(Involuntary responses)﹐分佈在內臟之平滑肌、心肌與各種腺體。自律神經系統可再細分為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與副交感神經系統(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交感神經由胸脊髓與腰脊髓連結出來﹐負責緊急應變之需,經由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血糖增加,使全身處於戰備狀態。副交感神經由腦和薦脊髓連結出來﹐負責休息儲能之需,經由心跳變慢,血壓降低,使全身處於安逸狀態。

由此可見﹐失眠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大多數更年期失眠是因夜間出汗﹑熱潮紅﹑精神壓力﹑或焦慮所引起。但也有找不出原因的睡不好或者早醒,這可能是因更年期本身睡眠生理週期的改變所造成的。也可能是生理上的變化﹐導致所需睡眠的時間減少。失眠者通常夜間會頻頻醒來,睡眠經常中斷﹐快速動眼期增加(Rapid Eye MovementREM)﹐非快速動眼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減低﹐無法熟睡﹐睡眠品質變差﹐白天沒有精神﹐疲倦不堪﹐記憶力減退。

如果是由內分泌失調所引起失眠﹐應採用荷爾蒙取代治療。如果不適合荷爾蒙取代治療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抗憂鬱症的藥物如百憂解(Prozac)來減輕症狀。事實上某些憂鬱藥物的確能緩和熱潮紅﹑出汗等現象。要是擔心安眠藥物的副作用﹐不妨採用睡眠誘導劑退黑激素(Melatonin)來輔助睡眠。此藥不同於傳統的安眠藥,比較不會有上癮的壞處。

此外﹐最安全的方式是藉飲食調適﹐充份運動﹐正向認知及思考,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定時起床﹐定時上床﹐睡覺之前﹐不要吃太飽或喝含有興奮劑的飲料﹐如茶﹑咖啡﹑可樂等。每天適度運動可以增加睡眠的需要。

更進一步可尋找能讓自己肌肉鬆弛下來的方法﹐譬如冥想﹑瑜珈﹑游泳﹑按摩﹑氣功﹑柔軟體操﹑熱水浴等﹐來疏緩壓力﹐幫助入睡。如果實在睡不著﹐不妨起床走動一下﹐或者喝一杯溫牛奶﹑吃一點香蕉﹐看一會兒電視﹐等睡意出現後﹐再回床睡覺,都可以促進睡眠。如果要仔細了解失眠的原因﹐請參考失眠的簡介一文。

  • 焦慮與憂鬱症
目前認為更年期造成情緒問題極有可能發生憂鬱或焦慮的精神病變。研究指出﹐憂鬱症主要是因為腦內神經化學物質的不平衡所造成的。這些神經化學物質包括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多巴胺(Dopamine)﹑伽瑪-丁氨基酪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等是促成細胞之間互相溝通必要的物質。它們在整個大腦中對運動、感覺、記憶、與情緒諸功能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也許當更年期荷爾蒙分泌出現不穩定時﹐影響到這些神經化學物質的分泌量﹐而導致情緒上的不穩﹐脾氣暴躁﹐缺乏耐性。此外﹐某些婦女也會因此體重增加與皮膚乾燥的現象。如果是由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情緒障礙﹐用荷爾蒙取代治療的效果應該相當不錯。如果不合適荷爾蒙取代治療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抗憂鬱的藥物﹐如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或抗焦慮的藥物(Antianxiety drugs or anxiolytics)。常用的有Lorazpam(Ativan)Alprazolam(Xanax)等。主要是協助減輕焦慮的情緒﹐增加愉快的感覺。

除了服藥之外﹐還有兩種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有焦慮與憂鬱症的患者。一種叫做人際治療(Interpersonal Therapy)﹐就是訓練如何有效地處理周遭發生的事物。另外一種﹐稱為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是訓練如何使用正向思考方式來做各種決定。如果想了解焦慮症與憂鬱症的詳細資料﹐請參考焦慮症的簡介與憂鬱症的簡介。

  • 生殖泌尿道症狀
因陰道上皮細胞缺乏動情激素的刺激,所以會讓陰道比較乾燥,容易引起性交疼痛或性交時出血而造成陰道感染。另外,膀胱與陰道肌肉的退化也可能造成尿急﹑頻尿或尿失禁的症狀。通常荷爾蒙取代治療對上述情況均能獲得充份改善。如果停經後﹐發現陰道出血﹐要馬上就醫﹐因為這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症狀。

更年期間子宮異常出血發生時,許多婦女會誤以為是即將停經前的亂經。更年期的亂經,大多是經期間隔拉長,有時兩三個月,才來一次月經,且經血量逐漸減少,終至整個月經消失。若是一個月來兩次以上,或出血持續超過一週,都應該馬上接受醫生的檢查﹐千萬不可視為當然的現象。

陰道異常出血最初流出是像血水混合物﹐然後會出現鮮血。雖然陰道出血﹐並非絕對來自子宮內膜增生或子宮內膜癌,但已經脫離常態。其次是帶有異味﹐例如腐敗腥臭味﹐且常含有血絲的陰道分泌物。

如果不適合荷爾蒙取代治療的患者﹐可以要求醫師給予陰道局部動情激素軟藥膏﹐來改善尿失禁的困擾。此外﹐可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補充維他命ABCE﹑礦物質鋅、鎂、硒等。同時補充抗氧化劑﹐例如大豆異黃酮(Soy Isoflavone)與核果中的木酚素(Lignan)是主要植物性類雌性激素,以取代雌激素的不足。同時要補充足夠的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Omega 3(ω3)系列和Omega 6(ω6)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均屬於必需脂肪酸。魚油(Fish oil)含有豐富的ω3不飽和脂肪酸(DHA/EPA),DPA以海豹油(Harp seal oil)中的含量最多。可促進人體腦部與神經系統的功能與發育。有關油類選擇的詳情﹐請參閱"飲食與健康"一文。

平時充份休息﹐經常運動﹐保持體力﹐舒解壓力﹐戒煙戒酒。必要時
不妨與性伴侶交換意見﹐做適度的調整﹐重新建立新的性關係。


如何照顧自己的更年期


更年期會帶來許多生理與心理方面的改變。首先要注意的是自己的健康﹐控制體重與節制飲食。最好在更年期剛剛開始的時候﹐接受醫生檢查﹐定期觀察並記錄體內荷爾蒙的改變。此外﹐更年期的發福能增加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膽結石﹑乳癌﹑大腸癌等的機率﹐加速退化性關節炎的形成。由於飲食過量﹐能損及肝臟與腎臟功能。尤其要定時做大腸鏡(Colonoscopy),乳癌篩檢﹐子宮檢查等,才能及時發現體內癌細胞的存在﹐預防癌症的發生。請參閱大腸直腸癌的簡介,乳癌的簡介,子宮癌的簡介,子宮頸癌的簡介等。

肥胖與脂肪過多是更年期婦女的大敵﹐脂肪能提高細胞對胰島素的抗性﹐使得血糖與雄性激素增高﹐雄性激素能在脂肪細胞或腎上腺中﹐轉換成女性激素﹐影響女性荷爾蒙的代謝﹐增加罹患乳癌或子宮癌的機率。所以更年期的婦女最重要的﹐就是維持自己的身段。多多運動與減肥﹐防止過重。如果想多增加一點有關肥胖的知識﹐請參閱肥胖的簡介一文。

其次要降低並舒解自己的壓力。無論壓力是來自生活﹑工作﹑或家庭等。預留多一點時間去享受人生﹐並嘗試發展自己喜歡的嗜好。釋然地接受老化的現象﹐不要排斥這些自然的改變。相反地﹐積極去開發新的人際關係﹐或拓展新的知識領域。更年期不意味是人生終結的開始﹐而是人生樂章的另一起頭。

一般要留意觀察的有﹕視力﹑聽力﹑味覺﹑觸覺﹑嗅覺﹑眼睛牙齒﹑毛髮﹑指甲﹑皮膚﹑乳房﹑骨骼﹑頭腦﹑記憶﹑分泌﹑排泄等。尤其牙齒動搖與琺琅質退化等是骨質疏鬆症的先兆﹐進入更年期的婦人要格外留意自己牙齒的情況。

除了要注意骨質疏鬆之外,還要留心肌少症(Sarcopenia),它是造成許多意外的原因。肌少症導致肌肉量減少,肌肉力道下降,肌肉功能退化。強壯的肌肉,可以幫助支撐骨骼和關節活動,增加身體平衡能力,避免摔跤,降低發生意外的機率。有關肌少症的資料,請參閱老年骨質疏鬆的簡介一文。

維他命C能增強膠原蛋白(Collagen)的形成,延緩皮膚老化,減少皺紋。膠原蛋白是組織成長或修復的原料﹐它能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可防止葉酸(Folic Acid)的氧化。維他命C能促進多種激素的分泌﹐提昇人體免疫機能。維他命E為人體主要之抗氧化劑之一,具有保濕、滋養、修復、癒合及保護皮膚不受紫外線傷害等功效。上述維他命對抗老和維持青春,都有獨特功效。如果有興趣,不妨參考維他命的簡介一文。

此外﹐要留意精神方面的變化與情緒上的穩定﹐尤其是要避免心情長期陷入悲觀﹑消極﹑憂鬱或焦慮的困擾中。如果自己無法處理﹐要接受專家的協助。補充營養﹐增加鈣質與維他命D的攝取量﹐以防止骨質流失。
如果服用鈣片補充鈣質的正常人﹐每天最好不要超過1﹐000mg﹐同時要配合服用維他命D與增加戶外日照時間與運動﹐提昇人體對鈣質的吸收。攝取過多的鈣質﹐在人體內容易沉澱組織或血管壁﹐會提高心臟病﹑中風與器官結石的機會。不過有很多醫生認為﹐鈣質的補充對更年期的女性非常重要﹐血液中鈣質高低與鈣質攝取的多寡﹐沒有直接的關係﹐通常這些問題是由於人體中鈣質或磷質代謝的失常。

除了鈣的攝取之外﹐還要注意補充其他的礦物質﹐如鎂﹑鉀等。因為鉀與鎂也是骨骼形成的重要元素。鉀的存在﹐可以調整人體血液與體液的酸鹼度﹐創造有利於造骨的環境。鎂能維持與延長鈣在人體內的代謝﹐能提高鈣在體內的功效。此外﹐鎂的存在﹐可以提高身體對鈣的吸收﹐同時能鞏固骨質﹐加強骨骼的抗壓力﹐預防老年骨質疏鬆﹐降低骨折的機率。



如果可能﹐請醫生在年度身體檢查﹐特別增加測定甲狀腺素血中的濃度。應該包括T3/T4/TSH。有相當比例的女性在進入更年期時﹐都有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的現象。另外﹐女人到了更年期時﹐經常遇到停經﹑熱潮紅﹑失眠﹑體重變化等症狀﹐這些症狀大多來自內分泌失調﹐但也有可能是某些神經內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等疾病﹐所引起的。通常這些症狀會重複出現﹐而且越來越明顯與加重。因此﹐要特別留意﹐千萬不可以隨便忽視任何生理異常的現象。

更年期的女性為了要防範心血管疾病上身﹐最好能維持下列的標準﹕
  • 總膽固醇在200mg/dl以下。
  • 三酸甘油脂在150mg/dl以下。
  • HDL在55mg/dl以上。
  • LDL在120mg/dl以下。
  • 總膽固醇/HDL的比率在4以下。

更年期的女性最好同時能注意下列疾病指標﹕

  • 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CRP)與血管硬化和組織慢性發炎有關。
  • 脂蛋白元(A)(Lipoprotein(apo)﹐Lp(a))與心臟病有關。
  • 半胱胺酸(Homocysteine)與心臟病有關。

此外﹐要注意子宮與陰道的異常出血﹐如果發現要立刻就醫。平時要留意與更年期相關疾病﹐避免如心臟病﹑骨質鬆鬆﹑乳癌﹑大腸癌﹑糖尿病等的上身。

攝取足夠的纖維素﹐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多吃含有抗氧化劑的食物﹐避免自由基的傷害。新鮮﹑營養﹑均衡與多元的飲食﹐是維持青春與健康的秘訣。

如果不適合荷爾蒙取代治療﹐也可以利用植物性的類激素(Phytoestrogens)來補充自體荷爾蒙的不足。大豆﹑蕃薯﹑全麥﹑核果等都含有植物性的類激素。可是豆類等大多含有凝集素(Lectin)﹑植酸(Phytic acid)或甲狀腺腫素(Goitrogens)等,要適度控制攝取量和保持適當的間隔時間。雖然天然植物類激素的效果無法與人工合成激素相比﹐但是多少有助于減輕一些更年期的症狀。

γ-榖維素(γ-Oryzanol)能調整自律神經活性,提高副交感神經的功能,可以幫助睡眠。榖維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降低血脂肪,對健全消化道功能有幫助。研究甚至運用榖維素,來治療更年期的症狀,例如潮紅等,它主要作用會增進腦下垂體的功能,而且會促進下視丘腦內啡(Endorphine)的釋出,改善鬱悶的心情。γ-Oryzanol是一種自然界存在的物質,是米糠的成份之一,除了可以改善某些更年期的症狀之外,同時對腸道健康也有幫助。

如果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蔬菜或水果。例如甲狀腺機能不足(Hypothyroidism)的病人﹐要儘量避免攝取含甲狀腺腫素(Goitrogens)高的食物﹐例如:包心菜、白菜、蘿蔔、花椰菜、芥菜、蕪菁甘藍、黃豆、青豆、洋蔥、大蒜、竹筍、甘藷等﹐上述食物必須完全煮熟後﹐再食用﹐比較不會抑制甲狀腺素的功能。

此外﹐要攝取足量高品質的蛋白質﹐如乳﹑魚﹑蛋﹑豆類等﹐避免因營養不良﹐導致可能的貧血或甲狀腺分泌不足。增加新鮮蔬菜與水果的比例﹐預防便秘與保持體內水份。如果可能的話,不妨選擇A2牛奶,因為其不含對身體有害的特殊酪蛋白(Beta-casomorphin-7,BCM-7)成份。

最後﹐要多多運動。運動可以幫助消除壓力﹐增強心肺功能﹐骨質密度﹐保持身材﹐刺激食慾﹐增加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預防糖尿病﹐讓排泄順暢﹐增快神經反應﹐減慢認知能力的退化﹐甚至能促進睡眠。但是運動不宜過於激烈或造成傷害。

總之﹐在遇到疑難時﹐要多多採取正向思考﹐多向專家或醫護人員請教。儘量放鬆心情﹐去面對更年期的種種挑戰﹐在人生的下半場中﹐打出一場輝煌的仗。



[註一]

心律變異性(HRV)是自律神經功能總活性的指標﹐它涵蓋全部正常心跳間期之變異數。總功率(Total Power﹐TP)包括高頻(HF)、低頻(LF)、極低頻(VLF)等的總和。也就是計算頻率在≤0.4Hz的總和﹐HRV的測試﹐可以算是整體心律變異度的一種評估方式。

高頻(HF)0.15-0.4Hz﹐代表副交感神經的活性。
低頻(LF)0.04-0.15Hz﹐代表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活性。
極低頻(VLF)≤0.04Hz﹐生理意義不明。

HF(%)=HF/(TP-VLF)高頻成份的百分比﹐代表副交感神經活性的指標。通常此值低於20﹐則算不正常﹐或者說要注意觀察其往後的變化。
LF(%)=LF/(TP-VLF)低頻成份的百分比﹐代表交感神經活性的指標。通常此值高於80﹐才算不正常﹐或者說要注意觀察其往後的變化。
LF/HF高頻成份/低頻成份的比值﹐代表交感/副交感平衡的指標。通常此值高於3﹐才算不正常﹐或者說要注意觀察其往後的變化。

HRV正常值範圍與年齡﹑性別及各種疾病等相關﹐因此﹐上述正常值範圍﹐僅供讀者參考。如果想多了解一點HRV的話,請參閱:

https://myweb.ntut.edu.tw/~imhcchen/downdata/HRV-analysis.pdf

4 則留言: